李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带领自己的企业一路狂奔呢?
挑战自我,记者下海卖冰淇淋
1990年,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踌躇满志地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这些小生意并没有给李伟的生活带来大的转机,“只是找到一些做生意的感觉罢了”。
由于当时和路雪Wall‘s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固执的李伟没有气馁,先后到北京跑了不下10次,对方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感动,和路雪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千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
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
“虎口夺食”,挑战行业巨头
由于冰淇淋是夏季旺销商品,一到销售淡季,这些冷链资源几乎被闲置了。当时,郑州的三全速冻汤圆已畅销全国市场,而汤圆恰恰在冬季是旺销食品。“利用现有的冷链资源,夏天做冰淇淋,冬天做汤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头脑灵活的李伟这样想。
当时,三全已经如日中天,产值过亿,在郑州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发展。对于不懂技术、没有销售渠道、周转资金也寥寥无几的李伟来说,不要说和三全竞争,就是和那些起步稍早的中小企业抢口饭吃都很难。此刻,李伟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
到1998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几天,思念汤圆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吨,由于没有名气,产品根本卖不动。而马路对面早已闻名遐迩的三全汤圆却供不应求,工厂门口等着拉货的汽车排了一两公里,经销商不仅要排队等计划,还必须现款提货。
眼看元宵节就快到了,尽管三全加班加点,但仍然有许多经销商不能按时提货。于是李伟看在眼里,决定来个“虎口夺食”。他派销售人员到经销商住的旅馆去游说:“思念有货,价格便宜,还可以赊账,拉一点试试吧。”拉货的经销商总不能空车而归,有些人等不及了,同意进点货试试。市场一旦接受了这个产品,后面就有“戏”了。@page@
虽然李伟不懂技术,但他非常看好速冻食品巨大的市场需求。李伟非常明白“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个道理,为了尽快拥有竞争力,他决定东挪西借花重金找一个能人来管理工厂。
高薪聘来的能人没有让李伟失望。李晋洲等人开始对思念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仅重10克的玉珍珠、黑珍珠系列小汤圆,打破了多年来30克大汤圆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由大变小、改粗为细”的创新之举使思念汤圆在全国市场一炮打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99年度,厂里的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净利润实现2000余万元。这时候思念才算真正立稳了脚跟。”李伟说到这里,才松了口气。
眼看竞争对手越追越近,从优势意识中清醒过来的三全发起了全面反击。从2001年开始,三全不仅推出灌汤饺子,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三全凌粽子。
行业的两巨头在产品创新上你追我赶,新产品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两家企业在这场比赛中不仅没有两败俱伤,而且实现了双赢。同时,两位竞争对手也赢得了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陈泽民与李伟多次沟通,“先前彼此之间的过节,都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些正常现象,大家都不必计较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老一少由对手变成了朋友。此后,两人经常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速冻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站在一起,他们组成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他们共同进退,博弈商超。2001年,为了进入一直由龙凤、海霸王占领的上海市场,三全、思念联合起来,在上海市场推出了散装速冻食品,并同时采取了降价策略,终于成功进入该市场;2004年在广州市场,为了抵制好又多超市的漫天要价,两家企业再次联合退场,迫使卖场最终降低了入场费及管理费。
此刻,头脑灵活的李伟突然想进入中式快餐行业,在这块黄金宝地开展新的“倔金运动”。@page@
挑战终端,进军快餐业
李伟说:“即便快餐店销售终端利润不高,只要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思念也将受益匪浅。而快餐店,要比商超回款快得多,一旦快餐店的规模上去了,它每天带给思念的将是可观的现金流。而思念通过开快餐店,可以更直观、迅捷地把握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及时的调整。”
眼下,进军快餐业,思念将店开在远离总部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考虑。李伟说:“无论是在徐家汇、江汉路步行街还是南京总统府附近,这些都是全国标志性的成熟商圈,商家必争之地。思念将快餐店开到这些地方,更多的是看中这些地方的开放度,以及这种开放度可能带给‘一江两岸’快餐店的口碑传播效应。”
从饺子到房子,挑战成长速度
当企业做大了,年轻的李伟开始周密地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在一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规划中,李伟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黄河边上那块绿草如茵的土地上。2003年,思念以子公司香港恒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整合收购了原黄河大观公司的资产,拿下了黄河景区5000亩地,宣称将斥资14亿元打造一个高档社区,正式进军房地产。
在李伟看来,近些年速冻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卖场、超市高额的进场费用,速冻行业群雄并起、利润被迅速摊薄等因素,行业利润年年走低。在这种情况下,思念必须走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这是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结果。”李伟解释道。
喜欢快速“奔跑”的李伟,选择了发展速度更快的房地产业。
“黄河大观”是一个经营失败的缩微景观公园。“以很低的价钱”获得了这块在郑州算得上位置优越的土地后,李伟陆续投入了约3亿元,把这近4000亩的土地开发成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加房地产项目——思念·;高尔夫私人酒店,尽管思念称这个项目将“盈利可观”,尽管从高尔夫球场上回到办公室的李伟仍然在强调“创新”,但“做事业不专一”的气氛已经在李伟的周围传播开来。
面对人们的议论,李伟却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还年轻,所以更渴望新的挑战。”事实上,李伟在速冻食品上的创造力也是他自己“喜欢挑战”的产物。
目前,除了选择性地进入一些大卖场之外,思念开始越来越注重开拓“业务用市场”,比如供应航空用餐、医院用餐、团餐等。据李伟介绍,“在日本,70%左右的速冻食品销往业务用市场。”现在,思念已经在该市场小有成绩。肯德基在中国销售的“葡式蛋挞”50%以上都是由思念食品供应的,每天超过50万只的出货量为思念带来了每年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此外,思念还给肯德基旗下的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供应速冻食品。思念和香港一家大型航空食品公司的供货谈判也在进行之中。李伟另外谋划让思念产品摆脱国内速冻食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参与国际竞争,把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汤圆和水饺奉献给全世界。
2002年4月,思念与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签订贴牌生产全球供货的协议。尝过产品创新甜头、近两年又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吃过亏的李伟表示,“思念将在产品创新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看似简单的速冻食品其实很有做头,关键是产品需要规划,卖点需要提炼。”继推出玉珍珠小汤圆、灌汤水饺等经典产品之后,思念去年推出了口味清爽的“夏饺”,从而使饺子这种冬季食品在夏季也卖得红红火火,仅去年夏季就为思念新增5000万的销售收入。@page@
上市!一个新挑战的开始
“思念的李伟又有新动作了”。2005年8月11日,郑州市常务副市长李柳身在一个会议上透露了思念正在运作新加坡上市的消息。
在李伟看来,速冻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门槛低、竞争对手迅速跟进、利润空间降低,属典型的微利行业。因此,不断上新项目和寻找利润高的产品,就成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上项目就需大量的资金支持。思念涉足房地产、进军中式快餐,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国内乃至海外金融市场上市融资迫在眉睫。
对于这个问题,李伟早就着手运作了。2003年3月,思念控股笑脸食品,实现了思念的行业规模扩张。就在同一年,思念成立了独立的上市办公室。“从思念食品主观意愿而言,其上市主要为了获取更多今后发展的资金。但在上市之后,随之而来的一些客观因素也将对其产生影响。比如,通过股票市场能使企业品牌叫得更响。另外,随着其信用度的提高,其在银行贷款也相对更容易一些。”年轻的李伟道出了在内心酝酿已久的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