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猫粮这个鬼样子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小奶猫们是做错了什么啊?更令人无语的是,居然还有人不以为意,认为小流浪们只要有口吃的就行...
不知道是无情还是无知,小编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如此漠视黄曲霉毒素问题?
今天就来好好科普一波黄曲霉毒素吧~现在宠主都喜欢囤粮,猫狗粮发霉也成为高频问题,顺便来试试之前买的黄曲霉毒素检测卡。急性毒性高低我们一般使用LD50(半数致死剂量)来表达,意思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时的浓度,LD50浓度越低说明毒性越强。
目前已知的黄曲霉毒素有20余种,其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猫咪和狗子的口服LD50分别为0.55mg/kg和0.5mg/kg-1mg/kg。
如果你觉得这些数字很抽象,没关系,小编可以换个表达方式:黄曲霉毒素B1毒性是砒霜的68倍、敌敌畏的100倍,致癌作用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
动物急性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
动物慢性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
国标规定,猫狗粮中的黄曲霉毒素应≤10μg/kg,但是碍于黄曲霉毒素在猫狗粮中分布不均,所以小编认为,只要有检出即可放弃。
猫狗膨化粮需要使用淀粉原料辅助成型,很多品牌会使用谷物填充以控制成本,甚至直接使用发霉谷物,这是导致猫狗粮里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原因之一。
当然,小编相信绝大多数品牌都不是故意使用发霉原料的,只是工厂的仓储环境、品控能力和最终运输环节的稍微不注意,都可能让黄曲霉毒素有机可乘。
目前市场上用于快速检测的检测卡倒是挺多的,而且蛮便宜,其原理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利用抗体和酶标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谷物、饲料、粮油及其他食品。
看了下说明书,芬德检测卡适用范围很广泛,主要分3类,且饲料类目的检测下限为10ppb(μg/kg)与猫狗粮黄曲霉毒素国标上限相同,满足猫狗粮的检测,就让小编来试试到底准不准吧。
小编选择了4款粮已经送检过的退样,用于本次黄曲霉毒素实验,分别是某利高蛋白狗粮(未检出)、某迪小时趣全价幼猫粮(黄曲霉毒素含量为6.94μg/kg)、某净深海鱼幼猫粮(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3.7μg/kg)、某思全期犬粮(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0.9μg/kg)。
【开始操作】
※分别取出颗粒,研磨成粉状
※将粉碎样品放入检测管中,放至0.1刻线
※向检测管中加入提取液到0.5刻线,像珍珠奶茶机一样摇晃1分钟,再静置2分钟
※加水到1.0刻线位置,再摇晃10s,静置15s,最后取试管中的清澈部分滴在卡片的S孔
【实验结果】
小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4款粮的测试结果居然都是阴性的,无论小编加测几次都是如此,实验失败。
小编面壁思过,思考了一下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两个原因:1.小编是用磨药器研磨猫狗粮颗粒,可能存在研磨不充分;2.黄曲霉毒素分布不均匀,采样部分可能未达到检测卡下限。emmm,小编已经尽力了,虽然无法下结论说是测试卡的问题,但是想要用测试卡鉴定猫狗粮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目前看来好像并不可行。
小编知道大家都喜欢囤货,因为猫狗粮打不打折价格确实相差蛮多的,所以担心发霉问题的话,小编只能建议大家收到货品后仔细检查有无破包问题,平时妥善保存,应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底下尽量找东西垫着,和地面距离10cm以上为佳。至于测试卡这玩意嘛,完全没必要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