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威尔检测总经理卢加文,右:威尔检测副总经理张凤枰,中:分析测试百科网编辑刘宏超
威尔检测成立于2016年5月20日,现有成都和海南2个实验室,总部位于成都,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近年来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和检测项目的扩展,成都实验室规模正在加速扩建中,计划2021年底投入使用。在公司门口的荣誉墙上,挂满的荣誉证书彰显了公司的实力。作为团队带头人,卢加文表示:“在公司100余人的团队中,博士后、博士、硕士、教授级高工和高级工程师的占比非常高,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专项检测任务,同时挂牌农业农村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健康养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也是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近期,威尔检测又获批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饲料检测方法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承担单位,张凤枰副总经理作为工作组秘书长,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饲料检测方法标准化工作组(SAC/TC76/SWG2)”
图:威尔实验室
目前,威尔检测已取得CMA、CNAS和CATL证书,除了承担农业农村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抽检任务,也是农业农村部水产品抽检任务承检机构,承担了各级政府的食品、农产品、饲料监督抽检及产地环境监测任务,同时为全国各大、中、小型饲料和食品企业提供委托检测服务。“除了上述两类检测业务外,我们也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定制化的检测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卢加文说到。
威尔检测成都实验室拥有多款主流大型仪器,如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Q-Exactiv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气质联用仪(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等分析仪器设备300余台套,设备原值5000余万元。据统计,2020年全年新发布并实施近300项食品安全法规,由于公司拥有的强大硬件条件和检测团队实力,可以从容应对食品安全法规不断更新迭代的挑战,确保检测能力保持一流水平。
不仅如此,威尔检测还承担了2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任务。近5年来,威尔检测共主持国家标准修订项目4项、农业行业标准项目6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项目10项、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5项,主要开展了饲料中的异硫氰酸酯、噁唑烷硫酮、磺胺增效剂、总砷、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硫氨基酸、色氨酸、不皂化物、多环芳烃、有机酸、丙酸等检测标准方法制修订,以及饲料原料鱼粉、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团头鲂和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标准制修订。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若想在行业中稳步发展,始终要依托自身资源、条件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检测实验室,全力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打造检验检测优势品牌,促进检验检测业务快速上量、上规模。
图:威尔e线
前文讲到,威尔检测承担完成了多项饲料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在饲料检测行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饲料,通常指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总称,其是否安全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在饲料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张凤枰表示:“饲料不仅是各类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也是各种药物的载体,饲料产品通过饲养动物转化为人们日常食用的安全食品肉,蛋,奶,鱼和其他水产品等。可以说,饲料安全与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具有同源性,饲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
长期以来,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农业污染造成的后果也日益凸显。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量逐年下降,但由于农药残留具有难以溶解、不易挥发的特征,长期以来化学品高强度施用使得农产品安全风险治理呈现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治理的难度十分艰巨。
此外,除了传统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率高,耐药性问题突出等问题也逐渐成为食品安全问题中重要的组成因素。目前,人们基于组学平台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数据库尚未有效建立,难以应对致病微生物突发风险。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导致的疾病症状表现为轻度到重度胃肠炎甚至威胁生命,食源性疾病通常是急性的,但也有可能由于长期后遗症而演变成慢性疾病。例如沙门氏菌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已有多年,沙门氏菌疾病暴发所涉及的食品包括肉禽、蛋和蛋制品、乳和乳制品、新鲜农产品及调味品;大肠杆菌通常是动物(包括人类)携带的一种正常微生物菌群,大部分是无害的,但某些具有特殊毒力特性的菌株,即使少量摄入,亦可引起腹泻,并导致严重危害。此外,嗜热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肉毒毒素、嗜冷致病菌等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微生物,尤其在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流通与储存环节,上述致病菌发生污染的概率的产生问题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建立完整、高效的检测体系对人类的健康也至关重要。
2020年是无抗饲料元年,根据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的规定,2020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可以看出,我国畜牧饲料行业在持续发展与进步,“饲料禁抗”是大势所趋,此次农业农村部全面出台“饲料禁抗”政策,对于推进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动物营养与保健,调整饲料营养设计,同时加快完善全国饲料监测体系,建设并形成统一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强化畜产品安全检测。让动物健康,让养殖轻松,让食品安全,饲料安全是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保障,这是我们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做的贡献。
第三方检测市场蓬勃发展,制约其快速扩张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比如威尔检测就已采购总价值5000余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近年来,仪器租赁、共享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小编也请教了威尔检测对这些新业态的看法。
张凤枰回顾说:自2006年中国引进电子仪器租赁服务以来,仪器租赁逐渐发展壮大,逐渐被用户所接受。2017年,中国允许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租赁仪器发布检测报告,仪器租赁市场加速发展。
检测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在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内对其实现最佳利用,租赁可能是一种最佳形式。最早,租赁仪器受到中小型第三方实验室欢迎,而当前,国内很多权威实验室也开始租赁大型仪器,现在的主要形式是新机租赁、以租代售、融资租赁等,可帮助实验室获得更专业、经济、便捷的分析仪器和配套设备。
张凤枰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国内部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闲置率较高,但有些实验室却由于项目周期短、资金有限等问题,急需要短期或长期使用仪器,双方需求不平衡。如果在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仪器租赁,即实现共享实验室资源。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共享实验室设备能够给实验室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验室共享与仪器租赁相结合,不仅满足大、小企业的‘刚性需求’,节省总的社会资金支出,而且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检测水平。”
张凤枰说:“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租赁或共享,一定要按照资质认定准则要求规范手续,加强对租赁或共享设备的管理,需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能力、仪器性能稳定、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需要和量值可溯源等,保证用户送检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