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分子端在内地的港股总体业绩表现并不弱,且较低的估值使得港股的互联网、消费和医药类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回购;
2、外盘资金流入:
日元贬值使得投资日本资产的资本利得受损、美股行情滞涨,暂时规避海外风险而轮动到港股市场。
外资为什么要流入我国呢。主要咱们的资产性价比高,具有投资价值了。
去年全球股市都在涨,美国、法国、德国及咱们周边的印度等多国股市均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美股纳指全年涨超40%,在全球主要股指中遥遥领先,只有中国股市跌跌不休。难道是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都差吗,肯定不是的。中国港股还是一些全球有名互联网公司的。
通过历史上主流资本市场回顾,还没有连跌5年的记录。目前的港股,很可能是到了跌无可跌的时刻了。
3、政策面助推市场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
从AH股溢价角度看,港股标的的折价幅度较大,股息率更高。港股作为价值洼地,配置性价比较强
三、从利润、涨幅、估值、成长性估值、股息等综合分析值得投资股票
1、近5年净利润增速分析
净利润评级标准:
1、优等生++:连续5年正净利润增速
2、优等生:连续4年正净利润增速,考虑到22年疫情比较严重,给予一定容忍度,22年可以为负增长。且2023年、202年一季度净利润为正净利润增速
优等生++:
2、中国食品
天气全球变暖,喝脾酒的人比白酒要多不少,成长性也会好很多。
家夫山泉业绩成长性不错,但发行价估值太高了,目前PE估值还有近30,这4年来一直在杀估值。
优等生:
本公司於一九九二年开始在中国大陆营运,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饮料及速食面制造商之一。本公司主要的饮料产品是果汁饮料与即饮茶。根据ACNielsen报告,在二零零七年前九个月中,本公司是中国果汁饮料制造商第二名,占总市值的29.1%,并且是中国即饮茶的第二大制造商,占总市值的22.8%。本公司亦生产及销售奶茶、咖啡、矿物质水、及酸奶产品等饮料。
公司80%的产品出口到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市场,与多家世界知名食品及饮料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本集团主要经营电讯、基建、消费性食品及天然资源。
市值太小,过滤掉
是一家主要从事辣味休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中国控股公司。该公司经营三个分部:调味面制品分部、蔬菜制品分部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分部。调味面制品分部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及亲嘴烧。蔬菜制品分部主要包括魔芋爽及风吃海带。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分部主要包括软豆皮、78°卤蛋及肉制品。
家里小孩特别喜欢吃,小孩学校学生都知道这家公司几个品牌。品牌做得非常好。
2、近5年涨跌幅分析
其次是统一、康师傅也表现可以。
四、个股逻辑介绍
2、行业转型提供新增长点,公司提价重塑价值链。中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6372亿,销售量为937.9亿升,行业成熟度高,已经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预计未来三年行业中低个位数成长。转型升级、结构变化成为行业发展新的主旋律。细分品类中碳酸饮料由于无糖趋势带动新增长;果汁品类过去七年受损,未来预计向高端高浓度果汁饮料进行产品结构性转变;水品类受益于家庭用户渗透率提升带动销量增长。公司结合行业转型趋势加快提价步伐,通过持续推出高定价新品以及对经典产品提价等重塑产品价值链,在保证经销商利润的同时平衡了消费者需求,提价市场接受度良好。
3、盈利稳定增长,业绩确定性较强。公司2018-2022年营收CAGR为7.6%,归母净利润CAGR为19.8%。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24.6亿,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为6.0亿,同比增长24.7%。2021年由于原材料成本出现较大升幅导致毛利率出现较大下滑,2022-2023年仍在承压阶段,但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已逐渐由高位回落,预计今年公司成本端压力减轻,毛利率有望小幅提高。
24年大概2.8亿利润,25年大概3.2亿,后3年平均净利润至少15%左右增速,PE估值在10以下,极便宜了。股息率不到4个点,少了点
康师傅
1、方便面与软饮料双行业龙头,渠道力居行业首位。康师傅历经三十年发展,目前为中国方便面与软饮料双行业龙头。公司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并持续多年进行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公司核心团队。公司渠道覆盖广泛且控制力强,兼具深度与广度,既已下沉覆盖至小城市和乡镇市场,有高铺货率,单销售点也有高动销速度,是中国快消品渠道建设的典型案例。
1、中国领先辣味休食企业,盈利能力优异。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根据招股说明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此外公司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7.5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72亿元(CAGR=12.10%),保持稳健成长。
2、辣卤休食行业前景广阔,公司单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辣味休闲食品的零售额由2016年的113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29亿元(CAGR=8.7%),高于中国整体休闲食品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此外辣味休闲食品在整体休闲食品行业中的份额从2016年的18.6%扩张至2021年的21.0%,呈现较高景气度。公司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内增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对比三只松鼠坚果41.07亿元、洽洽葵花子45.12亿元、旺旺米果类产品58.43亿元,认为公司的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3、调味面制品经典单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蔬菜制品第二曲线快速成长。
公司坚持“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涵盖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品类。
(1)调味面制品:调味面制品是公司最经典的产品类别。2018-2023年公司调味面制品营业收入由21.62亿元增长至26.49亿元(CAGR=3.35%);平均销售价格(ASP)由13.90元/kg提升至20.49元/kg,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蔬菜制品:公司的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及小魔女。2018-2023年公司的蔬菜制品营业收入由2.98亿元增长至21.19亿元(CAGR=48.05%),保持快速成长势能。(3)78°卤蛋是公司在2021年推出的新产品,通过独特的精准控温,低温慢卤技术,竭力保留了鸡蛋的丰富营养、鲜嫩口感、原始形状,香醇卤味中带有一丝辣感,其新颖的蛋型独立包装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有趣体验。
4、线下渠道基本盘稳健,零食量贩渠道积极布局。
2018-2023年公司线下渠道平均营业收入占比为90.40%,期间营业收入CAGR为11.60%;线上渠道平均营业收入占比为9.60%,期间营业收入CAGR为17.09%。2018-2023年,公司的线下经销商数量整体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1708家线下经销商合作。此外公司于2023H1积极推出针对零食量贩新渠道的定制化产品。2023年9月,公司通过零食量贩渠道共销售433716箱产品,涵盖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及豆制品全品类产品。
公司是国内领先多产品布局的生物发酵企业,是全球第一大味精和第一大黄原胶供应商。
1、壁垒:玉米+煤炭双丰地域布局,低成本铸就公司护城河
公司持续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即不断提升资源转化效率、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能力。
低采购成本:生产基地近玉米和煤矿附近,享受较低采购和运输费用。
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充分榨净”原料价值,优化生产流程降本增效。
环保投入:清洁生产资金投入较高,较难有新进入者
2、盈利:核心单品味精龙头地位不改,苏氨酸、赖氨酸行业格局有望改善,盈利周期波动趋缓。
味精继续保持龙头地位,预计毛利润逐年稳定增长。国内和出口量均有明显增长且预计持续;供应端寡头垄断,竞争趋缓,价格战较难开启。阜丰集团为行业龙头,具备一定市场调控能力。
黄原胶:短期受益石油开采旺盛需求,2022年均价同比+75%,2023年前4月均价继续上涨。苏氨酸、赖氨酸:2023年市场供应竞争较为激烈,整合持续,价格承压;2024-2025年随行业低效产能出清、格局改善,以及豆粕减量替代提振需求,预计价格止跌回升。
股息率:股息回报率高。上市至今,公司平均年度派息率约为30%。2022年公司年度分红派息率为40.9%左右,对应每股股息为0.7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