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了19%。也就是说,每100个孩子里就有将近20个“小胖墩”,这个比例是不是比你想象中更高?但更多人可能不知道,孩子肥胖带来的危害,比很多人知道的要更大。
01
孩子肥胖的危害,比你知道的更大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肥胖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比如容易疲倦、难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但事实上,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中更多。中国营养学会2017年公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超重儿童发生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分别是后者的3.3倍、2.6倍、3.2倍。
案例
球球今年11岁,是一个读五年级的男孩子。球球饭量大,运动量却很小。眼看着球球的体重与日俱增,运动能力也越来越差,球球妈妈对此深感忧虑,遂带球球到医院就诊。
在医生、家长、学校和球球的共同努力下,球球的体重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运动水平也大大提升,血压、血脂和胰岛素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无独有偶,5岁小朋友阳阳(化名)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体检后,根据孩子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BMI),孩子营养评估为肥胖。医生建议进一步行血脂、肝功能等方面的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阳阳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值。
除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肥胖同时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肥胖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
此外,肥胖对孩子成年后的健康影响也很大。
调查显示:45%~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70%的中学生肥胖者在成年后仍然肥胖。
02
教你判断:我的孩子算胖吗?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孩子太胖是不健康的表现。那么,究竟该怎么判断孩子到底算不算超重或肥胖呢?
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体质指数(BMI)即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的比值来判定。对照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BMI界值点,就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超重及肥胖问题。
例如,一个7岁男孩,身高1.28m,体重30kg,BMI=30÷1.28÷1.28=18.3(kg/㎡),对照下表分类标准,BMI位于17.4与19.2之间,属于超重范围。
BMI值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第95百分位及以上即可诊断为肥胖症;BMI在第85-95百分位之间的孩子属于超重范围;
家长们应当及时重视起孩子的体重问题,及早进行干预,避免发展为肥胖症。担心孩子存在超重风险的家长,不妨对照下表查看孩子的BMI是否超标了。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筛查BMI分类标准
03
你的孩子有肥胖风险吗?
如果对照上述数值,发现孩子目前BMI还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了呢?
并非如此,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孩子有肥胖风险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
250个基因与肥胖有关,通常一个人是否肥胖40%-70%的因素取决于基因。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亲存在肥胖问题,就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体重管理。
当然,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肥胖的重要成因,因为肥胖的根源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体力活动、生长发育、食物热效应、基础代谢)。
调查发现,导致中国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原因包括:
缺乏运动;
含糖饮料和休闲食品等非健康食品摄入过高;
不吃早饭、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睡眠不足:
遗传影响;
精神压力大……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前两个,因为这都涉及到体重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儿童体重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膳食均衡,吃动平衡,把我们摄入的能量消耗出去。缺乏运动和摄入过高,显然会造成能量过剩。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经常看电视的孩子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发现:
综上,孩子能否管理好体重,关键在于每天摄入能量的总量与消耗能量的总量是否平衡。这需要家长监督孩子迈开“腿”、管好“嘴”,做到健康运动和规律饮食,和“小胖墩”说拜拜!
04
教孩子科学地“动”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的推荐量,其中包括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限制久坐行为最低的推荐量:
每天应进行多少身体活动?
划重点!
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
怎么判断身体活动的强度和类型?
身体活动按强度可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非专业人士可以通过主观感觉来评价运动强度:
身体活动按类型可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抗阻训练。青少年生活中有哪些合适的运动项目?
05
教孩子健康地“吃”
学龄期是孩子建立健康信念和形成健康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其受益终生。《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提出:
1.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
●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
●可在两餐之间吃少量的零食,选择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
●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