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电商平台相继修改售后服务规则,支持符合特定情形的“仅退款”申请。这一举措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审核不严、申诉困难等原因,商家遭遇买家申请“仅退款”来“薅羊毛”的情况并不罕见,一些商家对此叫苦不迭。
服务
多家电商平台支持“仅退款”
“我和平台客服联系售后问题,他直接给我操作了‘仅退款’”“我跟卖家还在沟通,平台就给我弹出了‘仅退款’的提示,一点就申请了”……最近,很多消费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处理售后问题时,会被系统或平台客服提示可以申请“仅退款”。
所谓“仅退款”,是近年来电商平台相继推出的一项服务。买家选择仅退款后,无需退货即可完成退款。在一些情况下,无需卖家同意,就完成货款“秒退”。
2021年初,一家互联网平台开始根据事实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仅退款、部分赔付或者退货退款方案,随后又升级为针对商家和消费者聊天中的态度问题(例如嘲讽消费者)对消费者实行主动赔付。
忧虑
部分买家开启“薅羊毛”模式
“仅退款”逐渐成为电商平台“标配”服务,消费者退款更加便捷。然而,一些卖家,特别是中小商家正在为其引发的“薅羊毛”焦头烂额。
“买家没有和我沟通过,直接申请了‘仅退款’。”谭女士在一电商平台上经营着一家宠物食品店。今年2月,她收到一条系统消息,显示一单价值25.92元的宠物磨牙棒订单被申请“仅退款”,并且系统已经通过。此订单显示已送货成功,和买家沟通后了解到,买家自称填错了地址,没收到货。
“商家不光赔了商品的钱,还搭上一次运费。”显示退款成功以后,谭女士找过平台客服申诉,也讲清楚了事情的经过。但是平台客服没有给出任何有效回应,一直是“机器人”在重复回答问题。“作为卖家来说,遇到这种买家十分无奈。但是,更让人心寒的是平台的不公平对待,只要买家申请了平台介入,就支持买家的退款要求。”
“今天啥也没干,处理了10个‘仅退款’。”社交平台上,不少卖家声称,最近频繁遇到“仅退款”的订单。从卖家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出,不仅是低客单价商品,一些价值几百元的商品也被“仅退款”。这些买家申请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称“不喜欢”,有的直接说“没钱了”。
商品明明没有质量问题,却也能“仅退款”,这样的滥用让商家遭受经济损失。
“去年和前年的很多月份,一个月有两千笔订单被‘仅退款’。这一项就会导致每个月损失五六万元。”浙江义乌的白先生曾在一电商平台开了家网店,主要经营百货、服装配饰等商品,一天有八千笔到一万多笔订单。如今,他已经放弃经营这家店铺。
“平台对规则写的是很明确,但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误判。比如我们卖的一顶帽子,详情页写了头围是60厘米,但买家没有看好尺寸,收到后觉得头围大了,就申请了‘仅退款’。”白先生说,有时候客服还没反应过来,款就已经打过去了。
为何出现大量的“仅退款”订单?除了普通买家,里面还有“羊毛党”的身影。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薅羊毛”攻略。一位网友告诉记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出售“退款不退货”的教程,出于好奇就花5元购买了一份。“买完发现就是耍无赖到平台那里闹,运用一些话术‘强迫’退款。”
难题
面对频频出现的误判订单,很多商家开始进行维权。
“去年下半年开始,维权的人越来越多,维权的周期也拉长了。”白先生透露,其实很多案件都是在调解阶段就结束了。“很多人一看要被起诉就心虚了,这个时候把你的损失讲出来,如果他能满足你的需求,就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