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预混料Premix: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additivepremix)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
4.Harris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
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feedsnumber,IFN)。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
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如玉米青贮。
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如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蛋白质补充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称为蛋白质补充料,如鱼粉、豆饼(粕)等。
矿物质饲料是指以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
维生素饲料是指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称为维生素饲料,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但不包括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添加剂。
5.我国饲料分类法
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将饲料分成八大类,而后结合中国传统分类习惯分为十六亚类,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饲料编号(feedsnumberofChina,缩略语CFN),第一位为IFN,第二和三位为CFN亚类编号,第四至六位为顺序号。如:01—青绿饲料类201000
6.主要原料分类
剂
问题:
1.什么叫配合饲料、预混料、蛋白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
2.什么是IFN、CFN?
3.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原料分为哪几类?
第二节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含量>20%的饲料。其特点是高蛋白低糖类。在饲料配方中用量一般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80%。
一、蛋白质饲料分类
1.植物蛋白质饲料
2.动物蛋白质饲料
3.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藻类
酵母类
细菌类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饼粕类和其它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该类饲料具有以下1.1植物蛋白饲料的共同特点:
1.1.1营养价值的共同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质量较好,一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0%-50%之间,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粗脂肪含量变化大,油料籽实含量在15%-30%以上,非油料籽实只有1%左右。饼粕类脂肪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较大,高的可达10%,低的仅1%左右;
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稍高些;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
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相似,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维生素D较缺乏
1.1.2植物蛋白饲料的分类
豆科籽实:
黄豆、全脂黄豆、豌豆/菜豆、蚕豆、绿豆
饼粕类:
豆粕、豆饼、玉米蛋白粉、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连壳花生饼、向日葵粕/脱壳向日葵粕、芝麻粕、亚麻仁粕
加工副产品:
玉米酒糟、大麦酒糟、高粱酒糟、啤酒糟、酒精糟、玉米面筋、豆腐渣等1.2豆科籽实常用种类:大豆、蚕豆和豌豆。:
1.2.1.特点:蛋白质含量一般都在25%以上,其中大豆含量最高,可达42%。
(1)蛋白质含量为20-50%,比谷物籽实高。
种类:主要为球蛋白和清蛋白。
蛋白质品质优于谷类蛋白,赖氨酸(%CP)超过6%。蛋白质利用率是谷类的1-3倍。
(2)粗脂肪:含量高,不同种类作物,含量变化大。
(3)粗纤维:一般不高,与谷类籽实近似,故能值与中等能量饲料相似。
(4)矿物质:与谷类近似,钙少磷多,磷主要是植酸磷。
(5)维生素含量也与谷类相似,B族维生素丰富,而维生素A、D较缺乏。
(6)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影响饲喂价值。
1.2.2.大豆
A.概述
大豆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原产于我国,产量为1100-1200万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10,约相当于美国总产量的1/5,居世界第二位。
按种皮颜色分为:五类。黄大豆:约占63%;黑大豆:约占14%;青大豆;其它大豆和饲用豆。
B.营养特性
蛋白质:高,32-40%。品质:优,赖氨酸高达2%以上。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黑大豆〉黄大豆,约高1-2个百分点。
粗纤维:不高,为4%左右。
脂肪:高达17%以上,属高能高蛋白质饲料。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约85%,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约1.8-3.2%。
无氮浸出物:仅26%左右。其中:蔗糖27%,水苏糖16%,阿拉伯树胶18%,半乳聚糖22%,纤维18%.
粗灰份:与谷类籽实相似.钙少磷多,且大部分是植酸磷。微量元素中仅铁含量较高,特别是黑大豆.
C.抗营养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TI可引起生长抑制\胰腺肥大和增长,甚至产生腺瘤.
大豆凝集素
胃肠胀气因子
植酸
尿酶
大豆抗原
1.2.3.加工全脂大豆
A.优点
1)抗营养因子活性:大大降低,使用安全.
2)可以省去添加油脂的设备,饲料能值和颗粒质量均可得到改善;整粒黄豆的贮存比豆粕容易,并具有较佳的通气性,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不容易发生酸败.国外有增加使用全脂大豆作饲料的趋势
–鱼粉紧张,肉食性鱼、虾,利用糖类的能力又十分有限、而且添加油脂又不方便。
–使用全脂大豆在为鱼类提供蛋白质的同时,还可为鱼类提供可以有效利用的能量源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