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2024年1-5月我国已累计进口的粮食量达到6886万吨,同比增5.3%;进口金额为209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14.3%。分品种来看,5月我国小麦、大麦、高粱进口增加,玉米、大豆、大米进口减少。
01
玉米、大豆、大米进口量下降
5月我国玉米进口达到105万吨,同比减36.8%,创下近四年来同期最低水平。1-5月累计进口超1000万吨,达1013万吨,同比减少0.5%。
1-5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主要是巴西增长明显,美国和乌克兰均有下跌。一般而言,下半年才是巴西二茬玉米上市出口的高峰,但今年巴西玉米预计减产,或对出口量有所影响。荷兰合作银行的计算表明,2024年巴西玉米总产量为1.23亿吨,比2023年收成减1200万吨,将直接影响出口,预计出口量为4000万吨,而去年为5500万吨。
据市场人士分析,整体看后期玉米进口仍将维持较大的规模。一方面,随着生猪养殖业转亏为盈,饲料需求5月开始回暖,对饲料粮的整体需求带动。另一方面,进口猪肉将下降,反过来利好玉米等糙粮进口。
5月稻米进口17万吨,同比减少39.7%;1-5月累计进口65万吨,同比减少60.1%。
从进口类别看,1-5月进口碎米达26.29万吨,同比减50.6%,占大米同期进口总量的40.44%。精米、糙米进口达37.8万吨,同比减少65.3%,占大米进口总量的58.15%。
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24年度全球大米出口54,62万吨,同比增加136万吨。主要出口国之中变化最大的是印度,预估2023/24年度出口1700万吨,同比小幅下跌,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限制政策出台之前,有500万吨左右的下滑,预计2024/25年度略有回升至1800万吨。对于印度是否会调整大米出口政策,各方预测不一,但大多数认为,未来一年内难有大的变化。
进口国方面,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6月20日报道,菲农业部表示,截至6月中旬大米进口达2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80万吨,同比增加22%。其中自越南进口达158万吨,占73%,其次是泰国34万吨、巴基斯坦15万吨、缅甸6.6万吨。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预测,菲今年大米进口可能高至470万吨,继续成为世界最大大米进口国。
预计第二大大米进口国为印度尼西亚,该国国家粮食署(NFA)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和7月印尼的大米产量预期低于上年同期,原因是去年降雨量下降导致作物生长周期延迟。因此,大米进口的需求仍强劲。
2023/24年度,中国大米进口将持续下降至170万吨,主要的原因仍然是进口大米价格优势大减。据市场反映,目前保持进口的品种主要是越南ST21、ST24,泰国茉莉香米、白米碎,等等。
02
小麦、大麦、高粱进口量增加
5月小麦进口达186万吨,同比增61%;1-5月累计进口达809万吨,同比增12.6%。
今年以来,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小麦明显下降,但自美、加、法国等均大幅增长。3月中旬开始,中国买家连续取消或推迟澳大利亚小麦的采购合同,累计超过100万吨。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RuanWei分析表示,普遍观点认为,″可能是中国买家为了避免以过去签约的高价采购,正在低价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