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处理临期食品一般会采用捆绑销售或买赠方式。通常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发现商品搞促销或是买赠的情况,赠品大多都是临期食品。
超市内商品众多,常会有许多临期商品,尤其是乳制品的保质期非常短,多数不超过一个月。因此乳制品销售区是最容易出现临期食品的地方,也是最能捆绑销售或买赠的区域。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在超市的乳制品区域,临期牛奶、酸奶都是与新鲜奶制品“混搭”销售,离“大限”越近,送的越多。这些搭售的产品大多都是在几天后就到保质期。
出路2
开辟新渠道
物美、京客隆、家乐福等超市都设立了临期食品专柜,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打折销售。
记者在走访城乡仓储大超市时看到,其商品种类达到6种以上,价格比正常货架上的商品便宜不少。
城乡仓储大超市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不少厂家负责人欲往临期食品专柜送货,以消化自己的库存。同时,这也算是给临期食品开辟了新销售渠道。
出路3
加工变饲料
北京部分超市表示,多数临期食品是退回厂家,但建议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食品安全办主任张志宽曾表示,近几年,市政府建了3个无害化处理加工厂,可对一些过期食品如馒头及添加剂超标、没有化学类污染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十二五”期间,北京还要建6家大型无害化处理企业,保证退市的不合格食品处理后无法流入市场,但可以作为饲料和肥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