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的核心区,人口占全省的45.4%、耕地占全省的34.5%、GDP占全省的68.4%左右,这一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滇中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84立方米,属于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地区,40%的区域属于极旱、重旱区,47%的区域属于中旱区。
材料二:滇中调水工程示意图。
(1)分析滇中地区缺水的主要地理原因。
(2)分析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原因。
(3)试分析“春城”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4)试分析图中横断山区水能开发的利弊。
(2)水源地海拔高,可自流引水;水量较大;水质清洁;为沿线城市供水。
(3)夏季,昆明因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昆明因纬度较低且冬季风影响较小因而气温不会太低。
(4)利:水量丰,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开发水能,可增加就业,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弊:破环植被,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破环生物多样性;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本题考查滇中缺水的原因、调水线路的选线原因及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水能开发的利弊等知识点。
(1)据图分析可知,滇中地区位于低纬度,蒸发量大;滇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图中南部,西南、东南有山脉分布,阻挡水汽进入;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当地人口多,城市集中,需水量大。工农业、生活对水源污染严重。
(2)滇中引水总干渠大致先自北向南、后自西向东从金沙江引水至昆明,西部水源地地势高,利于自流引水;金沙江水量丰富,污染较轻,水质好;据图可以看出可以为沿线城市供水。
(3)昆明四季如春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度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日照少,地面湿度不易上升,雨水的蒸发也带走了不少热量,;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梁王山、乌蒙山等又能阻挡着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
(3)有利:河流水能丰富,开发潜力大;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东部电力紧张的局面;水能分布集中,便于集中开发;人口稀少,移民数量少;淹没耕地少;横断山区贫困人口多,水电开发建设中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脱贫致富;水电开发后,可以把当地部分农牧民转化为水电职工,可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清洁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缓解酸雨污染。
不利: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修水坝可能诱发或加重地质灾害;交通不便,建设物资运输难度大;距离东部电力市场比较遥远,输电成本高;生态环境脆弱,修水坝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所建水库只有发电效益,不具备养殖,灌溉等经济效益。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麦拥有世界最优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技术发达,被称为“风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建成了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截至2017年持续运营的海上风电站已有15个,发电总量居世界之首。丹麦政府一直把能源效率视为“第一能源”,把绿色一能源视方“第二能源”,并计划在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图甲为丹麦海上风能分布图,图乙为海上风电一站结构图。
(1)指出丹麦海上风能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与陆上风电站相比,分析丹麦发展海上风电站在自然条件方面遇到的困难。
(3)简述丹麦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对环境的积极意义。
(4)说明丹麦的能源开发利用经验对我国能源开发的启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晨昏线(示意)的是
A.p1B.p2C.p3D.p4
【2】若一科学考察队正在②地进行科学考察,此刻太阳正在科考队员的
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B.日出时刻从南方到北方逐渐推迟
C.③和④在同一日,②和③不同日
D.图中五地中地方时最早的是④地
【题目】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
【2】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证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人类必须在火星上探寻到
A.O2存在B.H2O存在C.CO2存在D.CH4存在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工业园位于乌兹别克锡尔河畔,距首都塔什干市约70公里,园区占地102公顷,由中国温州市某民营企业投资创建,2016年被确认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目前,从事瓷砖、皮革、鞋类、龙头阀门、卫浴、宠物食品等产品生产的10余家企业已正式入驻经营,其中有一大批来自温州。园区所生产的产品,热销当地,辐射中亚,也出口中国、独联体地区和欧洲多国。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悠久的植棉历史,素有“白金之国”美誉,棉田约占耕地面积的1/2,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目前,当地大部分棉田仍按传统方式耕种和灌溉。工业园去年从中国进口了全套农机、滴灌设备,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紧密合作,在乌开展了50公顷棉花改良、种植试验,最终每公顷收获棉花4.2吨,远高于当地2.7吨/公顷的平均水平,今年将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工业园距离实现从主攻加工制造到制造业和农业双轨并行的战略转型更近了一步。下图为P工业区的地理位置。
(1)简述P工业园选址距离首都塔什干市较远的原因。
(2)分析早期工业园入驻企业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工业园在乌开展棉花改良、种植试验对当地的意义。
(4)分析工业园发展制造业和农业双轨并行模式的主要目的。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题目】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题目】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和_______。
(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相连?为什么?
【题目】下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2】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