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业认证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基于专业认证理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进行评估,提出新的改革思路和调整措施,是提高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专业认证理念;食品工厂设计;教学改革
一、《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食品工厂设计》的教学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出于课时和教学量的因素,教师必须不断地将知识推送给学生,而学生端被动地接收许多陌生的知识,无法及时消化,又不能将文字内容有效地转化为空间图形或实际观摩,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久而久之,老师讲的费力,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食品工厂设计》课没有设置专门的设计课程,这无疑是该课程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必将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不足。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更新相对不足
教材更新需要的周期较长,现有教材无法很好地体现现阶段食品企业建设的理念和厂房车间的建设模式。同时,教材中缺乏典型的现代食品企业的工厂设计案例,从而导致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现代食品生产现状匹配。学生通过学习无法获得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毕业后自然无法适应现代食品工厂设计的理念,更无法为新时代食品工厂设计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
(三)实践教学考核评价重视不足
因此,基于专业认证理念进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更加深入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他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3]。
二、基于专业认证理念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目前,国内多所高校都陆续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那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要申请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必然趋势。
三、基于专业认证理念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结合我校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及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精简陈旧内容,增加“项目制教学”“研讨型教学”“校企合作”创新理念,增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使教学内容新颖,与学科发展同步。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会、独立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适当地调整,该部分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学生完成实践学习的主体部分。
1.设计新颖的题目
2.构图软件教学
3.工作汇报
会选题会作图都是技能上的训练,能够清晰地讲解给别人听,才能说明真的理解,所以对工作内容的汇报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学生完成设计工作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工作汇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答辩小组,将设计小组的同学分别分到不同的答辩小组,各设计小组向答辩小组和其他同学汇报设计结果,经答辩小组的教师进行质疑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小组依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三)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结语
教学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期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能力,达到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顺利开展,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谋泉,孔美兰.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0):95-96.
[2]高海燕,曹蒙,张瑞瑶,郭南开,殷梦波.食品工厂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6):69-71+74.
[3]卫吉良,潘秋生.“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6(12):81-82+84.
[4]任海偉,赵拓,赵萍,王雅,张轶,刘晓风,张丙云,张百刚.工程教育背景下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粮油加工(电子版),2015(11):68-71.
作者简介
郭敏瑞(1991—),女,籍贯:河南沈丘,工学博士,讲师,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