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质量是保证宠物食品质量的基本前提。宠物食品生产企业一旦自觉或不自觉地接纳了劣质原料,就会大大降低宠物食品品质,影响宠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害宠物的生命安全,进而客户投诉等各种麻烦会接踵而至。采购原料要严格执行有关质量标准,一旦发现原料有结块、发霉、变质、污染、虫害、掺假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要保证原料物理性状良好,水分、营养成分含量符合规定,才能使宠物营养师得以科学精确地设计配方,从而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优质宠物食品。
宠物食品原料质量标准包含在畜禽饲料原料标准之内,宠物食品生产企业选择原料必须在饲料原料目录中,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原料成本。宠物食品常用原料包括蛋白质原料、能量原料、矿物质、添加剂和风味剂等。
蛋白质原料:包括动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和其他蛋白原料。
动物性蛋白原料
宠物食品动物蛋白原料包括:
鸡肉粉、猪肉粉、鱼粉、肉骨粉(牛肉骨粉、猪肉骨粉、羊肉骨粉),动物副产品、血粉、羽毛粉、昆虫蛋白(蚕蛹粉、黄粉虫)等。
动物蛋白原料优点:
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40%~85%,品质好,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并且含有促进动物生长因子
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一般不含有粗纤维
粗灰分含量高,钙、磷含量高,比例合理,利用率高
维生素含量丰富。
缺点:
脂肪含量高,容易氧化酸败,不宜长期保存
掺假严重(羽毛粉,皮革粉等)
另外,水解猪毛粉、制革下脚料、羽毛粉、蚕蛹等,含蛋白质也较高,但是因为适口性差,一般在犬猫食品中应限制使用量。为了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要进一步对动物性下脚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肉骨粉
肉骨粉和肉粉是以动物屠宰加工副产品(碎肉、皮及皮下脂肪、肌腱、器官等)或畜禽尸体经高温、高压、脱脂干燥和粉碎加工后形成的产品。
肉粉与肉骨粉并无严格的区别,一般地将含磷量高于4.4%的称为肉骨粉,含磷量低于4.4%的称为肉粉。肉骨粉一般含有粗骨粒,感官要求为黄色、淡黄色或深褐色油性粉状物,含脂肪高时颜色较深,加热处理时颜色也会加深。具有新鲜肉类的固有气味,无腐败酸败。
肉骨粉、肉粉原料很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消毒。加工过程中热处理过度会使部分蛋白质变性,贮存不当会导致脂肪变质腐败,都会影响宠物食品适口性和产品品质。
如果原料中没有骨骼组织,则肉骨粉实际上就是肉粉。粗蛋白含量一般在40%~70%。肉骨粉中粗脂肪含量要小于12%,粗纤维含量小于3%,水分含量10%以内,总磷含量3.5%,钙含量为总磷含量的1.8~2.2倍。肉骨粉中胱氨酸含量在0.5%左右,不得高于1%。
01
掺假
肉骨粉检测中经常出现胱氨酸超标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生产商或销售商在肉骨粉中添加了羽毛粉等。如果在肉骨粉中添加了皮革粉,甘氨酸含量会明显提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蓝色块状物,加盐后蓝色块状物变红,可证实有皮革粉存在。可以根据氨基酸含量的分析与显微镜镜检结果,鉴定肉骨粉原料中是否有掺杂其他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