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15日,2023原料药先进制造发展大会暨医药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天津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也是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
大会由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CPAPE)指导,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以“高端智能绿色共赢”为主题,旨在促进企业与政府、园区、渠道等进行有效链接,促进原料药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是继今年2月“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持续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发挥实践专家力量,共同为推动我国原料药领域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制造的开发与商业化应用而不懈努力的重要举措。大会汇聚了业界领先力量,同频共振,同心同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助力企业傲立潮头,共同构建原料药先进制造共赢新格局。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尤天成、副主任金香花,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昔,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常务副会长顾维军、秘书长徐述湘,凯莱英医药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浩博士,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福利教授及天津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有关领导,以及部分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嘉宾出席大会。
在为期两天的大会议程里,在第一天的主论坛基础上,第二天分别举办了合成生物技术和化学原料药两场分论坛,设置圆桌会议、行业内闭门会议、成果发布、政策发布等多个环节,来自医药领域的行业专家学者、医药生产制造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市场投资人等共约500人参会。
主持人: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徐述湘
致辞嘉宾: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常务副会长顾维军
致辞嘉宾:凯莱英医药集团董事长兼CEO、
洪浩博士表示,凯莱英连续反应技术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实现医药的先进制造离不开连续反应以及合成生物技术。未来几十年,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全球收入占比会越来越大,下一步凯莱英将继续深耕利用连续化反应技术、生物酶催化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提升研发与服务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致辞嘉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金香花
她强调,天津经开区将重点聚焦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继续支持以核酸药物为代表的高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着力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打造专业化、链条化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
主论坛主题报告
张福利教授提出了“工艺改进无止境?工艺改进有止境?条条大路通罗马,捷径只有一条。”的辩证思路;并以糖精合成工艺创新等多个典型案例,阐述了在外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代表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需要工艺创新的观点。大道至简,创新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沿着一条无形的“道”往前走,很快到达终点(目标)。他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应该从“工匠精神”做起。
《有机合成新技术:微尺度流动化学》
《FDA鼓励开发和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方法》
主持人:凯莱英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委会秘书长徐向科
《细胞工厂的合成生物学设计与构建》
报告人: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瞿海斌
《制药工业:从过程分析技术(PAT)到智能制造》
报告人:浙江昌海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均蔚
《开发连续性化工艺打造柔性化生产平台》
报告人: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月成博士
《连续反应技术在药物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张月成博士表示,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精细化工率比较低的问题,而连续流微反应技术的发展前景也是大家公认的,连续流微反应器的显著优点就是高效传质传热,也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支持。目前河北工业大学已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本科教学中,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
圆桌讨论
与会嘉宾围绕如何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原料药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主题,针对原料药先进制造政府扶持,企业配合,资本支持等方面与各领域专家领袖们展开了积极讨论与思想碰撞,并将会议带入如火如荼的探讨高潮。
主持人:
凯莱英医药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博士(左三)
张月成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5月15日上午
合成生物技术分论坛
主持人:凯莱英医药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博士
主题报告
报告人:凯莱英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张娜博士
《合成生物学助力原料药的生物制造》
报告人:凯莱英医药集团高级主管焦学成博士
《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报告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刘子鹤
《合成生物学助力酿酒酵母底盘的绿色生物制造》
报告人:白帆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陈军
《抗体类生物药的工艺研发创新和GMP生产管理优化》
报告人:郑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魏勇军
《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发现及其在微生物细胞工厂中的合成》
5月15日下午
化学原料药分论坛
主持人: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毛文华先生
《超限制造赋能原料药连续制造》
朱维平教授认为,制药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以间歇式、批操作为主,过程并不连续。此外,基于其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原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三废排放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制药工业迫切需要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升级。朱维平先生以抗肿瘤药伊马替尼、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等的连续流合成工艺为例,充分展示了连续合成的优势。“超限制造”作为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是由我国独立自主提出的前沿概念。超限制造微纳芯片将加速新药创制,大幅提升药物生产效率,变革药物制造模式。未来,制药工业技术与装备将向着模块化、集成化、小型化、可移动等“连续式”方向发展。
《基于中控技术i-OMC平台原料药智造新范式》
吴仕诚表示,《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点名了行业未来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等。以此为引领,新一代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在基于传统集散控制系统功能之上,融合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loT、先进工业网络、智能优化、模型预测等核心技术优势,实现了原料药生产过程少人化自动控制、操作效能优化、生产运行管理等功能的融合与重构,从而形成优化成本、减少人力、安全平稳、经验沉淀、资产增值等优势,致力于实现制药工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运营的重大创新和升级。
《如何解决制药工艺中冷冻系统载冷剂腐蚀设备的难题》
《连续反应技术商业化应用探讨》
陶建副总强调,传统批次工艺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技术竞争差距较大、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相较之下,连续反应技术有着安全性高;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车间使用效率提高;连续化设备系统综合投资较批次更低;瞬时存在物料少,如有故障损失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占用少,效率提高一般不低于50%,研发转生产效率高;三废减少,环境友好等优势。深耕十余年来,凯莱英已成为全球极少数可将连续反应技术成功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可快速准确地进行连续化可行性评估、工艺优化、验证放大,同步实现从工艺开发到设备设计、加工、放大生产的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覆盖医药、农药、涂料、先进材料、生物合成等众多精细化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