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审读第二段阅读材料,判断该段中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文段先指出“污染物总量减排……前提和重要手段”,说明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重要性。接着指出根据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我国的“两控区”,该方法不能适应全国总量减排的需要。前后两句话存在相反相对的逻辑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项均不存在相反相对的关系,故排除。C项为转折关系,表相反相对的关系,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和D项:均不存在相反相对的关系。
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细节理解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第18题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第19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主旨概括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第20题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真题第18题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真题第19题
2018年1216上海市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考试《职测》真题第20题
法家思想主张的法治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其次,法家认为必须置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奖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努力抗战,使国家强盛;再者,法家将有犯罪思想的人和有犯罪行为的罪犯等同起来,给予同样的刑罚,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法理是极不相符的;最后,法家过分强调了法的作用,否定了人们通过道德来进行的自我约束,它没有真正的法的公正认识,只着重于对统治者意志的律令体现。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法家思想主张的法治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并介绍了最大的不同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接下来又通过“其次、再者和最后”,分别讲了其他三方面的不同。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第一句话,重点强调法家思想主张的法治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之间的“不同、区别”。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原文只客观介绍了区别,并未讲“存在明显不足”,无中生有。C项和D项:缺少话题“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
2016年0730四川省成都市三支一扶考试《行测》试题第38题
2016年0730四川省成都市三支一扶考试《行测》试题第39题
2016年0730四川省成都市三支一扶考试《行测》试题第40题
模拟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细节理解
略
文字填空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填空题片段阅读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文段主要围绕“植物胶原蛋白”这一概念展开,横线前在讲述“植物胶原蛋白”的真相,横线后进一步解释了“植物胶原蛋白”实际上是多糖被当作胶原蛋白的情况,所以横线处应承接前文对“植物胶原蛋白”这一概念的探讨。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植物胶原蛋白’这个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与上下文衔接最准确。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明胶’和‘碳水化合物’是如何产生的呢?”话题不一致。B项:“‘明胶’是如何化身成为‘植物胶原蛋白’的呢?”文段重点不是“明胶”的化身。D项:“营销专家们的‘诡计’是如何进一步达成的呢?”表述过于宽泛。
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语句填空
2023年8月26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考生回忆版)第29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指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植物胶原蛋白”,通过两个真相进行解释说明,接着通过转折表述的是没有证据表明吃胶原蛋白护肤美容,最后通过在不同领域中胶原蛋白的真相。文段是总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植物胶原蛋白’,双重嵌套的超级忽悠”最能全面准确地概括全文主旨。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只强调了不存在,没有涵盖其虚假功效的内容。B项:只提到是碳水化合物,不全面。C项:“欺骗消费者的营销手段”,营销知只是尾段的内容,表述不全面。
2023年8月26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考生回忆版)第30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植物胶原蛋白,就是一个双重嵌套的超级忽悠!”符合文意。排除A选项。B项对应“许多人就相信补充胶原蛋白有助于皮肤和骨骼的健康。这只是一种‘吃啥补啥’的天真想法。符合文意,排除B选项。”C项对应“然而寻寻觅觅几十年,也只找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拿去糊弄‘期望胶原蛋白有神效’的爱好者还可以,在规范的科学证据评估面前,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营销专家们把‘植物明胶’替换成‘植物胶原蛋白’”符合文意,排除D选项。因此,选择C选项。
2023年8月26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考生回忆版)第31题
第一步,阅读文段。文段由“同时”“此外”连接三部分内容,形成并列结构,均在说明恋爱会影响人的判断和行为。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无中生有。B项和D项:均对应“影响”中的部分内容,片面。
第一步,分析文段。该例子出现在文中的第六段。文段先指出“事实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恋爱中的人智力会降低或受损”,紧接着提出“相反,恋爱也许能促进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这一观点,并在后文进行举例。举例论证是为观点句来服务的,所以以物理学家薛定谔举例的目的是来论证恋爱能促进个体创造性思维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观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表述笼统,未点明重点,即“恋爱脑”的积极作用。B项和C项:“如何避免”“弊”均属于无中生有。
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标题选择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盛唐雕塑的面貌与北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从面容、形态等方面具体介绍唐代雕塑的特点变化,最后分析了唐代雕塑变化的原因是受宗教及现实生活的影响。综合文段,主要谈到两方面内容,即唐代雕塑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偏离核心话题“唐代雕塑”。B项:未指出唐代雕塑变化的原因。D项:偏离核心话题“唐代雕塑”,且“儒家思想”仅是对“唐代雕塑”影响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
2016年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生回忆版)第13题
第一步,定位原文。唐代佛像雕塑发生变化的原因位于文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出现在第四段“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伦常的儒家的同化合流”,为原因表述。B项和C项出现在第五段唐代雕塑“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决定,而是现实生活”,为原因表述。D项出现在第二段“与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的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是唐代雕塑的具体特征,不是唐代雕塑变化的原因,非原因表述。因此,选择D选项。
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细节查找
2016年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生回忆版)第14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第四段“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决定,而是现实生活”,符合文意。B项对应第三段“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符合文意。C项对应第二段“与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的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可知唐代雕塑并非追求“超凡绝尘”,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第一段“发展到盛唐,雕塑的面容和体态有了明显变化,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映的另一种美的典型”,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2016年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生回忆版)第15题
“网络技术”是本文探讨的话题,结合作者列举的事例以及对网络市场的现状分析,“在网络这块市场上,很快会赶上和超过国外厂商”,可知,“把握信息”指的不是只掌握一般意义上的各种信息,而是把握网络市场,开发、发展计算机网络业务。故本题选A。
汉语言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阅读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10题
根据原文:“网络,诞生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无论是调制解调器,路由器,还是防火墙的技术方面都非常成熟和完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不再提心吊胆。正是技术的缘故才使这只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知,“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在文中指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成熟完善,使用户不再提心吊胆。故本题选C。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11题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12题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10题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11题
2017年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12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文件主题词的作用“因此”后介绍主题词的词义必须明确清晰,使用的概念必须准确。第二句强调如何审核的两点要求,文段中重点句强调对策。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B项、C项和D项:“修改主题词”“写主题词”和“重要性”均属于无中生有。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主旨概括
2008年083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25题
“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招教笔试中小学语文2018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53题
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招教笔试中小学语文2018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54题
本文主旨: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招教笔试中小学语文2018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55题
B项和D项缺失核心话题,C项无中生有。
2024年4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区县事业单位考试《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40题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23题
①内容上,“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渲染出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表现出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②结构上,这句话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讨论阳光的阴阳之分等内容前后呼应。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24题
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植物人会才有的豪壮的胸怀,从阴阳哲学的角度说明了阳光下的花与夜间开放的花的不同;③因没有阳光而没有壮怀的花香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身上因汲取阳光而具有的阳刚之美。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25题
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试题第26题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23题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24题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25题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文真题第26题
小说并没有讽刺王神山夫妇。相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能够严格遵守规定自我居家隔离,这也是抗疫之战取得关键性成功的基础保障。故本题选C。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第15题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第16题
小说通过一双红鞋子的故事,描写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普通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美好的情感世界。赞扬了陈浩夫妇勇敢逆行、敢于承担、守望相助的优秀品质以及对抗疫胜利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赞扬了王神山夫妇为代表的普通百姓那种顾全大局、牺牲自我、严格自律的优秀品质。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第17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话引出党在做好海东工作方面的重要性。第二句话详细论述如何凸显“关键在党”,即“党重要”的具体举措,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而全面推动各方面基础保障工作的落实。故文段属于总—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提升党的建设水平,着力引领时代发展新征程”围绕首句党的重要性去论述,正确。A项、B项和C项均是围绕分论点阐述,故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2018.9.15.青海省海东地区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试题(考生回忆版)第48题
2018.9.15.青海省海东地区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第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