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振兴〔2023〕28号)、《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振兴〔2023〕29号)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撬动作用,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渠道不变,应整尽整原则。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严格执行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优化项目实施范围,切实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效益。
2.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原则。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和时限,对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增强脱贫稳定性。
3.坚持因需而整,精准发力原则。充分发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积聚效应,对财政涉农资金进行合理匹配,集中投入,精准发力,全力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目标任务
围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结合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确定的任务清单,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拓展“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乡村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任务,科学谋划补短板、促发展项目,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统筹支持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和必要的补短板基础设施,充分论证谋划现代产业园创建、产业集群打造、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确保用于产业发展的整合资金占比达到65%以上。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整体效益,脱贫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全链条进一步升级,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人口收入的增幅高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口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根据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范围,全县2024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2857.1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6203.96万元,省级资金6386.835719万元,县级资金266.394281万元。具体包括:
1.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30962万元;
2.2024年省级衔接补助资金5361.625719万元;
3.2024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1005.73万元;
4.2024年农业产业发展资金488万元;
5.2024年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2473万元;
6.2024年中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1700万元
7.2024年中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00.44万元;
8.2024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300万元;
9.2022-2023年项目结余资金266.394281万元;
四、整合资金投向
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先保障巩固脱贫成果需求,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强化产业与包括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在内的农户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支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项目,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一)农村产业发展方面47个,安排整合资金28044.60万元。
1.“五小”产业发展补助项目
计划扶持全县6237户有能力、有意愿发展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手工、小作坊“五小”产业。一是按每亩500元标准进行补助,扶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在庭院、林下、房前屋后发展小庭院经济种植蔬菜、水果;二是按照每头猪、每只羊补贴300元的标准,每只鸡、鸭、鹅、家兔补助30元的标准,扶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小养殖经济养猪、养羊、鸡鸭鹅兔;三是按照每户500元的标准,扶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制作和销售山货、草编、十字绣、麦秆画、木雕等小手工经济;四是按照每户补助500元的标准,扶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磨坊、粉房、馒头店、豆腐房等小作坊经济。每户补助资金最多不超过1万元。共安排整合资金6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2.脱贫户果园提质增效建设项目
3.旱作农业(果树经济林)质量提升项目
4.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
5.良邑镇现代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奖补及设施配备项目
计划在良邑镇何川村,流转土地340亩,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设施蔬菜基地1处。一是投资600万元,由政府完成土地平整,水、电、路、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投入奖补资金1000万元,建成玻璃温室1栋5280平方米、建成日光温室4591.49平方米。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16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良邑镇和农技中心具体实施。
6.水洛河下游北部川区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奖补项目
计划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一是投资473.6万元,在万泉镇圪寺村、霍李村,流转土地110亩,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设施蔬菜产业园1处,建成日光温室29600平方米;二是投资226.4万元,配套建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7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万泉镇和农技中心具体实施。
7.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项目
按照每亩补贴脱毒种薯60公斤(每公斤原种3.6元、每公斤一级种3元)的标准,在全县建成脱毒种薯基地35670亩。其中:在通化、永宁、郑河、南湖、岳堡等乡镇建成一级种薯基地3万亩;在水洛、柳梁、朱店、大庄等乡镇建成二级种薯基地5670亩。共安排整合资金75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技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8.冬小麦新品种引进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在盘安镇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1430亩,按照每亩140元的标准进行种子补助,主要开展冬小麦新品种引进推广(兰大211、兰天47、中梁53等)、良种繁育。共安排整合资金16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种子站和盘安镇具体实施。
9.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0.南坪镇刘坪村糯玉米基地建设补助项目
11.大豆种子田建设项目
12.露地蔬菜(高原夏菜)产业发展项目
13.庄浪河流域高效农业示范项目
14.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补助项目
按照每亩补助1000元的标准,扶持通化镇新集村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1000亩。共安排整合资金100万元,由卫健局负责,卫健局和通化镇具体实施。
1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项目
16.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沼渣沼液利用项目
计划在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南湖镇)按照每亩700元的标准实施沼渣沼液利用500亩。共安排整合资金35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和南湖镇具体实施。
17.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奖补项目
计划扶持55个带动能力强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苹果、马铃薯、饲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每亩按照2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每个合作社不超500亩,奖补资金不超过10万元,吸纳农户在合作社产业基地务工,奖补资金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统一采购合作社所需地膜、化肥等生产资料,进一步提升产业基地带动效应。共安排整合资金55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农经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18.合作社规范提升项目
19.庄浪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按照“自主建设、定额补助、先建后补”的程序,计划建成储藏能力9000吨的农产品机械冷库,每建成储藏能力1000吨的机械冷库补助资金100万元。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9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农经中心和水洛镇具体实施。
20.南湖镇蔬菜分拣设备配备项目
为了提高蔬菜销售附加值,计划购置蔬菜分拣设备、冷藏车、水质净化设备、100吨磅秤,用于蔬菜分拣包装,冷藏运输等。共安排整合资金1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南湖镇和农技中心具体实施。
21.梯田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2.绿色苹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3.老果园改造项目
24.果园防灾减灾建设项目
25.水洛镇苹果产业园建设奖补项目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计划配备冷藏保鲜设备1套、二次净水设备1套,硬化园区场地5000平方米,新建消防水池1000立方米。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56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水洛镇和果业站具体实施。
26.苹果矮化密植园提质增效建设补助项目
一是按照每亩补助1000元的标准,计划在水洛镇、朱店镇建成绿色苹果提质增效示范基地2500亩,其中水洛镇1000亩,朱店镇1500亩。二是按照每亩补助500元的标准,计划对水洛镇、朱店镇1600亩果园进行标准化管理,其中水洛镇700亩,朱店镇900亩。重点通过落实拉枝、修剪、地布覆盖、绿肥套种、人工授粉、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物理防治、轻简化整形修剪、树干涂白等技术应用,提升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共安排整合资金33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朱店镇、水洛镇和果业站具体实施。
27.卧龙镇矮化密植园基地建设项目
对山赵村500亩老果园进行挖除,栽植矮化密植园,每亩补助2000元。配套建成砂化产业路2.8公里、排水渠1.2公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附属设施。共安排整合资金20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卧龙镇和果业站具体实施。
28.朱店镇果品仓储及选果车间设施配备项目
计划在朱店镇东街村建成选果车间安装选果线1条,配套建成自来水2公里,硬化产业园区路2公里,新建排水渠2公里等附属设施。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归村集体,使用权和运营权归生产经营主体。共安排整合资金40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朱店镇和果业站具体实施。
29.阳川镇现代化苹果加工分拣线建设项目
30.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项目
31.特色优势产业路配套项目
计划在全县18个乡镇,按照每公里15万元的标准,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0米,结构层采用15cm天然砂砾面层,配套排水设施,新建苹果、种薯、中药材、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路100公里。共安排整合资金1500万元,由交运局负责,各乡镇具体实施。
32.南湖镇梯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计划在石阳村、石峡村、汪家村山地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建成300m3高位蓄水池2座,铺设无缝钢管水管线5800米、配套泵站、PE输水管道,检查井,水泵、电力设备等,建成后灌溉辐射面积2000亩。共安排整合资金55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南湖镇和农经中心具体实施。
33.中药材风干晾晒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计划按照“日光+风干”晾晒厂2800平米、阳光棚150平米、暂存间80平米的标准,在水洛镇二李村、南湖镇双堡村、郑河乡下寨村建成标准修建晾晒场3处,每处晾晒场补助资金50万元。共安排整合资金150万元,由卫健局负责,水洛镇、南湖镇和郑河乡具体实施。
34.关山中药材饮片生产线建设奖补及设施配备项目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一是投资1600万元,计划在韩店镇西部片区新建中药材晾晒棚一处4600平方米,并配套晾药架等附属设施,配备中药材冷库设备20套;二是投资550万元,配套建成排水渠750米,产业路及土地平整等附属设施。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2150万元,由卫健局负责,韩店镇具体实施。
35.2024年农产品品牌培育项目
以“甘味”“庄味”品牌为引领、以县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支持县内已认证“三品一标”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品牌标准化宣传阵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在全县培育打造一批信誉度好,农产品品质高、品牌响亮的“甘味”“绿色食品”企业品牌,全力推进我县由农业产业大县向农业品牌强县转变。共安排整合资金4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
36.供销基层综合服务社建设发展项目
计划扶持发展全县18个乡镇196个脱贫村,按照每个社投资6000元左右的标准,建设供销基层综合服务社。采取集采集配的方式,向有需求的农户,提供低于市场价的优质农药、化肥、地膜、种子等农资,并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培训服务。共安排整合资金117.6万元,由供销联社负责,供销联社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37.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平凉红牛养殖补贴项目
计划对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饲养的平凉红牛基础母牛,每头补贴500元;对年内生产的平凉红牛牛犊,每头补助1500元。经主管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补助。共安排整合资金5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牧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38.豆禾混播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39.粮改饲项目
计划对全县养牛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饲草料收贮加工企业,收贮全株青贮玉米400吨以上的,按照每亩(1亩折合4吨)补助122元,每吨补助30.5元,计划全县共补助全株青贮玉米4万亩16万吨。经主管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补助。共安排整合资金488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牧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40.赵墩乡平凉红牛饲草储备基地建设项目
计划在赵墩乡关道村新建占地30亩的饲草贮备基地,建成贮存棚、饲草打包棚及除尘棚各一间,配套建成附属设施等,预计年加工饲草料3万吨。共安排整合资金2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赵墩乡和畜牧中心具体实施。
41.南湖镇精饲料加工生产线项目
计划在南湖镇陈庄村新建20万吨精饲料加工厂1处,占地20亩,建成加工车间、贮藏车间、配电室、机房及配套设施等;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奖补资金1200万元,配备安装饲料生产设备、牧草设备、传输设备、鼓风机、锅炉、叉车托盘、等精饲料加工设备;投资300万元,由南湖镇组织实施完成“三通一平”及护坡建设。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15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南湖镇和畜牧中心具体实施。
42.粮饲兼用玉米基地建设项目
43.肉牛疫病防控能力提升项目
计划对县内规模养牛场,配备疫病检测试剂、检测卡及防护消毒物资,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促进肉牛健康养殖。共安排整合资金28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牧中心具体实施。
44.基层肉牛冻配改良点配套项目
计划为18个乡镇肉牛冻配改良点配套液氮、输精枪等冻配器械和防疫防护物资、消毒药品等。共安排整合资金28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畜牧中心具体实施。
45.柳梁镇孟山村平凉红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计划在孟山村新建平凉红牛养殖小区1处,建成标准化牛舍、青贮池、储粪台等基础设施。奖补资金经主管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进行补助,奖补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项目资产管理,所有权属归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共安排整合资金40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柳梁镇和畜牧中心具体实施。
46.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项目
计划为全县发放的14583户72738.08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进行贴息。共安排整合资金3000万元,由乡村振兴局负责,乡村振兴事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47.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项目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23个,安排整合资金13765.59万元。
48.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项目
49.庄浪县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
计划更新自动雨量站35处、增设卫星信道3个,提升群策群防体系建设等。共安排整合资金58.16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站具体实施。
50.庄浪县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维修养护项目
计划运行维护自动雨量站51处,无线预警广播运行维护92处,更换会商室大屏及会标屏1套,柴油发电机组维护材料1批,网络设备及系统软件维护等。共安排整合资金28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站具体实施。
51.庄浪县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
一是计划对庄浪河川人饮工程、阳川人饮工程、梁河北调人饮工程等9处集中供水工程维修更换管道、闸阀井、减压阀;二是计划对梁河人饮工程、水洛河川人饮工程、庄浪河川人饮工程等6处人饮工程购置氯化钠、絮凝剂、水质监测检测药剂等。共安排整合资金205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管理总站具体实施。
52.庄浪县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
一是计划对竹林寺水库金属结构维修养护和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维修更护,贾门水库安装渗压渗流设施;二是竹林寺、红崖湾、贾门水库害堤动物进行巡查和防治。共安排整合资金56.2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管理总站具体实施。
53.2024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庄浪县双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计划新修梯田182.4hm2,生态治理3.0hm2,封育治理1614.6hm2,树立封禁标志牌14座;砂化生产道路1条5.2km。共安排整合资金600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保站具体实施。
54.庄浪县堤防维修项目
计划维修堤防100米,对水洛河虫害堤防进行巡查防治。共安排整合资金15.53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站具体实施。
55.庄浪县阳川镇三益村排洪渠建设项目
计划在三益村安置区修建排洪渠1条900米,排洪涵管1条100米,配套消力池10座。共安排整合资金130万元,由水务局负责,阳川镇具体实施。
56.庄浪县赵墩乡排水渠建设项目
计划在赵墩乡石咀村、关道村2村新建排水边沟3.2公里,配套涵管52米,修建护坡100平方米。共安排整合资金105万元,由水务局负责,赵墩乡具体实施。
57.庄浪县南坪镇寺门村沟道治理项目
计划在南坪镇寺门村新建矩形排洪渠0.5公里,清理淤泥4.5万方,新建板涵2座,硬化排洪渠一侧道路0.4公里,安装防护栏0.4公里。共安排整合资金300万元,由水务局负责,南坪镇具体实施。
58.庄浪县2024年农村饮水改造标准化建设项目
计划铺设输水管道4条9100m,更换上水钢管2条4900m,配套闸阀井10座、镇墩、支墩420个、管道界桩140个,安装闸阀8台、排气阀5台、等比例减压阀2台,更换泵站老旧配电柜3套。共安排整合资金350万元,由水务局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站具体实施。
59.庄浪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梯田项目
60.“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
计划建成南湖镇席河村、朱店镇吴沟村2处“和美乡村”示范村,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安排整合资金620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南湖镇、朱店镇和农经中心具体实施。
61.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
6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计划以万泉-韩店,水洛-永宁,水洛-通化公路沿线为主,延伸至18个乡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沟道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垃圾、清理淤泥、拆除残垣断壁、维修排水边沟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安排整合资金879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各乡镇和农经中心具体实施。
63.农房抗震改造项目
计划对全县191户有意愿、有能力,且仅有一套(院)安全性和抗震标准较低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实施抗震改造,其中,脱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户186户,户均补助2.2万元;低保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户均补助1.3万元。共安排整合资金415.7万元,由住建局负责,各乡镇具体实施。
64.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贴息项目
为16个乡镇1413户6326户脱贫户“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贷款36526.324万元进行贴息。共安排整合资金110万元,由发改局负责,城投公司具体实施。
65.庄浪县柳梁镇阳洼村道路硬化工程
计划在柳梁镇阳洼村硬化通社道路1.5公里,硬化1.5万平方米巷道,配套其他附属工程。共安排整合资金260万元,由发改局负责,柳梁镇具体实施。
66.庄浪县杨河乡马阳洼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计划在杨河乡马阳洼村硬化通社道路1.4公里,硬化巷道1.34万平方米,修建便民桥1座,配套排水渠3公里。共安排整合资金395万元,由发改局负责,杨河乡具体实施。
67.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
计划在韩店镇聂坪村、大庄镇梁山村、良邑镇杨李湾村3村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加固、修筑、维修等措施进行排险,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果。共安排整合资金59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韩店镇、大庄镇和良邑镇具体实施。
68.南坪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一是在阴洼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区硬化巷道1826.6平方米,铺设雨水管道426米,铺设供水管道405米,安装排污管道147米,新建地沟147米,新建雨水口21座,新建雨水检查井5座,埋设2.5立方米成品玻璃钢化粪池21座,新建污水检查井21座,新建给水阀门井26座,安装太阳能路灯8盏。二是在唐山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区硬化道路1836平方米,敷设给水管网260米,新建检查井20座,新建50方混凝土化粪池1座,敷设排污管网3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共安排整合资金400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南坪镇具体实施。
69.庄浪县南湖镇陈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南湖镇陈庄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新建污水管道426米,配套检查进11座,修建护坡板墙231米。共安排整合资金215万元,由发改局负责,南湖镇具体实施。
70.庄浪县石桥林场花崖河管护站建设项目
计划在庄浪县石桥林场花崖河森林管护站建设管护用房8间250.98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附属工程。共安排整合资金72万元,由自然资源局负责,石桥林场具体实施。
(三)其他方面项目2个,安排整合资金1047.00万元。
71.脱贫及边缘易致贫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
紧紧围绕全县九大产业链发展,结合脱贫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实际,创新培训模式,开展脱贫和易致贫劳动力技能培训1150人左右,其中果树工480人,家畜饲养员260人,电焊工150人,家政服务员60人,保安员30人,农村手工艺品制作40人,中式烹调师130人。按照每人补助1000-2000的标准,计划培训25期,每期7-10天。共安排整合资金150万元,由人社局负责,就业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72.庄浪县2024年“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补助项目
一是对全县2024年春季学期在校的所有接受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脱贫户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进行补助,每人0.15万元,共5550人次;二是对全县2024年秋季学期在校的所有接受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脱贫户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进行补助,每人0.15万元,共5550人次。共安排整合资金897万元,由乡村振兴局负责,乡村振兴事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具体实施。
五、工作措施
(二)明确职责任务,规范资金资产管理。要充分发挥对行业资源、资金和政策准确把握的优势,超前谋划项目,加强项目论证,加大项目储备,根据轻重缓急确定重点项目和建设任务,加快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进一步健全帮扶项目资产全程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监管。年度计划的建设任务在接到各级补助资金后一年内完成,不得出现资金滞留。县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县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贪占挪用、违规使用整合资金等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三)紧盯政策要求,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把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作为加强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和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紧密协调配合,专题安排部署,加强调度推进,多措并举推动联农带农机制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措施落实。使用帮扶资金的经营性帮扶项目,要把联农带农作为扶持经营主体的前置和必要条件。探索总结更多行之有效的联农带农方式,持续提升联农带农效果。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人社、商务、供销等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工作台账》,按季度汇总上报县乡村振兴局,同时收集整理会议记录、入股合同、租赁协议、分红凭证、用工花名册、银行流水等佐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