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3号公布,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2016年5月30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1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维护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秩序,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核发。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下级饲料管理部门承担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工作。

第四条农业农村部设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专家委员会,负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技术支持工作。

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设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技术评审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生产许可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农业农村部和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权限核实、处理。

第二章生产许可证核发

第六条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符合饲料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

(二)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

(三)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设施和质量管理制度;

(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环境;

(五)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

(六)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从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的企业,申请人应当向生产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书面审查;审查合格的,组织进行现场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生产许可证式样由农业农村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核发产品批准文号。

第九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一)委托产品在双方生产许可范围内;委托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双方还应当取得委托产品的产品批准文号;

(二)签订委托合同,依法明确双方在委托产品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受托方应当按照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及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委托方和受托方对委托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委托生产饲料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受托方取得的生产该产品的批准文号。

第十条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第三章生产许可证变更和补发

第十一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企业设立程序重新办理生产许可证:

(一)增加、更换生产线的;

(二)增加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的;

(三)生产场所迁址的;

(四)农业农村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企业名称变更;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

(三)企业注册地址或注册地址名称变更;

(四)生产地址名称变更。

第十三条生产许可证遗失或损毁的,应当在15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由发证机关补发生产许可证。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报告发证机关。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一)生产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依法被吊销的;

(二)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按规定续展的;

(三)企业停产一年以上或依法终止的;

(四)企业申请注销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罚则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生产许可的,饲料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生产许可。

第十九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撤销生产许可证,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生产许可;以欺骗方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处罚:

(一)超出许可范围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二)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续展继续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第二十二条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复合预混合饲料,是指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基本营养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维生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维生素含量应当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01%且不高于10%。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1999年12月9日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发布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2006年11月24日发布的《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同时废止。

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饲料生产企业,应当在2014年7月1日前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生产许可证。

THE END
1.8月5日更新食品伙伴网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机会汇总主办单位:食品伙伴网 联合主办单位: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 四川轻化工大学预制菜产业学院 成都大学...https://bbs.foodmate.net/thread-1370889-1-1.html
2.商家入驻(五)宠物食品类 1. 如商家为生产方:需提供《饲料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且产品标签需符合《宠物饲料标签规定》的要求。 2. 如商家非生产方:需提供委托加工协议、生产方的《饲料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且产品标签需符合《宠物饲料标签规定》的要求。 https://zhongchou.modian.com/about/index/4/1.html
3.质量管理介绍.ppt和HACCP管理体系,搭建了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现有控制点,结合公司生产设备,从材料进厂、酿酒生产控制、包装生产控制、储存过程控制以及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的危害分析与评估,策划形成了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cCP点与相应的HACCP计划根据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要求,结合公司生产管理特点,公司酒类生产过程设置了关键...https://m.taodocs.com/p-465347155.html
4.中国食品网中国食品网为广大消费者企业提供食品行业最新食品安全资讯、食品文化、食品行情、食品生产技术等内容,打造专业可靠的食品门户网站。http://www.cpes.top/
5.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1042 关于印发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 国质检监[2004]557号 国家质检总局 2004.12.23 1043 关于印发小麦粉等15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订)的通知 国质检监[2005]15号 国家质检总局 2005.1.17 1044 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 国家质检总局 2005.9...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422260
1.宠物食品生产许可证行业标准解析宝贵之证——宠物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重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产权证明是指任何一种商品或服务所拥有的合法使用、销售或分配其产品的法律文件。在动物饲料领域中,它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企业获取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标志之一。没有有效产权证明,就无法向消费者保证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人体健康安全要...https://www.cudua.com/rou-zhi-pin/833299.html
2.食品抽检整改报告格式范文(必备6篇)食品抽检整改报告格式范文 第4篇 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不符合项目 对申请材料的审核和生产场所的核查根据《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记录表》进行。 审查记录表包括申请材料审核和生产场所核查两个部分共37个项目。对每一个审查项目均规定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的判定标准。1.申请材料...https://www.77cxw.com/fl/1433809.html
3.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员添加剂管理员考试考题...1:产品执行标准及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 则》(GB7718)、《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2: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 3: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 4: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https://doc.mbalib.com/view/49d39285050169acaa9ec9a3ac136224.html
4.规范养殖用药保障食品安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近期发布...招生|《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解读培训会 招生丨CTI食品安全培训5/6月课程表(青岛站)新鲜出炉 国家食药总局关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69号) 国家食药总局关于3批次乳制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72号) 国家食药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76号...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11321.html
5.原创十一月即将实施2022年10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以下简称《通则(2022版)》),自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8月9日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同时废止。同时《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也于11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更好的帮助企业了解重要...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379128.html
6..两个人带着宠物狗玩游戏,两人相距200米,并以相同速度1米/秒...C. 审查 D. 决定及其监督检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包装饮用水终产品需要控制哪些微生物指标? A. 大肠杆菌 B. 沙门氏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需要变更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许可事项时,食品生产者应当在变化后( )个工作日...https://www.shuashuati.com/ti/3ca52fdd444b41c0b902a37dc17883d1.html?fm=bd54ba488181b9f0fe3bc1978f119b7d89
7.独家销售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简述总之,应充分考虑食品的存储要求、包装方式(散装、预包装)、食用方式(即食、非即食)、产品加工方式等,并对产品类别进行风险分级。2.确定不同类别食品销售时允许的加工活动确定加工活动时,可以参考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其中生产许可审查则明确了可以分装的产品类别(应取得生产许可证)。3.梳理产品/...https://www.fljg.com/news/706674.html
8.符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审查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记录...收录于话题#法规#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于2022年10月发布,202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点这里了解《细则》全文及相关信息),上周食品论坛网友刚刚通过审查,将所需要的制度和记录清单分享,感谢这位网友,制度文本和记录格式,大家要根据法规要求https://www.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62488.html
9.忽然一周婴配乳粉监管新规发布;安奈儿做抗病毒面料引股价涨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以下简称《细则(2022版)》)。《细则(2022版)》共7章43条,从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细化原料管控、生产加工风险防控、追溯管理,增加对生乳的奶源基地、基粉使用、工艺及清洁验证、复产前全面自查等...http://www.myguancha.cn/post/21517.html
10.三聚氰胺检测培训:学费每日两千且不能速成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力度。同时,一些生产饲料、乳制品等产品的大型企业为保证食品安全,纷纷购进检测设备,进行三聚氰胺的自检。但是,三聚氰胺检测中所使用的液相色谱等方法属于目前国际上的尖端测试方式,非专业人士很少能掌握,于是有企业抓住“商机”,开办了“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培训班”,这...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47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