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正常的食物引起了不正常的症状,统称为食物的「不良反应」,包括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很多小伙伴经常把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搞混,但其实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食物过敏相对来说更加危险。
今明两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缓解。
01
过敏到底是咋回事?
过敏大家并不陌生,说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那真是民愤激昂人人喊打,但食物过敏却显得小众。
以往认为,五毒不侵的天朝人民是不会过敏的,但近年来的流行病研究发现,国内的食物过敏发病率其实与欧美国家相当,只不过很多过敏症状被误认为是消化问题,没有就医。
长辈们爱说某些食物容易“发”,其中一部分就是食物过敏在作祟。
1·过敏原
造成过敏的食物称为过敏原,每个过敏的人都有自己的独家过敏原名单。
几乎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但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种子、小麦、大豆、鱼和贝类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另外,有些对花粉过敏的人,吃苹果、梨、杏、樱桃、胡萝卜、芹菜、或榛子会引起花粉过敏的症状。
而对乳胶过敏的人通常对热带水果也过敏,例如香蕉、猕猴桃和鳄梨。
2·过敏症状
过敏的症状五花八门。有的人过敏可能表现为喉咙发麻、恶心腹泻、起红疹,而有人过敏却可能造成呼吸困难或休克。
东京大饭店里,花生油跑了个龙套,就送走了食客、破产了饭店,这不只是戏剧夸张,花生、坚果、海鲜过敏真可以分分钟索命。
图源网络
多数过敏,症状会在食用过敏原的24小时内出现,也有少数延迟发作的过敏反应,食用过敏原后2-3天才会发作症状,让人措手不及。
3·过敏反应
简单地说,过敏反应是「莫须有的免疫战争」,过敏症状则是「炮火下无辜的灾民」。
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专设岗哨,凡是进入我们身体结界的外人都要进行盘查。
一旦发现是图谋不轨的病原体,哨兵就会呼吁其它免疫细胞发动攻击,保护身体不受侵害。
但有些人的免疫岗哨却发生了异常,抱着「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偏执。
花粉、尘螨、食物这些原本无害的过路人,哨兵愣说它们是恐怖分子,还特地训练出一支反恐小分队来对付它们。
这支特种兵主要由肥大细胞组成,它们手里举着免疫球蛋白IgE作为画像,上面描述了恐怖分子的相貌特征(免疫学上称为表位),怀里揣着武器,主要是组胺等一系列炎症因子。
只要发现长相符合IgE画像特征的路人(过敏原),肥大细胞不问青红皂白,立刻炮火相加,释放出炎症因子,哪怕炸平一座城也在所不惜。
本是以自卫为名的反恐战争,但在炎症因子的枪林弹雨之下,真正遭殃的是周遭百姓——自身组织。
以组胺为首的炎症因子会触发周边组织的炎症反应。
导致血管舒张、渗漏和水肿,这就引发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和黏膜红肿热痛、支气管收缩、荨麻疹、呕吐和腹泻等。
而当炎症因子随血液漂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过敏反应。
可见,过敏和炎症情缘颇深,过敏可以理解为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接触特定过敏原触发的急性炎症反应。
02
怎么知道
我对啥过敏?
用来识别过敏原相貌特征(表位)的IgE抗体是过敏反应的典型特征,因此,血液检测抗体是诊断过敏的常用方法。
还有一种鉴别过敏更简单更常见的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
也就是将少量过敏原提取物刺入背部或手臂皮肤,观察在20分钟内是否会出现肿块或红疹。
但是这对诊断乳糜泻(一种特殊的对麸质的过敏)没有用。
对于食物过敏原,皮试和血液检测的准确性相差不多,假阴性很少,而假阳性则多达50%以上。
也就是说,测试说你不过敏,那你就不过敏,测试说你过敏,那有一半几率你真吃到了这种食物也根本不过敏。
怀疑有过敏,就去做个测试吧,也不麻烦也不贵,能少受好多罪。
如果既不过敏,也不是乳糜泻,某个食物却屡屡带来麻烦,那就是食物不耐受的问题,后面咱们单说。
03
乳糜泻
特殊的「过敏」
吃面引发的不适症状,除了小麦过敏,也可能是乳糜泻。
啊?面这种常吃的主食,也会让人过敏?
是的,可别小瞧乳糜泻!现在国内患有乳糜泻的人可并不少。
2016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课首次发布国人过敏原报告,指出小麦制品是诱发中国人食物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过敏原。
乳糜泻是针对麸质的特殊的「过敏」。
麸质是小麦、黑麦和大麦中的一种蛋白质,它也可能出现在复合维生素、头发和皮肤护理产品、牙膏和润唇膏等产品里。
患有乳糜泻的人在吃到麸质后,会出现腹泻、脂肪泻、腹胀、持续便意或腹部压痛、以及烦躁易怒等症状。
乳糜泻的症状不见得明显,尤其是发病早期常常没什么症状,患者甚至还会便秘,因此容易被忽略,或是误认为消化不良、一般性肠炎或是肠易激。
1·乳糜泻和小麦过敏不同
乳糜泻虽然被纳入“过敏”,但它和小麦过敏完全不是一回事,乳糜泻其实是一种自免疫疾病。
简单地说,在过敏反应中,免疫系统攻击过敏原,流弹误伤了自身组织。
而乳糜泻中,则是免疫系统受了麸质蛋白的挑拨,不分敌我,直接向平民百姓(自身组织)开炮。
症状不同可以帮助区分乳糜泻和过敏。乳糜泻的症状主要集中在肠胃道,而小麦过敏可能涉及其他器官,比如眼睛发痒或呼吸困难等。
麻烦的是,小麦过敏有时候也仅有肠道症状,靠患者自己还真不好判断。
2·乳糜泻更加危险
大恶人总是藏得更深,手段更狠辣。乳糜泻的后果比过敏严重得多。
小麦过敏虽然可能在长期中导致慢性肠道炎症,但一般不会对小肠绒毛造成损害。
而乳糜泻却可以破坏小肠绒毛。长期会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和肠道溃烂,患者不仅痛苦不堪,还会丧失吸收营养的功能。
而且,研究表明,乳糜泻患者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比健康人高2倍,患小肠癌的风险高4倍。
一吃面就有点不舒服?保险起见,哪怕不严重也去医院看看吧!
04
过敏能治吗?
有可能,但期望值别太高。
1·小盆友的过敏
可能随着长大不治自愈。
并且,研究表明,一些对鸡蛋和牛奶过敏的儿童可以耐受高温烘焙食物中所含的少量鸡蛋和牛奶,比如松饼。
让这些儿童经常吃一点经烘焙的牛奶和鸡蛋,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过敏。
2·成年人过敏
可以接受脱敏治疗,通过小剂量接触过敏原逐渐培养耐受,但成功率低,停止治疗后大部分人还会复发。
目前的过敏治疗仍然以管理症状为主,比如固醇类药物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抗组胺药物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组胺,都能缓解过敏症状。
但长期药物治疗会有副作用,最好还是防着点过敏原,防止过敏的发生。
所以曾经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一定要培养安全自救意识,随身携带健康卡,标注自己的急救信息,用药,主要过敏原,药物过敏等。
出去吃饭更是要未雨绸缪,做最坏的估计和最保险的打算,带着肾上腺素,万一发生呼吸困难或者过敏性休克,可指望它救命啊!
05
过敏发作期
怎么缓解症状?
*注意:是过敏发作期
1·减少摄入高组胺食物
首先,还记得组胺吗?它是肥大细胞释放的主要炎症介质,是造成过敏症状的头号要犯。
有趣的是,食物里也有组胺,通过食物摄入的组胺也会提升体内的组胺水平,在过敏发作期,这就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有的人身体分解组胺的能力比较差,本来对食物不过敏,光靠吃进去的组胺,就体验了一把过敏的症状。
高浓度组胺主要存在于:
*注意:过敏发作期少吃以上食物。
2·抗炎饮食
还记得吗,过敏和炎症反应是一家,所以抗炎饮食可以帮你缓解一些过敏症状:
3·保持好心情
压力、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可能让身体产生更多的皮质醇、组胺和其他神经递质。
增加氧化压力和自由基损害,扰乱我们的免疫系统,提升炎症水平,使过敏症状加剧。
所以,过敏发作期还是要多睡觉多摸鱼,给心情放个假。
06
易过敏体质
是怎么养成的?
1·遗传
过敏有很强的遗传性。
一项针对芬兰儿童的研究表明:
和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的儿童相比,父母双方都过敏的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可能性高出3倍;而父母中仅有一个过敏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可能性高出2倍。
因此,是否出身于过敏世家,是预测过敏体质的最强因素。
2·小时候太爱干净
小时候太爱干净的人,更容易养成易过敏体质。
著名的「卫生假说」认为:
现代生活环境过于干净,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接触到足够的脏东西、过敏原和微生物,使得免疫系统草木皆兵,造成了过敏发病率持续上升。
多年来,「卫生假说」被多项研究不断证实。比如,与宠物一起长大或在农场长大的儿童更不容易过敏。
喝富含细菌还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生牛奶的儿童很少过敏,而成长在经常消毒杀菌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过敏。
最近的两项研究证实,在家中接触更多过敏原和微生物的婴儿,日后更不容易得过敏和哮喘。而且过敏原和微生物的种类越齐全,过敏的风险就越低。
可见,“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能还真有点道理,免疫系统见多识广,就不容易反应过激。
除了避免洁癖,及早在辅食中接触可能的食物过敏原、补充益生菌、多进行户外活动,都可能帮助过敏世家的下一代甩掉不良传统。
敲黑板!要想培养不过敏的体质,必须从娃娃抓起。若是到了能约会的年纪,再想补救可就晚了,不干不净,你吃了准病!
顺便说个有趣的事,安慰一下你的易过敏体质:
有学者发现,敏感而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性的人,往往更爱过敏,当然可能是他们更容易被过敏的不适困扰。
虽然没有研究数据证明,但爱过敏的你,也许是个小天才也说不定!
07
怎么减少过敏发生?
1·明确过敏原,能躲就躲,能防就防
尤其是乳糜泻患者,别不当回事。目前,完全去除麸质的饮食是管理乳糜泻唯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拉黑直接过敏源
小麦、大麦、黑麦食品,和可能含有它们的加工食品,统统拉黑。
燕麦虽然不含麸质,但加工过程往往会有麸质乱入,并不一定安全,最好也拉黑。
不妨试试去除淀粉类食物的自由低碳水饮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平复炎症,愈合肠道。
如果一定要吃淀粉类:葛根、木薯粉、荞麦、玉米、亚麻籽、大米、小米、大豆、杂豆、土豆、藜麦、高粱,都是无麸质的谷物。
警惕加工食品
成分复杂,藏匿过敏原是常有的事。
特别是花生、坚果、谷物产品和膨化食品常常共用同一个生产线,难免发生过敏原穿帮的问题。
谨慎在外就餐
在外就餐,避开那些过敏原扎堆的饭店。海鲜过敏就不要去粤菜馆子,对花生和芝麻过敏就少吃川菜。
另外自助餐、沙拉吧、面包房、冰激凌摊,都是过敏原污染高发地带,少去为妙。
笔者就曾经因为吃了被切菠萝的刀切水果的水果沙拉,被送进了急救室,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温加热
高温加热可以破坏一些过敏原。比如蔬菜水果做熟,就不会给花粉过敏的人找麻烦。
但是特别注意!高温烘焙不能解决坚果过敏,而且反而会增加花生的致敏性!严重的过敏,千万别指望烹饪解决问题,还是绕道为妙!
2·强化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小幅度提升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
免疫屏障就像你的屋顶,若是不严实,下点小雨你家就能养鱼了。
任何伤害免疫屏障的东西都会增加过敏的发生,或是让你的过敏症状来得更猛烈些。
所以,烟、酒、消毒剂、化妆品、烫发染发剂,尽量躲远一点。
另外,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免疫屏障受损。
所以,多爱护你的肠道菌群,常吃膳食纤维巴结它们一下,对减少过敏可能会有点帮助。
最后的话
同时也要再次提醒大家,身体有过敏症状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就医。
明天我们将会和大家好好聊聊食物不耐受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如何预防和缓解。
今日互动
你会对什么食物过敏吗?
参考文献:
1.SampsonHA,O'MahonyL,BurksAW,PlautM,LackG,AkdisCA.Mechanismsoffoodallergy.JAllergyClinImmunol.2018Jan;141(1):11-19.doi:10.1016/j.jaci.2017.11.005.PMID:29307410.
2.Galli,S.J.,Tsai,M.,&Piliponsky,A.M.(2008).Thedevelopmentofallergicinflammation.Nature,454(7203),445–454.
3.SchleimerRP,KatoA,KernR,KupermanD,AvilaPC.Epithelium:attheinterfaceofinnateandadaptiveimmuneresponses.JAllergyClinImmunol.2007Dec;120(6):1279-84.doi:10.1016/j.jaci.2007.08.046.Epub2007Oct18.PMID:17949801;PMCID:PMC2810155.
Chin,B.,Chan,E.S.,&Goldman,R.D.(2014).Earlyexposuretofoodandfoodallergyinchildren.CanadianfamilyphysicianMedecindefamillecanadien,60(4),338–339.
4.PrescottSL,SmithP,TangM,PalmerDJ,SinnJ,HuntleySJ,CormackB,HeineRG,GibsonRA,MakridesM.Theimportanceofearlycomplementaryfeedinginthedevelopmentoforaltolerance:concernsandcontroversies.PediatrAllergyImmunol.2008Aug;19(5):375-80.doi:10.1111/j.1399-3038.2008.00718.x.Epub2008Feb9.PMID:18266825.
5.FleischerDM,SichererS,GreenhawtM,etal.Consensuscommunicationonearlypeanutintroductionandthepreventionofpeanutallergyinhigh-riskinfants.WorldAllergyOrganJ.2015;8(1):27.
6.AllenKJ,KoplinJJ,PonsonbyAL,GurrinLC,WakeM,VuillerminP,MartinP,MathesonM,LoweA,RobinsonM,TeyD,OsborneNJ,DangT,TinaTanHT,ThieleL,AndersonD,CzechH,SanjeevanJ,ZurzoloG,DwyerT,TangML,HillD,DharmageSC.VitaminDinsufficiencyisassociatedwithchallenge-provenfoodallergyininfants.JAllergyClinImmunol.2013Apr;131(4):1109-16,1116.e1-6.doi:10.1016/j.jaci.2013.01.017.Epub2013Feb27.PMID:23453797.
7.ZhangGQ,HuHJ,LiuCY,etal.ProbioticsforPreventionofAtopyandFoodHypersensitivityinEarlyChildhood:APRISMA-Compliant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Medicine(Baltimore).2016;95(8):e2562.
8.McCoyKD,KllerY.Newdevelopmentsprovidingmechanisticinsightintotheimpactofthemicrobiotaonallergicdisease.ClinImmunol.2015;159(2):170-6
9.PyrhnenK,HiltunenL,NyhS,LrE,KailaM.Real-lifeepidemiologyoffoodallergytestinginFinnishchildren.PediatrAllergyImmunol.2011Jun;22(4):361-8.doi:10.1111/j.1399-3038.2011.01140.x.Epub2011Feb1.PMID:21284748.
10.SusanV.Lynch,RobertA.Wood,HomerBoushey,LeonardB.Bacharier,GordonR.Bloomberg,MeyerKattan,GeorgeT.O’Connor,MeganT.Sandel,AgustinCalatroni,ElizabethMatsui,ChristineC.Johnson,HenryLynn,CynthiaM.Visness,KatyF.Jaffee,PeterJ.Gergen,DianeR.Gold,RosalindJ.Wright,KeiFujimura,MarcusRauch,WilliamW.Busse,JamesE.Gern.Effectsofearly-lifeexposuretoallergensandbacteriaonrecurrentwheezeandatopyinurbanchildren.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2014;DOI:10.1016/j.jaci.2014.04.018
11.XianM,WawrzyniakP,RückertB,DuanS,MengY,SokolowskaM,GlobinskaA,ZhangL,AkdisM,AkdisCA.Anionicsurfactantsandcommercialdetergentsdecreasetightjunctionbarrierintegrityinhumankeratinocytes.JAllergyClinImmunol.2016Sep;138(3):890-893.e9.doi:10.1016/j.jaci.2016.07.003.PMID:2759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