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脸上出现第一条小细纹时,你是不是也心如刀割呢?衰老是女人最害怕的事情,而皱纹则是衰老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但你知道吗,肝不好,也会让你脸色皱纹多多。
中医对皱纹的认识
中医一直强调,人体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脸色上表现出来,而不同的内脏则对应不同的脸色表现。如果有一天,忙忙碌碌的你发现,本来很光洁的额头、眼角或者颧骨,皱纹突然增加了,那就表明你的肝脏负担过重了。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脸色和五脏有着重要的联系,五脏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内在气血,从而决定面容肌肤的外在表现。而肝脏不好,则容易导致皱纹出现。想要灭绝皱纹痕迹,一定要从护肝开始!
我们的肝脏就是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器”,如果肝脏功能不好,则会导致体内毒素累积,不仅会惹来色斑、肥胖等问题,还会破坏皮肤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皱纹出现。
为什么肝不好会惹来皱纹?
皱纹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饮食不当。肝主藏血,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人体内负责排毒的主要就是肝脏,保护好肝脏,才能保证毒素可以顺利地排出体外。如果皱纹突然增加,表明饮食不当,造成肝脏负担过重。肝功能无法净化血液或供给血液足够的氧分,会让血液变混浊,体内新陈代谢速率降低,皮肤敏感性增高,导致皱纹出现。
肝是最大的“排毒机器”
为肝脏排毒,可是个系统工程,因为它和“吃喝拉撒睡”全有关。我们的肝脏就像是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器”,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的身体“解毒”。但肝脏也很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扰,为它排毒刻不容缓。
肝脏排毒的首要任务:保证大便通畅一切在胃肠道内消化吸收的食物,都要经过门静脉运送至肝脏加工,很多食物在肠内腐败、发酵常产生有毒物质。所以便秘会迫使肝脏负担加重,保障便便通畅是为肝脏排毒的首要任务。如何保障大便通畅?多吃高纤维食品据研究,爱吃高纤维食品的人,12~14小时肠道就可排空,而低纤维食品则需要28小时甚至更多。可见要使排便更顺畅,高纤维食物离不了。
1.多吃醋
美味佳肴往往离不开醋。醋也是护肝的好东东。中医认为,酸能入肝,酸味的东西对肝脏有损害的人来说有修复作用,比如肝炎患者,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而且食醋还有开胃健脾,激发食欲的作用。但食醋一定要适量,一旦食用过量,就不利于肝细胞的再生修复了。
2.减少精细食物
通过食用精制程度较低的食物,尽可能增加纤维摄取量,从而可以达到护肝的目的。从精加工麦片转为全麦麦片,从精心烹制的蔬菜转为较少烹调的蔬菜,并以全麦制品代替精面制品,则可以更有效保护肝脏。
哪些食物可以护肝呢?
1.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富含vc的食物有助肝脏解毒,对保肝护肝有着非常好的功效。例如西红柿、柑橘都是大家喜欢的具有很好的滋阴功效的食物,可作为肝炎患者的日常膳食。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伤胃。
2.鸡蛋
富含蛋白质、卵磷脂,修复细胞的同时可促进细胞再生,修复肝脏组织。鸡蛋的蛋白质与人体类似,所以消化率达95%,每天一到两个即可,最多不超过三个,太多浪费且影响消化。
3.奶制品
主要功效为补充蛋白质,但以酸奶为佳,因酸奶可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另有酸奶可促进干扰素生成一说,帮助保肝护肝实现增强免疫的功能。
4.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例如: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对于加强肝病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益。对于新鲜的蔬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更好的保护肝脏。
什么时候护肝呢?
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肝,而不适当地使用化妆品会让你的肝脏很受伤。化妆品的成分会经过皮肤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进行分解。有毒物质在肝脏里储蓄得越来越多,肝脏负荷过大,将会导致使用者出现药物性肝炎,或者使人体抵抗力变差,处于亚健康状态。8:00~9:00为早餐加一杯豆浆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所以,不妨在你的早餐里为自己添加一杯美味豆浆吧!9:00~12:00为肝脏减负:少吃零食
很多女孩都喜欢吃零食,不仅在家吃,连办公室的抽屉也要腾出一些地方来储存薯片、糖果、饼干……但其实,零食除了让你摄入更过卡路里,还很伤肝。
热量摄入过多会扰乱正常的代谢,不仅让自己的肝脏更劳累,还为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还是把零食清理一下吧,换成酸奶或水果不是更好吗此外,油炸食物及咖啡因过多摄取也会对肝脏细胞造成刺激,增加肝脏的负担,加重对肝脏的伤害。12:00~13:00让眼睛休息一下
对了一早上的电脑,眼睛肯定疲劳干涩。午休时,不要再对了电脑逛网页看视频了!按中医的理论讲,“肝,开窍于目”,所以如果护肝,首先就要从爱护眼睛开始,因为眼睛过分疲劳也会影响到肝。所以,午休时让眼睛休息片刻,做一下眼保健操或者是到阳台远眺一下风景,既护眼又养肝。13:00~15:00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水,而大多忙碌的姐妹们每日饮水量普遍都不足,水喝得少了,就会给肝脏的排毒工作带来困难,因为只有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让肝脏正常地工作,对各种有毒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15:00~16:00看看窗外的草坪
办公桌上放一小盆绿色植物也有同样的作用哦!同时还应该多吃绿色的食物,因为中医说“青色入肝经”,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16:00~18:00起来走动走动
运动可以出汗,而出汗也是一种排毒的方法。坐在办公室的你没机会到野外运动,但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起来走动走动。18:00~20:00吃完饭别马上坐
吃完晚饭后静坐10~30分钟再去做别的事情,这对我们肝脏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当身体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30%,如果再运动,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到50%以上。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之中,它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20:00~22:00放下压力,享受美好夜晚
进行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不要再让工作的事情和压力破坏你对这个美好夜晚的体验了。好好放松自己,放下杂念,也是对肝脏的呵护。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升发,顺调。22:00~23:00可以准备睡觉了
中医讲,肝主怒,怒伤肝,肝血太重,就容易造成面红耳赤,头晕,头疼,这种就是肝火旺的表现,中医讲人卧血归肝,肝藏血,充足睡眠能在养血的同时又可以充分的使肝气得到一个疏泄,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表现为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所以说人的充足睡眠可以养肝,可以使情绪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境界。反过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利于养肝。
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眼睛也是肝脏的“窗口”。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视力下降引起的问题,也可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凡非外伤引起的视力下降均与肝气血虚有关,如果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如果肝火很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如果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进一步亏下去,便成近视眼了。反过来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肝是明目的源泉,肝养好了,眼睛自然好使!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精神和情志方面。
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息;肝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量分布。心肝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只有血液充盈才心有所主,肝有所藏。
2、精神和情志方面: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精神和情志活动,均以血液为物质基础,而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方面关系密切。故心肝两脏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心与肝相互影响,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临床上表现为心慌,心悸,面色不华,舌质浅淡,脉细无力,头晕目眩,妇女月经涩少,失眠多梦等。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肝与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同样非常密切。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脏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从功能上看,胆囊也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于是胆汁流入肠道、帮助脂肪的消化。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肝病常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肝,有肝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另一方面,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也会使细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脏乃至全身的感染。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条达,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来供养。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黄疸。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肝与肾主要是藏血与藏精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
肝血须要依赖肾精的滋养生化,肾精又须肝血化精不断地补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所谓“水不涵木”的症状;反之,肝阳久亢,消烁阴精,亦可加重肾阴虚损,出现头痛、眩晕、腰膝腿软,尿浊或水肿等症。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
肝藏血,肺藏气,肝气与肺气上下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作,气血的运行,虽有心脏主管,但须有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作用的制约,两脏对全身气血的运行起着一定的作用。
肝肺是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常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症候。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亦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肺燥伤肝(金不制木)的症候。
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很多病可以从肝脏不舒服折射出来,那就有这么一句话,百病从肝治,下面我们听听医院专家怎样说?
中医老讲:这个是肝开窍于目,而且足厥阴肝经,它是本经,是连着目系的,所以我们说肝经它和眼病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经常临床上通过疏肝理气,或者是滋补肝阴,或者柔肝养血各种方法来达到我们的治疗目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是喜柔和条达的,那么肝失疏泄,就可以引起很多妇科疾病的发生,比如说月经先后不定期,另外还可以引起痛经,因为冲任瘀阻,血脉不通畅了,就引起痛经,此外还可以引起闭经,月经不来了,甚至是盆腔炎,甚至是不孕症,这些疾病都和肝失疏泄有关系。
中医讲“上医治未病”,即要预防疾病。比如说肝气不足,最常见的女性容易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神经性头疼,还有慢性胃病,这些都会出现,所以肝郁气滞,对造成这个疾病有一个直接的诱因,那养肝的重要性就在于预防这些疾病发生。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紧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应酬、熬夜是家常便饭,饮食不规律、饮食配搭失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使我们的肝脏承受巨大的负荷,造成肝脏日积月累的损伤,甚至导致常见的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等肝的病变。那么影响现代人肝脏的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3.营养失衡造成脏营养缺损,使得无法运转顺畅;
4.过量饮食长期高脂肪的摄入,而且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5.日常食物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毒素、重金属、激素等;
6.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
8.长期使用药物;
9.病毒性的肝脏损伤。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4、眼泪排毒法。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中医早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5、吃灵芝排毒法。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经常按摩手部对应的人体反射区,是一个简便又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
如果胃不好,饭前半小时在左手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促进胃液、消化酶的分泌;饭后半小时,可稍加力再顺时针按36次,促进胃排空食物,使胃不受累。
脾的保养在左手,可触摸手心面紧靠大拇指指根的部位,力度为摩擦皮肤“似挨非挨”,顺时针摩擦64次。
肝的对应反射区与脾相同,不同的是反射区在右手,逆时针“似挨非挨”摩擦47下,眼睛不好的摩擦这个部位可以获得改善。
另外,经常擦手背,可使脊柱伸弯自如,颈椎活动更灵活。
“手部有344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随时都能做手疗按摩。”季秦安介绍,开会、看电视、坐车、行走都可进行。如果记不清反射区,可全手都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