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日化产品是指通过涂抹、擦拭、喷涂等方式施加于人体表面的皮肤、毛发、指甲和嘴唇等部位,从而达到清洁、养护、美容、修饰与个人护理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美妆日化行业,按品类可划分为护肤品、护发用品、彩妆、香水、洗浴用品、婴儿用品、除臭剂等多个领域。
对于各环节自行负责能力的培养是其构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行业生态链:发掘用户背后的社交价值,向存量求增量,完成存量竞争的消费转化。
04上游产业链
少数化妆品公司具有独立生产线,可自主研发化妆品,而大部分的化妆品公司则采取代工模式。代工企业被夹在原料商和品牌商之间,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较低。
05中游产业链
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低线城市消费潜力的释放与本土独立品牌崛起等因素推动中国美妆日护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2017-2021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复合增速高于同期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5.2%的复合增速。22年/23年/L4M24年化妆品零售额增速低于同期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主要系渗透率增速放缓同时叠加大促透支、消费者在手库存居高。
护肤品行业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为2804.0亿元,同比增长9.3%,近十年来护肤品品牌对消费市场持续投入和普及,消费者的肌肤护理意识日益增强,护肤品消费理念得到更新,因而促进了护肤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彩妆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为585.0亿元,同比增长13.0%。随着国内新一代消费者追逐颜值与悦己的热潮兴起,未来2024年中国彩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48.0亿元,复合增速有望保持10.0%以上。
市占率:呈现集中化趋势,2023年CR5、CR10分别为29%、42%。
06下游产业链
头部品牌线上化率较高,电商增长放缓背景下行业由强β转为强α竞争。
国产美妆头部品牌线上销售占比基本见顶。在高线上占比+大促虹吸效应下,自然流量带来的客群红利或将迎来边际减少,未来销售端将向精细化获客+留存转变,高效转化及复购率提升成为品牌商发力重点。
未来线上渠道竞争也愈发白热化,高投放换取销量难以为继,自身品牌强势能叠加精准营销策划和优秀推新选品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07发展趋势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质与价格并重: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希望在保持高质量生活的同时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个性化和细分市场: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产品需求增加,如抗衰老、祛痘、保湿等特定功效的产品更受欢迎。
国货品牌崛起: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国货品牌在新品开发和市场占有率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逐渐在护肤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创新与研发:国货品牌在产品创新和研发上投入加大,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从而提升竞争力。
多渠道和个性化:多渠道布局: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消费人群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销售模式,销售端将向精细化获客+留存转变。
消费者体验:消费者对美感和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在提升,品牌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以提升消费者体验。
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环保、可降解的产品,这促使企业加大环保产品的研发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