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小型cip清洗设备,属于cip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2、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cip清洗设备只是通过简单的喷嘴对设备内表面进行单一位置的喷淋清洗,对设备上方内表面喷洗不到位,尤其是小型cip清洗设备采用的泵体和喷嘴产生的水柱水压较小,无法实现高压高位的喷淋清洗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小型cip清洗设备,包括酸性罐、碱性罐、清水罐、清洗罐和自转喷嘴,酸性罐、碱性罐和清水罐均通过阀门与进水管道建立连接,进水管道顶部探入清洗罐内部,且端部安装有自转喷嘴;
4、所述自转喷嘴包括安装壳体、中部壳体、底部壳体、垫块、叶轮、行星减速齿轮组、竖通水杆、横通水杆、自转喷嘴头、底部锥齿轮、侧锥齿轮,中部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壳体和底部壳体螺纹连接,安装壳体内部安装有垫块,垫块下方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叶轮,行星减速齿轮组通过定位凸起安装于中部壳体内,行星减速齿轮组顶部输入端安装有叶轮,行星减速齿轮组底部的输出端安装有竖通水杆,竖通水杆外侧壁与底部壳体内部建立转动连接,且竖通水杆探出底部壳体后与横通水杆固定连接,竖通水杆上方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水通孔,竖通水杆下方与横通水杆连通,横通水杆左右两侧转动安装有自转喷嘴头,底部壳体底部外侧壁安装有底部锥齿轮,自转喷嘴头通过侧锥齿轮与底部锥齿轮啮合连接。
5、优选的: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在中部壳体内部均匀圆周阵列布置。
6、优选的:所述叶轮与行星减速齿轮组和竖通水杆同轴心设置。
7、优选的:所述垫块上开设有倾斜的第二进水通孔。
8、优选的:所述自转喷嘴头包括旋转安装座、旋转壳体、喷嘴和旋转叶片,旋转壳体通过旋转安装座与横通水杆左右两侧建立转动连接,旋转壳体上安装至少两个喷嘴,喷嘴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叶片,旋转壳体同侧锥齿轮与底部锥齿轮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包括上盖、齿轮套、下盖、输入杆、第一齿轮盘、第一行星轮组、第二齿轮盘、第二行星轮组、第三齿轮盘、第三行星轮组、第四齿轮盘和输出杆,齿轮套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盖和下盖,输入杆转动安装于上盖上,且底部探入齿轮套内部与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盘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行星轮组,第一行星轮组与第二齿轮盘顶部啮合,第二齿轮盘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三齿轮盘顶部啮合,第三齿轮盘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与第四齿轮盘顶部啮合,第四齿轮盘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杆,输出杆探出下盖后与竖通水杆顶部固连。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自转喷嘴可实现多方位置的旋转喷淋,针对小型cip清洗设备,解决其采用的泵体和喷嘴产生的水柱水压较小,无法实现高压高位的喷淋清洗的问题,充分的对待清洗罐内壁的高低位均实现了高压冲洗,清洁更加彻底,实用性强;
12、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亦可在原cip清洗设备的技术上进行重新改造,合理的利用了原有资源,避免生产浪费的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
1.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性罐(1)、碱性罐(2)、清水罐(3)、清洗罐(4)和自转喷嘴(5),酸性罐(1)、碱性罐(2)和清水罐(3)均通过阀门与进水管道(6)建立连接,进水管道(6)顶部探入清洗罐(4)内部,且端部安装有自转喷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12)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在中部壳体(52)内部均匀圆周阵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5)与行星减速齿轮组(56)和竖通水杆(57)同轴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54)上开设有倾斜的第二进水通孔(5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喷嘴头(59)包括旋转安装座(591)、旋转壳体(592)、喷嘴(593)和旋转叶片(594),旋转壳体(592)通过旋转安装座(591)与横通水杆(58)左右两侧建立转动连接,旋转壳体(592)上安装至少两个喷嘴(593),喷嘴(593)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叶片(594),旋转壳体(592)同侧锥齿轮(511)与底部锥齿轮(510)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cip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56)包括上盖(561)、齿轮套(562)、下盖(563)、输入杆(564)、第一齿轮盘(565)、第一行星轮组(566)、第二齿轮盘(567)、第二行星轮组(568)、第三齿轮盘(569)、第三行星轮组(5610)、第四齿轮盘(5611)和输出杆(5612),齿轮套(562)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盖(561)和下盖(563),输入杆(564)转动安装于上盖(561)上,且底部探入齿轮套(562)内部与第一齿轮盘(56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盘(565)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行星轮组(566),第一行星轮组(566)与第二齿轮盘(567)顶部啮合,第二齿轮盘(567)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行星轮组(568),第二行星轮组(568)与第三齿轮盘(569)顶部啮合,第三齿轮盘(569)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行星轮组(5610),第三行星轮组(5610)与第四齿轮盘(5611)顶部啮合,第四齿轮盘(5611)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杆(5612),输出杆(5612)探出下盖(563)后与竖通水杆(57)顶部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