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碳纤维、模塑料和预浸渍料等增强材料所涉及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制定标准、修订标准、编写书刊及有关技术文件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961—1993纤维增强塑料术语
3一般术语
3.1经轴纱beamedyarn
平行卷绕在大圆柱形经轴上的纺织用纱。
3.2管纱bobbinyarn
经捻线机加工,卷绕在筒管上的纱线。
3.3断裂伸长breakingelongation
试样在拉伸试验中,发生断裂时的伸长。
3.4体积密度bulkdensity
粉料、粒料等松散体的表观密度。
3.5缆线cabledyarn
二根或多根股纱(或股纱和单纱交叉)通过一次或多次并捻而成的纱线。
3.6宝塔纱coneyarn
交叉卷绕在锥形筒管上的纺织纱。
3.7纬管纱;纡子cop;pirn
卷绕在纬管上的单股或多股纺织纱。
3.8绳cord
连续纤维纱或定长纤维纱通过加捻,合股成缆或编织制成的纱线结构。
3.9脱浆制品desizedproduct
用合适的溶剂或热清洗等方法脱去浸润剂或浆料的纱或织物等。
3.10捻向directionoftwist
加捻后,单纱中的原丝或股纱中的单纱呈现的倾斜方向。
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的称为S捻;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的称为Z捻。
3.11纤维fibre;fiber
一种长径比很大,钢丝状的物质单元。
3.12单丝filament
一根细而长的纺织单元,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3.13混杂制品力hybrid
两种或多种纤维材料组成的集合制品,例如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集合而成的制品。
3.14线密度lineardensity
带或不带浸润剂的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以tex(特克斯)为单位。
3.15商品纱marketableyarn
工厂生产供销售用的纱。
3.16单位面积质量massnerunitarea
一定大小平板状材料的质量和它的面积之比。
3.17奶瓶纱milkbottlebobbin
外形呈奶瓶状的卷绕纱。
3.18弹性模量modulusofelasticins
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其应变的比例数。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又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和弯曲弹性模量等,以Pa(帕斯卡)为单位。
3.19含水率moisturecontent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原丝或制品的含水量。即试样的湿态质量和干态质量的差数与温态质量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3.20毡或织物附模性;毡或织物模塑性mouldabilityofamatorfabric
经树脂润湿过的毡或织物稳定地贴附在一定形状模具上的难易程度。
3.21长纤维束multifilament
由多根单丝集合成的一类纺织材料。
3.22多股络纱multiPlewoundyarn
二根或多根纱不加捻而络成的纱。
注:单纱、股纱或缆线都可制成多股络纱。
3.23单丝公称直径nominaldiameteroffilaments
用于标志玻璃纤维制品中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其近似等于它的实际平均直径。以μm为单位,修约为整数或半整数。
3.24卷装Packagg
能够退绕和适于搬动、贮存、运输和使用的纱线、无捻粗纱等单元。
注:卷装可以是无支撑的绞纱或丝饼,或在筒管、纬管、锥形管、纡管、线轴、纱管或织轴上以各种卷绕方式而制备的卷装单元。
3.25合股纱;股纱Pliedyarn
二根或多根纱在一次合股工序中捻合而成的纱。
3.26单纱sinsleyarn
由下述之一纺织材料所组成的最简单的连续原丝束:
a)若干不连续纤维捻合而成的纱称为定长纤维纱;
b)一根或多根连续纤维原丝一次抢合而成的纱称为连续纤维纱。
注:在玻璃纤维工业中,单纱都是有捻的。
3.27浸润剂size
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施加于单丝上的某些化学制剂的混合物。
浸润剂有塑料型、纺织型和纺织塑料型三种类型:
——塑料型浸润剂(plasticsize)又称增强型浸润剂(reinforcingsize)或偶联型浸润剂(couplingsize),一种能使纤维表面与基体树脂之间得到良好粘结而配制的浸润剂。包含有利于下步加工或应用(缠绕、切割等)的组分;
——纺织型浸润剂(textilesize),一种有利于下一步纺织加工(加捻、并股、织造等)而配制的浸润剂;
——纺织塑料型浸润剂,一种既有利于下一步纺织加工,又可增进纤维表面与基体树脂之间粘结而配制的浸润剂。
3.28定长纤维staplefiber;idiscontinuousfibre
成型时形成的一种直径细、不连续的纺织材料。
3.29定长纤维纱stspleyarn
由定长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3.30原丝strand
同时拉制的略加粘合的无捻单丝束。
3.31引来面处理surfacetreatment
为了改善与基体树脂的结合力对纤维表面所作的处理。
3.32拉伸断裂强力tensilebreakingforce
在拉伸试验中,使试样发生断裂时所施加的最大力,以N为单位。
3.33拉伸断裂强度tensilebreakingstrength;tensilebreakingtenacity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单位面积或线密度所承受的拉伸断裂强力。单丝以Pa为单位;纱线以N/teX为单位。
3.34丝束tow
由大量单丝所组成的没有捻度的集合体。
3.35捻回turn
纱线加捻的每一扭转,即沿轴向纱线截面之间相对回转的角位移。以角位移360°为一个捻回。
3.36捻度twist
纱线沿轴向一定长度内的捻回数,一般以捻/米表示。
3.37捻度平衡指数twistbalanceindex
纱线经过加捻以后,捻度达到平衡的程度。
3.38纤维网web
借助特定的方法将纤维材料定向或不定向地排布成的网状平面结构,一般系指半成品。
3.39纱线yarn
包括由连续纤维和定长纤维所制成的有捻或无捻的各种结构纺织材料的通称。
4玻璃纤维
4.1AR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alkali-resistantglassfibre
4.2$结剂binder;bindingagent
为使原丝或单丝在要求的分布状态下固定而施加到它们上面的材料。如使用在短切原丝毡、连续原丝毡和表面毡中。
4.3短切性choppability
玻璃纤维粗纱或原丝在一定短切负荷下被切断的难易程度。
4.4短切原丝毡choppedstrandmat
连续纤维原丝短切后,随机无定向分布,用粘结剂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毡材。
4.5短切原丝choppedstrands
未经任何形式结合的短切连续纤维原丝段。
4.6玻璃纤维涂覆制品coatedglassfihreProducts
涂有塑料或其他物料的玻璃纤维制品。
4.7复合毡combinationmat
若干形式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以机械或化学方法粘结而成的毡制品。
注:增强材料通常包括短切原丝、连续原丝、无捻粗纱布及其它。
4.8可燃物含量combustiblemattercontent
干态玻璃纤维制品的烧失量和干态质量的比值。
4.9连续原丝毡continuousstrandmat
用粘结剂将未经切断的连续纤维原丝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毡材。
4.10偶联剂couplingagent
能在树脂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界面间促进或建立更强结合的一种物质。
注:偶联剂可施加在增强材料上或添加于树脂中或两者兼用。
4.11偶联处理剂couplingfinish
向玻璃纤维纺织品上施加的某种材料,以使玻璃纤维表面与树脂之间得到良好的结合。
4.12割断原丝cutstrands
从原丝筒上割取下来并按要求长度切断的玻璃纤维原丝。
不允许用语:定长纤维。
4.13D玻璃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Dglassfibre;dielectricglassfibre
用低介电玻璃拉制而成的玻璃纤维。其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都小于无碱玻璃纤维。
4.14直接无捻粗纱directroving
在拉丝漏板下一定数量单丝直接卷绕成的无捻粗纱。
4.15E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Efibreglass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很少,具有良好电绝缘性的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一般小于l%)。
4.16成膜剂film-former
浸润剂中的一种主要组分。其作用是能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防止磨损并有利于单丝的粘结和集束。
4.17玻璃纤维glassfibre;fibreglass
一般指硅酸盐熔体制成的玻璃态纤维或丝状物。
4.18覆盖毡glassveil
连续的(或短切的)玻璃纤维粘结而制成的平面结构材料。
4.19毡mat
由短切或不短切的连续纤维原丝定向或不定向地结合在一起的平面结构。
4.20中碱玻璃纤维medium-alkaliglassfibre
中国生产的一种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12%左右。
4.21涂金属玻璃纤维metalcoatedglassfibre
单纤维或纤维束表面涂有一层金属膜的玻璃纤维。
4.22M玻璃纤维;高模虽玻璃纤维Mglassfibre;highmodulusglassfibre
用高模量玻璃拉制成的玻璃纤维。其弹性模量一般比E玻璃纤维高25%以上。
不允许用语:高弹玻璃纤维。
4.23磨碎纤维milledfibres
经碾磨而制成的极短的纤维。
4.24针刺毡meedledmat
在针刺机上将各组元匈连在一起而制成的毡,可带有或不带衬底材料。
4.25绝对无捻粗纱no-twistroving(forover-unwinding)
在合股时稍加捻所制成的无捻粗纱。这种产品使用时从卷装端部抽纱能退解成没有任何捻度的纱线。
4.26无捻粗纱roving
平行原丝(多股原丝无捻粗纱)或平行单丝(直接无捻粗纱)不加捻而并合的集束体。
4.27缝纫线sewingthread
由连续玻璃纤维制成的高捻、光滑的合股纱,作缝纫之用。
4.28S玻璃纤维;强玻璃纤维sglassfibre;highstrengthglassfibre
用硅一铝一镁系统的玻璃拉制的玻璃纤维,其新生态强度比无碱玻璃纤维高25%以上。
4.29浸润剂迁移sizemigration
玻璃纤维浸润剂从丝层内部向外表层移出的现象。
4.30浸润剂残留’sizeresidue
含纺织型浸润剂的玻璃纤维经热清洗后残存在纤维上的碳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4.31定长纤维纱条sliver
定长纤维基本平行排列,略加捻而成的连续的纤维束。
4.32分束效率splittingefficiency
无捻粗纱短切后分散成单股原丝段的效率。
4.33毛圈粗纱spunroving
玻璃纤维原丝自身反复绞动叠合而成的一种粗纱,其中有时由一根或多根直的原丝增强。
4.34硬挺度stiffness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原丝硬挺的程度。以规定长度在中心处悬挂时,在悬挂点下一定距离处纱线垂下的间距来表示。
4.35缝编毡stitchmat;knittedmat
用线圈结构缝合而成的玻璃纤维毡片。
4.36原丝集束性strandintegrity
原丝中的单丝不易发生散开、断裂、毛丝而保持原丝完整成束状的能力。
4.37原丝系列strandsystem
以连续纤维原丝特克斯的倍数和半倍数关系,归并、排列成一定的系列。
原丝线密度、纤维根数(漏板孔数)和纤维直径之间的关系由式(1)表示:
式中:d——纤维直径,μm;
T——原丝线密度,tex;
n——纤维根数。
4.38笨乙烯溶解度styrenesolubility
4.39表面毡surfacingmat
参见:覆盖毡(4.18)。
4.40成带性tapability;ribbonization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中各平行原丝之间轻微粘结形成带状的能力。
4.41纺织玻璃纤维textileglass
以连续玻璃纤维或和定长玻璃纤维为基村所制成的纺织材料的通称。
4.42连续玻璃纤维制品textileglassmultifilamentproducts
一种由连续玻璃纤维长纤维束构成的制品。
4.43定长玻璃纤维制品textileglassstaplefibreproducts
一种由定长玻璃纤维构成的制品。
4.44变形纱;膨体纱texturizedyarn;bulkedyarn
连续玻璃纤维纺织纱(单股或合股纱)经变形处理使其中的单丝分散而形成的体积蓬松的纱。
4.45帘子线tirecord
连续纤维纱经浸渍处理多次并捻而成的多股捻线,一般用于增强橡胶制品。
4.46新生态纤维virginfibre
在特定条件下拉制纤维,用机械截取拉丝漏板以下未经任何磨损的新制单丝。
4.47高硅氧玻璃纤维vitreoussilicafibre;highsilicaslassfibre
玻璃拉丝后,经酸处理和烧结而成的玻璃纤维。其二氧化硅含量在95%以上。
4.48浸透速率wet-outrate
5碳纤维
5.1碳纤维carbonfibre
由有机纤维热解所制得的碳含量超过90%(质量百分数)的纤维。
注:碳纤维一般根据其机械性能尤其是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等级。
5.2碳纤维母体carbonfibreprecursor
经热解能转化为碳纤维的有机纤维。
注:母体通常是连续纱,但也有使用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毡等。
参见:聚丙烯睛碳纤维(5.6)、沥青基碳纤维(5.7)和粘胶基碳纤维(5.9)。
5.3碳化carbonisatlon
在惰性气氛中从碳纤维母体到碳纤维的热处理过程。
5.4石墨化graphitisation
在惰性气氛中通常在碳化后以更高的温度所作的热处理。
注:工业上的“石墨化”其实是对碳化纤维所进行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改良,而实际上难以找到石墨的结构。
5.5氧化oxidation
碳化和石墨化以前,对聚丙烯睛、沥青和粘胶等母体材料在空气中所作的预氧化处理。
5.6聚丙烯睛基碳纤维;PAN基碳纤维PAN-basedcarbonfibre
由聚丙烯睛(PAN)母体所制得的碳纤维。
注: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与碳化状况有关。
参见:碳纤维母体(5.2)。
5.7沥青基碳纤维pitched-basecarbonfibre
由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的沥青母体所制得的碳纤维。
注:两种母体相比由各向异性的沥青母体所制得的碳纤维弹性模量较高。
5.8未处理纤维untreatedfibre
未进行表面处理的纤维。
5.9粘胶基碳纤维viscose-basedcarbonfibre
由粘胶母体所制得的碳纤维。
注:从粘胶母体制作碳纤维实际上已被中止,仅以粘胶织物进行少量生产。
6织物
6.1混纺织物blendedfabric
经纱或纬纱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纱并捻成的混合纱织成的布。
6.2编织物braid
是由若干纺织纱相互倾斜交织而成的织物,其中纱线方向和织物长度方向一般不成0°或90°。
6.3编织braiding
一种纱或无捻粗纱交织的方法。
6.4连续纤维机织物continuous-filamentwovenfabric
经向和纬向均采用连续纤维织造而成的织物。
6.5织物构造fabricconstruction
一般指织物密度,广义上还包括其组织。
6.6织物密度fabriccount
织物经向和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以经纱根数/厘米×纬纱根数/厘米表示。
6.7纬密(纬纱密度)fillingdensity
织物经向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以根/厘米表示。
6.8过滤袋filterbag
坯布经过热处理、浸渍、烘焙和后加工等工序所制得的袋状物,主要用于过滤气体、工业除尘等。
6.9处理剂finishing
为使玻璃纤维表面和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而施加于纺织玻璃纤维制品,通常是织物上的偶联剂。
6.10弯曲硬挺度flexuralstiffness
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刚柔程度。
6.11坯布srasfabric
由织机落下未经处理的布。
6.12混杂织物hybridfahriy
由两种以上本质不同的纱线所制成的织物。
6.13交织织物interlacedfabric
经纱和纬纱采用不同材料或不同类型的纱织成的织物。
6.14针织物knittedfabric
纺织纤维纱的环圈相互串套而制成的平面或管状织物。
6.15胶乳布latex-coatedfabric
织物经浸涂天然胶乳或合成胶乳加工而成的制品。
不允许用语:乳胶布。
6.16多层织物multi-layerfabric
两层或两层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材料,以缝编或化学粘结的方式所构成的纺织结构,其中有一层或多层是由纱线平行无皱格地排列而成,各层的纱线可能有不同的取向和不同的线密度,有些产品层结构中还包括材质不同的毡、薄膜、发泡体等。
6.17无织边的窄帽织物。narrowfabricwithoutselvages
幅宽通常小于600mm的无织边的织物。
6.18有织边的窄幅织物narrowfabricwithselvages
幅宽通常小于300mm的有织边的织物。
6.19非织造稀松布non-wovenscrim
二层或多层平行纱线由粘结剂粘合而成的一种网状的非织造组织,其后层中的纱和前层中的纱成一定角度。
6.20平纹组织Plainweave
经纬纱各以一根相互上下交错的织物组织。一个完全组织内,经纬纱各有两根。
6.21涂塑布plastic-coatedfabric
织物经浸涂聚氯乙烯或其他塑料加工而成的制品。
6.22涂塑网布plastic-coatedscreen(net)
由网罗织物经浸涂聚氯乙烯或其他塑料而制成的制品。
6.23缎效组织satinweave
一个完全组织内,至少有经纬纱各五根;每一经(纬)上只有一个纬(经)组织点;飞数要大于1而且和组织循环纱线根数不能有公约数的织物组织。经组织点较多的为经面缎纹,纬组织点较多的为纬面缎纹。
6.24套管sleeving
一种压扁宽度不超过100mm的管状组织。
参见:管(6.31)。
6.25特形织物specialfabric
表示织物形状的称谓,最普通的有:
——“短袜体”(socks);
——“螺旋体”(spirals);
——“预形体”(preforms)等。
6.26长纤维织物staple-fibrewovenfabric
经纱和纬纱均采用定长玻璃纤维纱的织物。
6.27无织边带tapewithoutselvage
没有织边的纺织玻璃纤维织物,其宽度不超过100mm。
参见:无织边的窄幅织物(6.17)。
6.28有织边带tapewithselvage
带有织边的纺织玻璃纤维织物,其宽度不超过100mm。
参见:有织边的窄幅织物(6.18)。
6.29织物厚度thicknessofafabric
在规定的压力下,所测定的织物两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6.30标志纷traceryarn
一种与织物中增强纱颜色不同和/或组成不同的纱线,用于识别制品或便于在模塑时排列织物。
6.31管tubing(intextiles)
一种压扁宽度超过100mm的管状组织。
参见:套管(6.24)。
6.32斜纹组织twillweave
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成连续斜向纹路的织物组织。一个完全组织内,至少有经纬纱各三根。
6.33组织类型typeofweave
经纬纱交织方式所组成的有规则的重复花样,如平纹、缎纹和斜纹等类型。
6.34单向织物unidirectionalfabric
一种经纬向上纱线数量有明显差别的平面结构。(以单向机织物为例)。
6.35贴用布;壁布wallcoveringfabric
用于装饰墙面的布。
6.36经纱warp
沿着织物长度方向(即0°方向)排列的纱线。
6.37经密(经纱密度)warpdensity
织物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经纱根数,以根/厘米表示。
6.38纬纱weft
与经纱一般成直角(即90°方向),贯穿于布两边之间的纱线。
6.39幅宽width
从布的第一根经纱到最后一根经纱外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6.40机织物wovenfabric
在织造机械上至少两组纱线彼此垂直或以某特定角度织成的织物。
641无捻粗纱布wovenroving
由无捻粗纱织成的一种织物。
6.42稀松织物wovenscrim
经纱和纬纱都间隔较宽交织而成的平面结构。
7树脂及添加剂
7.1添加剂ad山0Ve
加改良或调整聚合物的某些性能所添加的物质。
7.2催化剂;促进剂catalyst;accelerator
一种用量很少就能加快反应速度的物质,理论上本身的量的化学性质直到反应结束都不改变。
7.3交联(动词)crosslink(verb)
使聚合体链间形成分子间共价键或离子键的相联。
7.4交联crosslinking
聚合体链间形成分子间相联的共价键或离子键的过程。
7.5固化cure;curing
由聚合和/或交联作用使预聚物或聚合物转变成硬化材料的过程。
7.6填料filler
为改善基体强度、使用特性、加工性能等或是为降低成本而加人塑料中,有相对惰性的固体物质。
7.8浸渍impregnation
聚合物或单体以液流、熔融。扩散或溶解等方式沿着细孔或空隙注人物体的过程。
7.9基体树脂matrixresin
一种热固性模塑材料。
7.10颜料pigment
一种用于施彩着色的物质,通常为细颗粒状和不溶性的。
7.11热辅助固化;后烘焙postcure;after-bake
加热使热固性材料模塑的物品至完全固化。
7.12有效期Potlife;workinglife
7.13贮存期shelflife;storagelife
今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仍保留预期特性(如加工性、强度等)所能存放的期限。
7.14增稠剂thickeningagent
通过化学反应增加粘度的添加剂。
8塑料及预浸料
8.1块状模塑料bulkmouldingcompound(BMC)
由树脂基体、短切的增强纤维和特定的填料(或不加填料)经充分混合而成的块状半成品,它可以在热压条件下模压或注射成形。
注:以添加化学增稠剂来提高粘稠度。
8.2混合料compound
由一种或几种聚合物及其它配料,如填料、增塑剂、催化剂和着色剂所组成均匀的混合物。
8.3耐蚀型corrosionresistance
其产品应具备规定的耐化学介质和抗环境因素破坏作用的能力。
8.4固化特性curingbehavibur
8.5团状模塑料doughmouldingcompound(DMC)
不添加化学增稠剂的块状模塑料。
注:以增加填料的含量来提高粘稠度。
8.6电气级electrical
其产品应具备规定的电学性能。
8.7纤维质量含量fibremasscontent
纤维的质量与复合材料的总质量之比。
8.8纤维体积含量fibrevolumecontent
纤维体积与复合材料的总体积之比。
8.9流动性flowability
8.10食品级food
其产品可以接触食品。
8.11通用型generalpurpose
其产品固化时线收缩率为0.2%~0.5%。
8.1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glassfibrereinforcedpjastlcs;glassreinforcednlastics(GRP)
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
8.13u微缩型lowprofile(verylowshrink)
其产品固化时线收缩率小于0.05%。
8.14低缩型lowshrink
其产品固化时线收缩率为0.05%~0.2%。
8.15熟化maturatjon
热固性模塑混合料的增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复合物将达到给定的流动水平且组分没有明显的分散。
8.16熟态maturedstate
热固性模塑料流动性低于给定限度的稠化状态,以满足一定条件下搬运和模塑成型的要求。
8.17模塑料mouldingcompound
能用于模塑方法成型的预混料或预浸渍料。(见GB/T3961—1993第3.256条)
8.18总体积收缩量overallvolumeshrinkage
模塑料经固化收缩并冷却至室温时其体积收缩的总量。
8.19预浸渍织物pre-impregnatedfabric
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系统浸渍过的机织物。
8.20预浸渍毡pre-impregnatedmat
经热固性树脂浸渍的定向或无序纤维毡,它可以有添加剂或填料,通过预聚和/或蒸发溶剂来实现稠化,能在热压条件下模塑或层压。
8.21预浸渍无捻粗纱Pre-imPregnatedroving
经热固性树脂浸渍的连续无捻粗纱,通过预聚和域蒸发溶剂来实现稠化。
注:预浸清无捻粗纱以卷统形式提供,能在热压情况下进行模塑或层压。
8.22预混料PrePix
复合材料成型前预先制备的由树脂、增强材料、填料等组成的混合料。(见GB/T3961—1993第3.156条)。
8.23预浸渍料PrePreg
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的浸渍树脂基体的纤维或其织物经烘干或预聚的一种中间材料。(见GB/T3961—1993第3.155条)
8.25拉挤型材pultrudedsections
拉挤工艺连续生产的长条形复合制品,通常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积和形状。
8.26拉挤成型pultrusion
在牵引设备的拉引下,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其制品,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连续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成型工艺。(见GB/T3961—1993第3.123条)
8.27反应活性reactivity
8.28增强层reinforcementlayer
由一种纤维形式(如单向的无捻粗纱、毡或织物)组成起增强作用的结构。
8.29增强填料reinforcingfiller
一种加人树脂基体中改善其一种或几种机械性能的填料。
8.30树脂传递模塑resintransfermoulding(RTM)
一种闭模低压成型工艺。将增强材料(通常是毡、织物或预型体)放置在敞开的模具中,关闭模具,加压或辅以真空把被催化的热固性树脂传递到模具内腔使之固化成型。
8.31片状模塑料sheetmouldingcompound(SMC)
由树脂、短切或未经短切的增强纤维以及细粒状填料(有时不加填料),经充分混合而制成一种厚度一般为lmm~25mm的薄片状中间制品,能在热压条件下进行模塑或层压。
注:片状模塑料可以通过化学增稠剂增稠。
8.32热固性模塑料thermosettingmouldingmaterial
一种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的模塑材料,借助加热或其它方法(如辐射或催化等),使之固化后成为不熔化和不溶解的物质。
8.33厚片模塑料thickmouldingcompound(TMC)。
厚度大于25mm的片状模塑料。
8.34单向预混料unidirectionalprepregs
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系统浸渍的单向结构。
注:无纬带(unidirectionalweftlesstape)是单向预浸料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