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这份宅家抗“疫”消毒防护宝典
●居家清洁消毒应该注意这些
一、勤通风
应加强通风换气,建议频次为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半小时,应将门窗同时打开,形成对流。
二、勤洗手
1.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
2.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三、换洗衣物
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时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剂等浸泡消毒。
四、物体表面清洁
日常宜采用湿式清洁为主,每日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1次,地面用湿拖把擦拭1—2次;家中有健康状况不明人员来访后可消毒,居家也可按每周1次消毒。
五、餐具消毒
把需要消毒的餐具放在一个专用的锅里煮沸15分钟以上。
六、口鼻分泌物处理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单独放在一个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家居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清洁盲点
手机:手机也得消毒。现在的触屏式手机,只需要关机之后用消毒湿巾或者手消擦一遍就行。
地板:地板等表面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选择消毒液时,要选择背面有“消卫证字”许可证号的产品,消毒效果比较有保障。使用消毒液,按照产品说明书中对于不同物品消毒的配比说明进行配置即可。
水龙头:有自动感应水龙头的家庭不多,大部分人洗手都是打开水龙头,洗完后又关上水龙头。假如有手上有病毒,洗手后关水龙头又会沾染上。
马桶:上完厕所后,为了防止马桶内的水喷溅出来,应该盖上盖子再按冲厕键。上厕所、冲厕所后要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并且最好定时对马桶盖进行冲洗。
>>消毒液怎样选用?
有效:医用酒精
注意:75%浓度的效果最佳。
有效:含氯消毒剂
注意,不是名字里含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剂。
在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于含氯消毒剂。
「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虽然名字里都有氯,但其实属于酚类消毒液。
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商品包装和有效成分。
●84消毒液该怎么用
说到消毒,你会配置消毒液吗?这可不是往水里简单倒一点84消毒液就行,用多了会灼伤皮肤,腐蚀衣物,用少了不起作用。
>>浓度300—500毫克/升适合家用
一般来说,浓度为300—500毫克/升的消毒液就可以在家中使用。如果用矿泉水的瓶盖来测量的话,每瓶盖约为7毫升,将两瓶盖5%浓度的84消毒液,倒入装有3瓶矿泉水(每瓶约590毫升)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浓度为300—500毫克/升的消毒液。这个浓度的消毒液可以用来擦拭家具表面,消毒洗手间、厨房等容易滋生细菌、污渍的角落,而且,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当天配置,当天使用。
>>消毒液混用未必好
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同时使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也不推荐和酒精同时使用,消毒效果可能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有毒气体。
●加热和紫外线消毒,哪个更靠谱?
>>加热,有效
对于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有效但不推荐
天然的紫外线是太阳光,但由于太阳的照射温度不能达到56℃,且日照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所以晒太阳不能杀灭病毒。
有人说了,紫外线灯可以吗?
强度足够的紫外线是可以杀灭病毒的,但操作时请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开放紫外线灯时,人与宠物需回避,以免眼睛和皮肤受伤;
紫外线消毒会存在死角,购买产品时可以选择多灯管的产品,以减少死角。
紫外线照射时,也可能产生臭氧,因此事后需要适当通风,散去臭氧。
●新闻多一点:
疫情“心病”怎么治?心病还需心药医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了全网热议的话题,在铺天盖地疫情信息的“轰炸”下,有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人的免疫力。
心理专家指出,抗击疫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疫情引发的社会情绪和公众心理问题,也需要“对症下药”,公众至少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二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是对防控疫情做到的最大贡献。
(编辑:郑晓娟综合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日报、广州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网、央视新闻)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