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支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原辅材料和节能、环保、生态等功能性材料。在环保、安全、绿色循环发展的要求下,高效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是开发利用非金属矿的必由之路,而功能化则是非金属矿材料发展的主题。
2016年9月,工信部印发《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金属矿资源开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广应用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开发基于非金属矿物用于节能防火、填充涂敷、环保治理、储能保温等方面的矿物功能材料。
2、哪些地方鼓励发展?
我国非金属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些资源优势地区因此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采选、加工及应用产业,如重钙之都-广西贺州、水晶之都-江苏东海、凹土之都-江苏盱眙、膨润土之乡-浙江安吉、滑石之乡-辽宁海城、石墨之都-黑龙江鸡西等。
政策是导向,亦是趋势,在区域性非金属矿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领至关重要。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统筹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交通物流、市场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地或规划建设区周边,支持发展特色非金属矿采选和深加工业,合理培育区域特色建材产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生产基地。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民族地区矿物功能材料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要以节能环保、土壤治理、生态修复、现代农业等需求为牵引,加大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科学开发支持力度,打造一批特色非金属矿产业园区。
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金属矿资源开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打造一批尾矿近零排放的非金属矿深加工示范区。
围绕石墨、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云母等优势矿种,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培育20个矿物功能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3、什么技术亟待解决?
总体来看,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具有特殊功能效应和可用于制备功能材料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培育壮大矿物功能材料,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金属矿资源开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通过强化需求牵引与创新驱动的协同效应,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跨界融合,是目前最可取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