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滴流过滤比一层的上部过滤效果要强很多
养金鱼比养热带鱼要更难一些,虽然金鱼能耐寒冷,但是由于其身宽体胖,不停的吃喝拉撒,过滤系统中的一环一旦不小心出了差错,会导致整个鱼缸的水质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以前用过的单层鱼缸上部过滤,其实其样子和现在我用的滴流过滤很相似,只不过滴流过滤盒达到了三层,每层放的滤棉滤材不同罢了。但是其中的顺序是大有讲究的。旧的单层鱼缸上部过滤盒只能是先铺上滤材,然后在滤材上再铺一两层过滤棉,空间也就被占用的差不多了,由于过水面积小,过滤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那么三层滴流过滤到底为啥好?滤材怎么摆?下面就来详细唠一唠。
首先要明白这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都是同等重要的,物理过滤是前提,只有先经过物理过滤的过滤,才能让生化过滤达到更好的效果。物理过滤要达到过滤鱼粪和饲料残渣等缸中其他杂质的作用,要达到好的效果,就要特别注意过滤棉的铺法。由于我采用的是三层滴流过滤盒,每层六个盒子,一共就是18个盒子。我在最上面一层的每个格子里铺的都是连续三层的过滤棉,第一层主要是截住鱼便和大的杂质,第二和第三层主要是吸附一部分鱼缸中的色素和第一层中落网的杂质,我的过滤棉都是铺的比较整齐满满当当,将这三层按照次序整齐的铺在过滤的小盒子中,并且不是只铺住小盒子的底部,而是要将盒子内壁四周都翻上来铺满,这样的好处是,当小盒子的底部便便增多,漏水不畅时,四周可继续往外渗水,减少洗过滤棉的次数,而且还可以保障水质。
再说说为什么要用最上层小盒子托住过滤棉,托住的过滤棉漏水更均匀,还可以很好的固定过滤棉,如果不用小盒子,留下去得水就不会那么均匀,可能会降低效果,我的下面两层小盒子分别放玻璃环、生化球、石英球、细菌屋等,每层小盒子的底不直接接触水并有均匀的孔洞,可以形成滴滤的效果,水是从小盒子的底部很多点流下去的,更好的增加含氧量,有利于下边滤材的工作(硝化细菌是喜欢高含氧量的)。
清洗过滤棉的方法
换水:有人说洗棉后不能换水,可我习惯洗棉接着补水,洗过滤后我都是补水最多的,因为我洗过滤棉用了原来缸里的水,不得不补水,有时将桶放在鱼缸上,用很细的管子慢慢往里流,看完电视水也就差不多了,这样还是不错的,不冲鱼,有时也直接搬起桶来往里倒,这是懒的时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