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标准的外滤,我以为应该是具备“低噪音、易使用以及最低三层滤盒”的基础,现在时代的发展,催生出了更为高档的外滤了,目前来说,最为理想的外滤是:智能化+UV杀菌灯。这种外滤更为合理的使我们更加简单的对其进行理性的操作以及附带对水体的间接杀菌消毒处理,基本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外滤,我个人是非常的喜欢的;
二、对于标准三层滤盒外滤的滤材搭配的基础介绍:
1、我们家庭养鱼的水体需要进行“物理+化学+生物”三合一结合的总体过滤,这样才能对水体进行合理完全的水质处理,也就所以我把三层滤盒的外滤看作为“标准的外滤”、而每层能容纳大约4升左右的玻璃环数量,这是我个人对之进行定性的、可不要拿砖头砸我哦
2、针对上面1条所说,我们对滤材的配置也就首先具备了一个比较明朗的准备了,也就是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按照水流的方向:
a、过滤棉+生化棉;
b、活性碳以及其它化学处理滤材,比如说:卖饭石、吸氨石、硝化石等等;
c、玻璃环;
由上基础的滤材搭配,就是我给出的最基本的滤材必须搭配选择方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些玩家,因为他们对于水质能够进行很好的感官掌握,他们因此比较侧重于生物过滤效果这一点(也就是:玻璃环等硝化细菌的培养床),所以、在他们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下,对滤材进行了一定合理的增减处理,基础来说,也就是:去除中间化学过滤这一层,而将其利用于生物过滤上,其目的就是“加强硝化细菌的强度”,对于这样的搭配,我以为对于这类对于水质能够很好掌握的玩家来说、是非常可取的,因为化学过滤这一节实际当中并非处于完全利用状态,所以、他们以自我所具有的水质控制水平优势,将化学过滤这一块取消(或者说是合适的利用),而将其充分的利用于生物过滤这一块上、从而达到了加强生物过滤的强度以及效果;
三、对于生物用玻璃环的观点:
玻璃环这东西大家基本上都是知道的,我也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玻璃环具有品质上的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对于实际水体的作用大小能力是有着非常重要以及决定性性质的,而现实当中我发现很多人对此却出于一种片面的误解状态:
高低档玻璃环的主要区别在于“物体的气孔大小以及多少”,而相同体积大小的两个玻璃环,其气孔最多且大的那一个就是最佳的玻璃环,这就是高与低品质玻璃环的基本之分,而在此基础上,重量越轻也就越佳,比如说:喜瑞的烧结玻璃呼吸环,大约3升的数量是一斤、而其它一般以及多数中高档玻璃环的则是一升的数量基本上就等于一斤,这里喜瑞的玻璃环首先就在重量上占据了优势;
1、一般普通的玻璃环:对于一个一米的标准缸来讲,大约需要30升左右的玻璃环才可以达到最佳的生物过滤效果;
2、对于一般中高档品质的玻璃环:这个质地以及价位范围较大,市面上常见的也是这一类,这里我只想说“价钱的高低决定了品质的性能”,综合来说,一个一米的标准缸大约需要10升左右的玻璃环才可以达到理想的生物过滤效果;
3、高品质的玻璃呼吸环:大约需要5升左右的玻璃环就可以达到最佳的生物过滤效果,对于我上面所说的喜瑞烧结玻璃呼吸环来说,一个一米的标准缸只需要4升的量就可以达到最理想的生物过滤效果,而这4升的量正好可以装在我所定义的标准三层过滤盒中的一层;
四、一个最佳理想的外滤滤材搭配观点:
正确的过滤器所配置的过滤流程是这样的:
1、过滤器进水管的水首先经过物理过滤,有效处理滤材(如:过滤棉)对其进行有机可见物(鱼粪便等赃物)进行拦截,同时在过滤棉之后的生化棉进行首先性的先期驻扎安家(我比喻为:硝化细菌的先头部队),从而使比较干净的水进入到下一级过滤中;
2、活性碳、卖饭石以及吸氨石或者硝化石等化学处理滤材对水体进行重要的化学解毒处理,从而使比较纯净的水进入到再下一级的过滤中;
3、玻璃环、火山岩等硝化细菌的主培养床,干净的水流到了这里,被已经形成的硝化细菌进行有效的解决水体中的氨以及亚硝酸盐,由此、被彻底净化处理后的水最终流回鱼缸中;
五、最佳的滤材搭配观点:
上面四大条所说的是水质的净化处理过程原则,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外滤来说,因为它具有清洗较为麻烦以及经常拆洗容易导致各连接件发生损坏现象的基本特点,所以、日常中对于外滤我们是不能如上滤那样随心所欲的进行清理的,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鱼粪便太多势必引起第一道物理过滤的过滤棉发生很快速的堵塞现象,如何解决呢我想可以这样说,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法是:
增加比较容易清洗的过滤器,把它作为前置物理过滤的主过滤器,比如说:在你的外滤桶的进水管之前再加装一个纯物理过滤器(比如:比较具有代表性质的“阿诺前置物理过滤器”)或者是增加一个强大的上过滤、使其吸水口安装在非常容易吸到有机可见物的位置,从而达到降低外滤吸到有机可见物的几率、并最终达到增强外滤的生物过滤效果。这只是一种我想象下的假设,而对于综合条件来说,我以为在外滤的滤材搭配上进行合理的滤材搭配才是更为可取的目的手段,我是这样想的:
1、第一级物理过滤盒:加装前置机械式滤材,比如:纤维滤材(目前我采用的就是这种)、机械式玻璃环以及机械式黑胶圈(这方面伊罕品牌的最具有设计以及实用程度上的权威性),增加它们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有机可见物最先进行拦截并将其打碎,同时造成减缓水流速度以及对之进行强制干预使其产生乱流效果,这样经过非常理想处理后的脏水再进入下一级过滤中去、由此达到了非常明显的降低后一级过滤负担的主要作用;
2、水体中的一些毒素以及色素在第一级的物理过滤中是无法对其进行解决的,这需要活性碳、卖饭石、吸氨石或者硝化石等这些化学滤材才能做到的,所以、如果你对水质的控制并不能够做到很好的掌握程度的话,这些滤材的合理利用我认为是必须的、同时请你千万不要把它们给忽略了,现在我发现很多人追随者一些有经验的老手很是片面单调的强调“硝化系统”;这个概念,其实、这种方式在基本上来说我以为是绝对错误的,只有合理的利用各种滤材、只有在它们的各自发挥作用的最终汇总的综合作用条件下、你才会得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好水质处理、这三级过滤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简单片面的舍谁取谁的;
3、水体经过解毒除色处理后,经过下一级过滤,就是生物过滤的玻璃环、火山岩等硝化细菌的主培养床,因为水体中的氨以及亚硝酸盐是无法在上面两道过滤中进行处理的,这必须利用硝化细菌来进行处理,所以、这一道过滤将决定着关键性的作用,玻璃环的数量不够不能够和整个水体的总体达成协调、那么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弱小的,所以、这里注意我上面“三”大条中所说的玻璃环品质问题,这是决定生物过滤程度以及能力大小的关键所在
模糊的来看,可以这样简单的认为但我想提醒的是:鱼粪便等有机赃物的分解并不是靠硝化细菌来进行的,而是其它有益菌(比如说:腐生细菌),但作为一个人为创造的鱼缸水体环境,基本上来说,生物过滤系统是无法解决这些有机可见脏物的,虽然的确会有一定的解决作用、但这个作用显得微不足道,这样的水体环境和自然的水体环境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实际上、只有依靠物理性质的过滤才能达到清理的目的、也只能是依靠物理性质才能做到,主要是:换水+人工清理+物理过滤清理=三者结合
嗯,我虽然没有使用丝袜,但我想象应该效果不会有多理想,所以说、对于物理过滤的第一最前端解决鱼粪便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比较麻烦的事,也只能依靠自己勤快点来手动吸虹以及经常清洗过滤棉这个根本了
如果是作为外滤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到也还相对方便,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机械式前置滤材,而目前来讲比较理想的材料就是:纤维、机械式物理玻璃环以及黑胶圈、这方面伊罕品牌的因为比较注重前置物理过滤效果,所以、当前国内来说、伊罕可以称得上是“权威”,我自己的就是采用的纤维,感觉效果不错
1、过滤棉使用最普通的高透性的滤棉,因为它的消耗会很大,所以、注重经济实惠的目的;
2、坚守勤劳,勤快的经常对滤棉进行清洗、必要时换新;
3、坚持每日手动吸虹进行缸底鱼粪便等赃物的处理,从而尽量的减轻过滤器的负担
活性碳该不该用,这并非分鱼来定的,而是针对水体来的,水体中有鱼的存在,那么就会存在着各种有毒物质,一些有毒物质需要靠各种有益菌来进行分解处理,而一些有毒物质则只能依靠活性碳这类的吸附性滤材或者是通过换水的方式来处理;
活性碳具体吸附了哪些毒性,实际当中大家不知道、这需要化验室的理论+实际来说明,这里我们暂时不用管它都吸了哪些毒性,但起码有两种物质你是可以很明确的直观见到的、这两种物质就是:
1、色素;
2、药物(使用药物对鱼进行治疗后,用活性炭来将水体中的残余药性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