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字超详细净水器选购与避坑指南,附2024年热销型号横评推荐

本文长度约1.6万字,看不完请收藏。长文写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个免费的赞。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净水器,其实会想当然地觉得就是一个过滤水的机器。

事实上,也是如此。

但再往细了研究,就会发现净水器其实有很多种,包括前置净水器、中央净水器、中央软水器、厨下净水器等等……而再进一步研究,又会发现根据过滤原理不同,还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那这些净水器的区别是什么?是买一种还是买多种?需要全套备齐吗?日常使用和维护成本多少?

很多人就开始有点懵了,那这里就顺着一个思路,咱们一个个问题撬开。

如果有一定净水器背景知识储备的,也可以根据大纲,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跳着看。

净水器从大类上可以分成三种:前置、中央、末端。

(1)前置

全屋的水在进入屋内管道之前,会先经过的一个粗滤净水器,滤网一般是不锈钢,主要是用来过滤大颗粒的泥沙、铁锈、虫卵等;

(2)中央

在进入主要的电器、厨房之前,会经过的全屋中央净水器,过滤精度也不会特别高,并且细分下来分成两种:

中央净水器:在前置基础上,进一步过滤微小颗粒物,同时去除异色异味、余氯等,一般会用石英或者PP绵进行过滤,同时也会用到活性炭进行吸附;

中央软水器:软化水质,降低钙镁离子,从而保护热水器、花洒、洗碗机、洗衣机等需要加热用水的家电家具,主要是用树脂和软化盐进行离子交换,降低水质硬度;

(3)末端

也就是最终的用水端净水器,细分可以包括厨下净水器、台面式净饮一体机、嵌入式净饮一体机等,这些主要是摆放位置不同,一般厨下净水器是用于厨房用水,高端旗舰型号也能制热;而台式、嵌入式则更侧重于日常饮水需求,所以一般都带多个档位的加热,甚至还会制冷。

而如果按过滤原理区分,则主流的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当然还有非主流的像陶瓷芯、天然海藻芯等。

①微滤(MF):

微米级的过滤,过滤精度在0.1-10微米左右,使用的过滤材质可以阻挡一些大颗粒的粉尘、悬浮物、胶体以及部分细菌等,但对于大分子的有机物、重金属,甚至病毒、部分细菌,是不能完全过滤的,所以不能直饮。

好处是不需要通电,靠正常水压就可以实现过滤,也存在重金属风险。

②超滤(UF):

使用的中空纤维过滤材质,过滤精度在0.1-0.01微米左右,相比微滤,可以进一步阻挡大分子的有机物,以及细菌,但对于可溶解的盐(不是食用盐,是化学上广义的盐),以及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病毒、重金属,也是没办法过滤的,所以一般也不直饮。

③纳滤/选择性过滤(NF):

纳滤膜也叫选择性过滤膜,过滤精度在0.001微米左右,需要通电加压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大分子、小分子、细菌、部分病毒等,但无法过滤单价盐和重金属,但也有好处,是可以保留一部分微量元素、矿物质通过,在规范滤芯使用、更换的前提下,可以直饮。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的是,为什么纳滤的精度看起来好像不如反渗透,但价格却比反渗透机器更高?这是因为纳滤的膜因为需要让一些矿物质和水通过,所以这种选择性过滤的技术要比反渗透更难做。

而成过滤的结果上来讲,你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纳滤膜过滤后的水是“矿泉水”,是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水的,但却已经过滤大绝大多数的重金属、细菌;而反渗透过滤后的水是“纯净水”,就是基本只有水。

对于一些需要有一定离子强度的场景,比如泡茶、泡咖啡等,适当的电解质离子的存在其实是会让口感更好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泡茶喜欢用矿泉水的原因,也是纳滤机器存在的原因。

④反渗透(RO):

过滤精度在0.0001微米左右,非常小,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几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所以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高纯水制备、锅炉补给水、饮用纯净水等领域,因此RO膜也被称为“高科技人工肾脏”,跟纳滤一样,需要通电加压过滤,也是在规范滤芯使用、更换的前提下,可以直饮。

几种厨下净水器的精度,做个简单的对比表:

到这里,基本大家对不同类型、不同精度的净水器的作用,已经有一个比较基础的认识了,那接下来,就聊聊他们应该怎么组合使用。

前面讲到了,净水器分成三大类,前置、中央和末端。

如果全套组合起来,大概的水路图是这样的:

那我们是不是需要都按最全的来组自己的全屋净水呢?当然不是,我们一个个来讲。

首先是前置。在整套水路里,前置起到的作用是粗滤,也是保护家庭的各种生活用水,成本不高,也没有滤芯成本,所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符合其中一个,我建议买一个前置:

(1)水源质量比较一般,比如老旧小区,市政水路进屋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污染物;

(2)准备上中央净水器;

(3)有比较多的末端净水器;

其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主要是成本角度考虑,因为前置几百块就可以买到,无滤芯成本,通过反向冲洗就可以洗刷滤网,所以它可以比较低成本的保护后级的净水器,当你使用中央净水器或者多个末端净水器时,买多一个前置,可以延长后级净水器的滤芯寿命,降低日常用水成本。

其次是中央。中央净水器也好,中央软水器也好,它既然掌管了全屋的净水、软水职责,那么注定它的额定净水量是巨大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较大的通量,否则家里的用水水压和用水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中央净水器、软水器的售价、日常维护成本都远高于末端净水器,如果不是非常非常有必要,我是不建议一般家庭入手的。

那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只有一种——家里家电、家具非常高档,值得花一个中央净水器、软水器来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我建议尽量考虑末端的方案来解决,比如洗碗机可以用软水盐,厨房用水用厨下净水器,客厅可以用净饮一体机或者管线机等。

而如果非要装,在水路设计上也需要考虑尽量是把电器用水放在中央净水器之后,其他生活用水放在中央净水器之前,毕竟,你没必要冲马桶的水也先过滤一遍。

最后,是末端。末端净水器我强烈建议是安装个厨下净水器,因为厨房用水还是非常有必要经过过滤的,而把净水器直接安装在厨房是最方便的。

在此之外,在其他用水的场景,最省钱的方案就是提前做好水线水管布局,从厨下引水,比如餐厅、客厅等,这样只需要布局一个管线机就可以满足用水需求。

而如果没有办法提前布线,必须走明线的话是比较影响美观的,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安装独立的净饮一体机,台面式或者嵌入式就看安装环境和档次需求了。

结合前面讲到的净水器的原理、精度,以及他们能对应解决的问题,可以总结一张表,这样看着就更清晰地知道它们的作用,以及为什么是组合使用了:

总结一下:

(1)水源质量比较一般/计划安装中央净水器/有比较多的末端净水器,这三种情况,可以考虑安装前置净水器,能有效降低后级净水器使用成本;

(2)家里家电、家具比较高档时,才值得安装中央净水器、软水器;

(3)末端净水器,强烈建议安装厨下净水器;

(4)如果能提前布线,可以客厅、餐厅使用管线机;如果没办法提前布线,建议根据需要安装独立的末端净饮一体机;

我们为了饮水卫生,以前常会在喝水之前,先将水烧开放凉了再喝,也就是俗称的凉白开。

烧开的作用,其实是去除不了重金属、杂质、有机污染物的,它的作用主要就是——灭杀大部分的致病菌和病毒。

那很多净水器都会宣传出水可以直饮,真的靠谱吗?

靠不靠谱,其实也就是看能不能替代加热作用,过滤掉“大部分的致病菌和病毒”,我们可以往回看这张表:

也就是说,反渗透是足够安全的,可以过滤掉细菌和病毒,而纳滤也相对安全,少量细小的病毒可能无法去除,但大部分也可以。

其他的,在纳滤以上,更大过滤精度的净水器,包括超滤、微滤等等,其实都是不能直饮,必须烧开再喝的。

那是不是反渗透就一定100%安全?

并不见得。

这是我之前拿过一些反渗透净水器做实验的结果:

发现,很多不靠谱的设备是可能因为二次污染而导致出水里有大量致病菌的:

这里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反渗透滤芯后,很多还会有后置滤芯,用于改善口感等等,而后置滤芯可能因为采购材质、长期未更换、出水口水路污染等等……造成细菌污染。

所以如果你有直饮需求,除了要买反渗透的净水器外,还需要买靠谱的净水器品牌,同时要按要求更换滤芯,三个条件都做到,可以考虑直饮。

当然,如果你有条件定期做细菌检测,那也可以偶尔送检一下,可以更保险。

(1)只有反渗透能完全达到直饮的过滤精度,纳滤部分达到;

(2)滤芯更换、用料等,也会影响是否可以出水直饮,所以最好要买大牌净水器,勤换滤芯。

很多人以为买了净水器,觉得只要后面能正常出水,就可以不用按厂商指示的更换滤芯,其实这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使用误区。

那具体怎么看?下面我们以厨下净水器为例具体讲讲。

厨下净水器的滤芯分成前置滤芯(pp绵+活性炭)、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滤芯(活性炭):

这三个滤芯,除了反渗透滤芯外,其他的两个滤芯,哪怕用个十年,也可能不会影响出水。

那不换滤芯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前面讲过一个观点——前级滤芯往往是为了保护后级滤芯的。

这个原则在厨下净水器里也是部分适用,前置滤芯的主要构成一般是PP绵和活性炭,PP起到粗滤作用,拦截管道里带来的泥沙、铁锈、虫卵等等,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去除异色异味,以及一些大颗粒有机物。

而这些拦截下来的物质,它不会再流向后级的反渗透滤芯,因此可以减少反渗透滤芯堵塞风险,大大延长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

而如果长期不换,可能剩下一个几十块钱前置滤芯的钱,却会加速一个价值几百块反渗透滤芯的报废。

后置滤芯,原本起到的是改善水质口感的作用,但因为它含有活性炭,活性炭因为孔洞多、吸附能力强,短期内使用是除异味,但长期使用,孔洞就是细菌培养皿……

而且,后置滤芯已经是在反渗透滤芯后面了,所以如果有细菌,是没有反渗透滤芯再帮助拦截一次的,会直接造成出水的水质二次污染的。

你如果为了省钱不换滤芯,那我建议直接不要用净水器,水龙头的水都比这干净。

至于反渗透滤芯,是滤芯里成本最高的,那么我们精确一些,按净水量来更换。

如果你的净水器本身就是会计算每天净水量的,并且是根据净水量来提示你更换滤芯的,那么你可以按机器的提示来更换。

另一种方式,更直观——看TDS。

当出水的TDS变高,其实就已经预示着你的反渗透滤芯在报废边缘了,该更换了。

正常装完反渗透滤芯后,TDS大概能降到5-15之间,水质比较硬的地区会略高一些,这个时候最好是记录一下这个数值,比如我的净水器安装完之后大概能做到7-12的TDS。

而如果后面净水器的TDS逐步变高,比如达到了30以上,那么说明差不多要换滤芯了;而如果TDS比较稳定在低值,那么可以暂时不换。

测量TDS很简单,网上买一支TDS测量笔即可,十来块钱。

而如果是纳滤、超滤等不是出纯净水的过滤器,则无法按TDS测量的方式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滤芯,这个就只能按厂商提示来更换了。

小结:

(1)长期不换前置滤芯会缩短反渗透滤芯寿命,长期不换后置滤芯容易造成出水二次污染,所以前置与后置滤芯,建议按时或者按提示更换;

(2)反渗透滤芯,可以根据额定净水量更换,如果机器会根据出水量提示则按提示更换,如果没有则根据TDS测量结果更换;

(3)纳滤、超滤等,因为无法通过测量TDS来判断,所以按厂商提示更换滤芯即可。

滤芯成本,是净水器买回来后,后期维护最大的一笔开销,而且也是买之前就必须算清楚的开销,因为不同品牌基本都是定制化的滤芯,所以买了哪个品牌和型号,基本后期滤芯成本就已经锁死了。

而这也是很多净水器有坑的点。

比如一台3000+的厨下净水器,如果只看价格,可能几个品牌都差不多。

但如果你算滤芯成本,有的品牌只要200+/年,有的品牌却要700+/年,一年就会多出500元,一台净水器寿命5-8年算的话,综合算下来,就会多出差不多4000元的使用成本差距,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

那具体怎么来算使用成本?有两种计算方式。

这个算法,就是把每个滤芯的价格和使用年限问出来,然后算一算每个滤芯每天或者每年的使用成本是多少,再想加起来。

公式如下:

按这个公式,我试算了一个反渗透机型的滤芯成本,成本是790元/年,还是比较贵的。

第二种,按净水量来计算。

具体算法,逻辑也差不多,就是把每个滤芯的价格,还有滤芯能过滤的水量找出来,然后计算出它们分别过滤一升水的成本,然后成本再相加。

以厨下净水器为例,一般额定净水量是指反渗透滤芯的净水量,而如果前置和后置滤芯问不到净水量参数,也可以简单换算一下。

比如说,一个反渗透净水滤芯是5000L的额定净水量,标了使用5年,而前置滤芯是一年一换,那么它对标一下反渗透滤芯,我们可以算出来反渗透滤芯一年的净水量大概是5000/5=1000L,而前置和反渗透在一个机器里可以认为是一个净水系统,那么它的额定净水量就是1000L。

这样换算后,再代入公式,也可以简单换算出成本。

(1)滤芯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后期维护费用,且因为滤芯都是定制造型和接口,买了之后几乎无法替换别的品牌,因此买之前就需要做好计算;

如果你选择纳滤、反渗透等高精度的净水器,那么势必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这个废水是怎么来的?

我们来理解下反渗透净水器的过滤原理。反渗透净水器的过滤膜精度是在0.0001微米,比水分子的大小还要小,因此正常情况下,仅靠水龙头的水压,是无法产生净水的,此时就需要给滤膜进水一端加压。

此时压力会帮助水分子“挤”进反渗透膜的另一端,成功挤进去的水分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净水。

而留在另一侧的,则是部分还没被挤过去的水分子,以及盐分等物质,此时随着拦截的盐分越来越多,进水端的水就会盐浓度越来越高,而这部分水如果不排走,其实也可以继续加压,让水分子通过,但就会加大滤膜的压力,甚至造成堵塞。

所以,我们需要阶段性地把这部分高盐浓度的水排掉,让新的水龙头进来,这样可以降低浓度,延长滤芯寿命。

这就是这种高精度膜净水器会产生废水的原因。

那是不是废水越少越好?或者说净水产水率越高越好?

其实看懂了前面的原理,你就大概也可以知道,放多少废水,是一个可以人为选择控制的,愿意放更多的废水,则有可能能延长滤芯寿命。

一般大通量的净水器,因为滤芯大,膜的面积也大,所以可以做到比较高的净水产水率;而如果小通量滤芯,为了保障滤芯寿命,往往不会把净水出水率调太高。

那么到底选?我的建议是,结合国标的净水产水率与额定净水量,一起看。

目前国标的执行标准是GB34914-2021《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2022年7月已经开始实行,标准如下:

比如说,两款机器,净水产水率一款是65%,一款是68%,额定净水量一样,那实际上差别不大,就是调节一下的事情。

但如果一款机器净水产水率一款65%,一款70%以上,70%的额定净水量远低于65%的,比如一款5500L,另一款只有3000L,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下,因为有可能是为了提升净水量数值而过度调低废水的,从而缩短滤芯使用寿命。

目前,现在随着净水器新国标的规范落地,水效是根据净水产水率和额定净水量一起考量的,所以如果你不太愿意看太细,从水效等级也是能对净水器质量有一个大差不差的判断的,能选一级水效就买一级的。

小结一下:

(1)纳滤、反渗透等高精度滤水膜,是需要加压过滤的,因此会造成进水端的盐浓度不断提升,需要通过排掉“废水”来降低浓度;

(2)净水产水率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越高的净水产水率会损害滤膜寿命;

(3)选择净水器时,净水产水率要和额定净水量一起看,如果看不懂,直接按国家标准选水效高的。

造成净水器价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1)通量大小;(2)滤膜/滤芯质量;(3)滤芯定价;(4)附加功能;(5)保修时长;

我们一个个来说。

(1)通量

通量指的是净水器持续工作24小时所产的水的容积,用单位“G”表达,也就是加仑。

大通量意味着净水效率更高,而能做到更高的净水效率,意味着要用更大滤芯,要将更大面积的反渗透膜卷起来,而这就是最直接的成本。

像反渗透滤芯,一个50G通量的滤芯只要几十块,而1000G的滤芯就需要大几百,价格可以相差数十倍。

(2)滤膜/滤芯质量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如果净水器相当于电脑,那么反渗透净水器相当于主机,而滤膜就相当于芯片。

本身净水就是为了过滤有害物质,而如果因为滤膜质量不行,则可能会导致在加压过滤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比如重金属、病毒能能借助加压通过滤膜,则就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而滤膜的好坏,是决定上述过程的关键因素。更好的滤膜意味更高的脱盐率,更好的稳定性,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将杂质拦住,以及使用寿命更长。

目前业内最好的滤膜,公认的是美国的陶氏,后来被杜邦收购了,业内也称为陶氏膜或者杜邦膜。

以500G的滤膜为例,杜邦陶氏膜是880元左右:

而其他品牌的滤膜,同样是500G,只要200元左右

至于滤膜应该怎么选品牌,我们在后面的章节再详细展开。

(3)滤芯定价

为什么滤芯定价会影响净水器售价?

因为你要理解净水行业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很多厂商会把滤芯做成定制款式,这主要就是为了捆绑用户后续使用和维护成本,只要滤芯造型定制化了,那么后续用户就只能在自家买滤芯了。

而滤芯定价如果很高,那么就意味着后续可以通过滤芯销售,甚至滤芯强制提示更换来收回一部分成本,这样在整机定价上,就可以适当降低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你可以理解为放长线钓大鱼,目前有不少厂商都是这样的套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不要只对比机器售价,要把滤芯成本也一并考虑的原因,不要因为眼前一点价格优惠,就被长期捆绑踩坑里去了。

(4)附加功能

净水器现在功能有逐步往“净饮一体机”发展的趋势,所以现在很多厨下净水器,会在机器上增加各种附加功能,主要包括:水龙头TDS显示、多档水量定量出水、多档温度定温出水、水温显示、反陈水系统、紫外线灭菌。

其中:

TDS是成本比较低的,现在很多厂商都会做,这个倒不会造成太大的价差。

反陈水系统,则是一个定期启动的排水程序,也是比较容易做的。

而加热、定温出水,需要用到加热膜,有一定的成本,所以是相对中高端机型才会有。

紫外线水路设计比较复杂,所以成本也会比较高,目前做的机型比较少。

(5)保修时长

净水器其实设计原理并不复杂,之前我自己就DIY手搓过,还设计过线路图:

但其中因为阀门多、开关多,每次水龙头打开、自清洁排污水都会带来各种开关的不断打开、关闭……

虽然开关本身很便宜,我自己DIY买的时候都是几块钱一个,哪怕是质量比较好的开关,可能也就十几块钱,但对于现在高度集成的净水机主机,让普通用户自己拆修是很困难的。

前面已经把很多常见的问题都做了解答,这一章节,我们“融会贯通”一下,讲讲怎么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净水器方案。

这章节只讲清楚“怎么选”,不再重复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所以会简短直接一些,会直接给出结论或者选择方法,如果看了有疑问,可以翻看第一章节的详细问题解答。

结合前面讲的好几个知识点,我这里直接给一个快速判断的方式,你可以根据情况打钩,最后选出来你需要哪些净水器。

你只需要按上面的点,一个个确认,就可以判断出来你需要的机型。

其中中央净水器我个人觉得现在的意义不是很大。

因为现在大多末端净水器性能已经很强了,完全可以满足饮用需求,而生活用水其实大可不必都经过粗滤,加上占地方,维护成本高,所以还是慎重选择。

而比较建议的是买一个厨下净水器,这个绝大多数的家庭其实都会需要。

前置就主要看小区水质,比较浑浊可以买一个,价格也不高,也没有滤芯成本,可以帮后面的其他净水器减轻不少压力,减少堵塞风险。

管线机或者净饮一体机,就看需求强烈程度了,如果不嫌弃麻烦,自己每天装水到客厅餐厅用于喝茶煮水也是可以,但就会有各种瓶瓶罐罐用来装热水、凉白开等等。

确定了所需要的净水器后,就需要确定水路怎么走,机器怎么安装,我用一个最全的水路图来示意,这样会比较清晰,哪怕有一两款机器你不需要安装,那么也可以跳过即可。

方案一:提前布线,打通厨房和客厅/餐厅用水,用厨下净水器向餐厅/客厅引水的方案,水路设计如下:

方案二:无法提前布线,那么厨下需要一个净水器,客厅或者餐饮也需要一个净饮一体机,那么全部机器都用上,水路设计如下:

方案三:提前布线,打通厨房和客厅/餐厅用水,用嵌入式一体机往厨房引净水的方案,水路设计如下:

总的原则是:

(1)前置净水器,安装在全屋总入水处,效用最大,最好找个能排水的位置,方便机器定时自清洁,省事;

(2)中央软水机,安装在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卫浴进水之前;

(3)厨下净水器,安装于厨房橱柜下方,一般位于洗菜盆底下,方便进水和出水;

(4)末端,如果能提前规划,则使用管线机,从厨房引净水,这样维护成本最低;

(5)如果不能提前规划水路,则在用水处安装台式或嵌入式的净饮一体机;

(6)对于希望安装高端嵌入式净饮一体机,又可以提前规划水路的,也可以反过来,通过净饮一体机向厨房供净水;

(1)前置净水器

前置净水器原理很简单,各家的差异化也不大,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带定时反冲洗,反冲洗的方式是纯靠水流,还是水流带动毛刷:

一般如果要求不高,就选铜材质,因为铜的耐酸碱性、耐腐蚀性比较好,不容易生锈。

那为什么不用不锈钢呢?因为普通的不锈钢是可能含有重金属的,重金属的析出反而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而如果是食品级的304不锈钢,成本又比铜芯要更高,所以兼顾性价比和靠谱程度,往往会选择环保铜作为阀芯材质。

(2)中央软水机

前面讲到我并不是很推荐中央净水器,但软水机有需要的话还是可以上的,尤其是家居家电比较高级的时候,花个几千块买个软水机保护下家电,顺便还能美肤美发,让衣物变得柔软,还是值得的。

软水机首先要买树脂软水模式的机型,这是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软水机,主要通过树脂交换再生技术,用盐和树脂,将Ca2+、Mg2+(钙镁离子)置换出来,降低了水质的硬度。

主推这个软水模式,是因为技术成熟,造价低,后期维护成本也低。

在品牌选择上,建议选国产的品牌,因为技术比较成熟了,没必要付洋品牌的溢价,交互也更清晰,使用更简单,而且整体售后也更方便。

在具体型号选择上,主要看软水通量及树脂填充量,前者决定你可以一天用水的上限,按需即可;后者决定净水总量,越大越好,但也要看树脂质量。

(3)厨下净水器

我建议买反渗透或者纳滤的机型,同时通量最好能600G以上,水效一级的,这样可以先确定基本的净水能力和品质,至少大差不差。

最后,计算下滤芯成本,不要被坑。

(4)台式净饮一体

但涉及到滤芯通量大小不同,在台式净饮一体机上就会衍生出两种不同的设计,其中:

小通量入门型:因为要出水比较慢,所以一般会设计纯水储水箱,取水加热时并不是直接靠过滤直出,而是从已经制备好纯水的水箱里取水,因此纯水箱是否干净、抑菌材质,是否带紫外线消毒,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

大通量旗舰型:因为大通量直出,所以出水快,储水箱不会设计太大,水也不会存储太久,主要依靠水箱抑菌材质。

另外,在原水箱上,也分成三种设计,第一种,直接原水箱、废水箱完全隔离:

第二种,部分隔断:

第三种,完全混合:

第一种,完全隔离。废水会比较多,净水产水效率低,而且两个水箱完全分开,比较占空间。但好处是不会让滤芯反复过滤高浓度的“原水+废水”,滤芯过滤压力小,不易堵塞,所以滤芯寿命长,比较适合小通量滤芯。

第三种,完全混合。废水回到原水箱继续过滤,净水产水率高,而且水箱完全混合,省空间。其实废水也就是盐浓度高一点,所以反复过滤倒也没什么问题,而且也不是要把废水反复过滤到非常浓,一般会设计一个最低水线,当低于最低水线就提醒你换水了,所以也不会过度消耗滤芯,但也是比较考验滤芯通过能力的,所以一般大通量滤芯才考虑这种方案。

而第二种,其实就是前面两种的折中方案,在净水产水率、空间使用和滤芯寿命中,取一个折中平衡。

这三种模式说不上好坏,主要还是要跟滤芯通量结合起来看。

另外,加热与制冷能力是核心功能,选加热档位数多,使用起来更方便:

(5)嵌入式净饮一体

个人建议不要选小滤芯、便宜的机型,折中需要通过储水来解决用水,尤其嵌入式,橱柜内部长期有个储水箱还不能拆洗,很容易容易滋生细菌。

加热能力就和前面台式净饮一体机一样,不赘述。

最后说下品牌。

净水器比较特殊,从做工、售后、以及附加功能上,要看机器型号;而过滤性能、过滤的稳定性,则更需要看得是滤芯的品牌,所以我两方面都会简单介绍下。

(1)滤芯品牌

杜邦/陶氏:市场第一反渗透RO膜品牌,现被杜邦收购,称为杜邦膜、陶氏膜均可;

海德能:也是属于行业里的顶级滤膜品牌,但国内使用的厂商不是很多;

世韩/东丽:世韩是韩国知名品牌,全球大规模膜制造商,而东丽是日本品牌,质量也是比较靠谱的,两家放到一起,是因为它们已合并业务,东丽膜和世韩膜现在都由东丽生产;

汇通:国产膜,国内通用滤芯组装机主要用的就是这个牌子的滤膜,价格比进口膜便宜很多,质量也还过得去,所以下沉市场机型主要用这个牌子;

(2)净水机品牌

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介绍了,主要讲下不同类型的品牌有哪些,以及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会强调下。

传统家电品牌——美的、海尔、方太、凯度

这几个,都是传统家电里比较头部的品牌。

美的、海尔是全家电的头部,方太和凯度主打的是全厨场景需求的品牌,方太是高端定位,凯度则是中端定位。

这些家电品牌做净水,整体来说还是靠谱的,因为净水器的核心在于滤膜滤芯,这部分是可以通过借力其他品牌滤膜来解决的,而剩下的不管是附加功能(比如加热),还是机型做工、整体售后服务等,都是这些家电品牌的传统强项。

其中凯度这个牌子是比较注重性价比和附加功能创新,加热功能是目前我体验过的几款机型里,相对制热效率比较高的,而且滤芯价格也不贵,亲民的价格一直是这个品牌的特色,高端机型也走的是它们主打的嵌入式产品。

而方太的机型,主打的是母婴级净水,方向以做选择性过滤(也就是纳滤)为主,整体做工和质量也是没得说,比较侧重高端用水场景,出水主要是带矿物质的水,比如母婴(冲奶粉、米糊)、泡茶、冲咖啡等需要一定离子强度的用水场景下会有不错的表现。

垂直饮水行业品牌——安吉尔、沁园

国内非常早期就开始做净水产品的品牌,目前还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就剩下这两家了,属于净水行业的骨灰级品牌。

因为比较垂直,所以它们的滤膜已经部分开始自研,市场口碑也不错。

互联网跨界品牌——小米、京造

这两个品牌都属于是互联网跨界做净水家电的,最大的特色就是便宜。

小米是比较早开始进军做净水的,最早的型号性价比还不错,用的也是陶氏滤膜,当时主要就靠低价高质量来打开市场。但现在型号比较多,也已经很多没有宣传用陶氏膜了。

京造有点类似小米,也是主打性价比,借助平台的影响力,销量也还可以。

因为现在插入卡片只能10件,所以每个类型的产品我会主推1-2件,厨下净水器比较核心,我会多介绍一些。

综合对比了3000+、2000+和1000+几个档次的13款净水器,综合滤芯品质、水效和使用成本,推荐几个不同方向的净水器。

(1)加热旗舰:凯度C2,定价3699

适合人群:兼顾机器价格、滤芯价格、滤芯品质,同时对厨房净水龙头直出热水有需求。

这款机器主打的就是加热,拥有4档加热定温出水,也支持定量出水,并且加热出水的速度,我对比过几款,凯度这款是最快的,平时厨房接热水用热水效率都很不错,我自己后来买的也是这款,用来烫砧板、烫刀、接热水煲汤、烹饪中途加热水等,都非常方便。

同时,滤膜用的是东丽进口滤膜,在净水品质上还是相对有保障的,同时滤芯在年使用成本,以及每升净水成本上,在3000+的价位段都是成本比较低的,年滤芯更换成本是299元,每升水的净水成本是0.36元,可以说滤膜品质在线同时定价也比较合理。

(2)高质量滤芯旗舰:美的星河pro,定价3799

适合人群:对滤膜品质有较高要求,同时又兼顾使用成本。

如果你更愿意把钱花在滤膜品质上,那么可以考虑这款美的星河pro,滤膜用的是杜邦陶氏膜,并且通量也很大,达到1200G。

而在使用成本上,年使用成本300+,每升成本0.4元左右,也是比较合理的价格。

其他的附加的功能就没有太多,可以说这款型号主打就是聚焦做好净水。

(3)母婴级纳滤:方太-H2EA,定价3999

适合人群:高质量用水需求,比如母婴、冲茶、冲咖啡等,对附加功能需求不高,同时兼顾滤芯使用成本。

方太的净水产品主打是选择性过滤,前面提到了,就是会保留一部分的低价盐离子,也就是常说的矿物质,所以它过滤出来的水不是“纯净水”,而是“矿泉水”。

优势是对于冲泡奶粉、冲茶、冲咖啡等场景下,有一定离子强度的水,是可以让冲泡出来的饮品上一个台阶的。

方太的净水产品做了两根滤芯,一根是用了纳滤,一根是用了选择性滤膜,后置里还加了超滤层,用料摆在这,滤芯价格相对也不低,都要600-700元/根,使用年限最长为2年和3年,如果按年综合使用成本算下来不低,要500+/年,但如果你换成额度净水量的算法,因为两根滤芯的额度净水量都比较高,所以综合算下来反而成本不高,而前面也说了,额度净水量算法更接近实际成本,所以在使用成本上大家倒也不用太担心。

(4)入门性价比——海尔自然湃家1000G,定价1899

适合人群:对加热出水需求不高,对滤芯品质也是稳定靠谱即可,有基本功能,且省事省钱。

这款海尔的产品,属于比较基础的入门型产品,用的是大通量的自研滤膜,没有加热、反陈水等功能,但胜在通量大,价格便宜,且保修5年,净水总量也能达到5000L,主打就是够用、省钱、省事。

在滤芯成本上,按年算大概200+/年,按升算仅需要0.26元,在这样大通量的机型里也属于性价比高的,所以只是入门基础需求的话,这款还是值得考虑的。

(1)省心入门款——BORAVIT勃朗M11,定价1399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只需要基础入门款式,可以接受比较高频换滤芯,但需要控制更换成本。

勃朗M11这款机器,是1000+的入门机型里,兼顾滤芯质量和使用成本的,用的是陶氏滤芯,而且用的是四合一滤芯,一年一换,但定价不算很高,所以综合下来每天的使用成本也好,每L的使用成本也好,都比较低。

那天下怎么有滤芯质量好,价格还便宜的好事呢?这必然是有所牺牲的,这款的滤芯在整体通量上、额定净水量上不会很高,因为是小通量滤芯,所以就成本低很多,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出水比较慢,所以机器是配了一个1.5L的纯水箱,日常制备的纯水可以直接从纯水箱里使用。

而纯水箱长期储存水,会不会滋生细菌?那这个型号也配备了紫外线灭菌功能,也算是一个解决方案了。

在原水箱和废水箱上,勃朗和有逸采用的是一样的方案,也就是“半隔离”方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原水箱可以做得比较大,但机器不会太占地方,同时废水在一定程度上做了隔离。

对于小通量滤芯的机型来说,是兼顾滤芯寿命与机器身材的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2)品质旗舰款——美的JR2288T-RO,定价3199

适合人群:预算相对充足,希望纯水能大通量直出,同时不希望频繁更换滤芯,机型和滤芯都有较高要求。

这款机器算是台式净饮机的旗舰,整体定价看起来要高许多,那贵在哪?主要还是滤芯。

这款机器的RO滤芯是大通量的陶氏滤芯,使用寿命5年,如果按其他机型一年一换的成本折算,光这个5年的滤芯也可以省下1300左右的滤芯更换成本了,所以这个定价如果按年使用成本来看,还是合理的。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通量出水,出水快,纯水箱不需要很大,也不太需要依赖消毒,主要靠水箱材质抑菌即可。

同时,水箱采用的是原水和废水混合使用的模式,废水直接流回原水箱进行继续过滤,直到低于水位线,则提示进行换水,这样的好处是净水产水率会比较高,而且水箱空间可以比较节约,但对滤芯肯定有一定压力,如果不是大通量滤芯的机型是不建议采用这种模式的,会比较容易让小通量滤芯堵塞、损坏。

另外,机器在温控上也比较好,可以做到1°C温控,机型也比其他款式要更上一个台阶。

如果预算充足,不介意一次性投入较多一些,可以考虑一步到位,买个安心省心。

(1)兼顾安全、成本与品质的旗舰——凯度Z9S

适合人群:安全和品质为主要诉求,希望可以大通量直出水,滤膜比较可靠,成本也需要在合理范围内。

在对比多款嵌入式机型后,比较推荐的还是凯度的Z9S,在安全、品质和使用成本三方面,都做到了兼顾。

首先是安全上,是大通量直出的机型,没有水箱,所以相对来说不容易滋生细菌。

在品质上,用的是杜邦陶氏膜,并且温控档位、水量档位都更多,可以支持更多的使用场景,还可以制冷,不管是机型还是滤芯,品质都相对在线。

使用成本上,除了小通量水箱款外,在几款大通量滤芯机型里,不管是每日成本还是每升成本,这款也是日常使用成本最低的。

所以综合下来,我也比较推荐这一款。

这几款其实都算管线机里,品质还不错的。如果推荐的话,我比较推荐海尔和凯度两款,性价比更高一些。

首先它们都制热能力比较在线的,能达到24或者25L每小时,管线机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水端的制热,如果制热太慢,出热水断断续续,那就已经失去了安装管线机的意义。

其次,它们都有UV消毒。因为管线机是需要匹配不同机型净水器的,所以一般都会有个小的水箱,这样当通量比较小的净水器出水时,有一个小水箱可以作为缓冲,所以配备一个UV紫外线,对全水路进行日常消毒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水路比较长,又是要直接饮用的水,安全还是第一的。

他们的区别,主要就是在于制冷上,凯度价格高一些,带制冷能力;海尔便宜些,不带制冷;保修上,海尔三年,凯度一年。

这几点差异,大家就按需选择了。

前置净水器,我觉得只要品质差不多,什么时候活动价,什么款式力度大,就可以买哪款,大家倒不用太纠结,因为同质化比较严重。

按目前我查到的价格,美的的价格是比较不错的,799,环保铜,带毛刷反冲洗,价格最低,该有的都有。

这两款都是国产品牌,也都是使用的树脂软水模式,所以后期的维护、管理等还是比较有保障的,技术也比较成熟。

其他的参数,其实两款差别不是特别大,所以综合来看我更推荐海尔这款,性价比高一些。

至于其他小品牌,或者一些打着国外品牌旗号的软水机,大家就慎重选择了,因为本身软水机的技术难度不是很大,主要是看填充的树脂数量、质量,以及一些比较基础的控水能力等等,所以选择国内品牌机型,还是更稳妥的。

最后,这篇虽然选了30款净水器,但其实每一类里能选的也都是比较热销或者值得推荐的一些新品,没办法面面俱到,如果有不覆盖的机型,大家其实可以看看前面的选购逻辑,自己算算各种成本,看看品质,也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的。

THE END
1.关于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https://m.antpedia.com/index.php?r=site%2Fnews-detail-sw&nid=2285811
2.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资源描述: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 1、超滤UF过滤精度在 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 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铁锈、 泥沙、悬浮物、胶体、 细菌、 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https://m.mayiwenku.com/p-35063695.html
3.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pdf文档介绍: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 电导率:在一定温度下,lCM2 相距 lCM 的电极,带电荷离子在水中迁移的电阻率的倒数,通常以 uS/cm 表示。 胶体:粒径<...https://m.taodocs.com/p-754439283.html
4.膜过虑法可以处理环境废物,纳滤的滤孔尺寸范围为()B.纳滤 C.超滤 D.微滤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膜处理技术中带有电荷的膜有()。 A.纳滤 B.微滤 C.反渗透 D.超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UF在膜处理技术中是指()。 A.微滤 B.超滤 C.纳滤 D.反渗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NF在膜处理技术中是指()。 https://www.xilvlaw.com/souti/jijiao/gcbkmd2c.html
5.常用滤膜孔径都有多大工业水处理中常用的膜元件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这些膜元件的孔径大小顺序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接下来水天蓝小编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一下常用滤膜元件的孔径大小及使用领域。 常用滤膜孔径都有多大 微滤膜孔径 微滤膜的孔径是0.01um,微滤膜是所有膜元件中孔径最大的,在工业中使用的比较少。 http://www.stllvmo.com/wenti/1689.html
6.星达膜过滤膜过滤器:纳滤,微滤和超滤在整个乳制品行业中,利用微滤技术分馏蛋白质并分离成乳清和酪蛋白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使用超滤技术进一步浓缩和提纯每种蛋白质产品之前,微滤膜上的大孔可使大部分乳清蛋白通过该膜,并分离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分离技术为制造独特的蛋白质产品提供了更多选择。 http://www.synderfiltration.com.cn/staticPage/application/1003/100301/application_104
7.生活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摘要:膜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核心技术。本文指出了饮用水的处理要求,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最后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字: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为保证饮用水质量,世界各国不仅及时修订了本国的水质标准,而且制定了控制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对策。随着...http://wap.uuqikan.com/p-3426
8.一种微滤,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背景技术::微滤是以多孔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孢子虫、藻类和细菌等,主要用于工业水的预处理;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2000之间,膜孔径约为1nm,纳滤膜...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1/201821805041.html
9.科膜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实验膜纳滤膜超滤设备科膜水处理设备公司注重应用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与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环保院等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所.主要产品包括纳滤膜设备,超滤膜设备,反渗透膜,电渗析装置,陶瓷膜以及实验膜。http://www.hzkemo.com/
10.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卷式膜有机膜,微滤超滤纳滤各尺寸规格齐全,质量有保障。http://www.zbdongqiang.cn/proshow/?81-132-131.html
11.RO反渗透膜,NF纳滤膜,UF超滤膜,MF微滤膜中科瑞阳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家等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过滤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产品涵盖各类膜元件型式及不同大小的截留分子量,从微滤、超滤、纳滤到反渗透,从卷式,平板到管式膜元件。公司产品在废水、生物发酵、染料和电泳涂装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并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合作。为满足客户的期望,我们不仅销售...http://www.taojindi.com/4288319/about
1.超滤纳滤微滤反渗透等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解析传统处理方式基本上是生物处理+物化法+土地法的组合,不过新型膜处理技术,在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等工艺下能够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出水标准。 微滤( MF) /超滤( UF) 可用来去除0. 002~ 0. 1μm 或0. 1 ~ 10μm 范围内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SS 以及经沉淀后的重金属;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35110.html
2.超滤纳滤微滤反渗透的区别详解超滤、纳滤、微滤、反渗透的区别详解 一、超滤 (UF) 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本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https://m.4006338018.com/a/xw/2020/0601/13117.html
3.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区别表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区别表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区别表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区别表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区别表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膜处理名称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处理简称MFUFNFRO膜过滤口径μm10nm1nm膜的材质 聚丙烯中空纤维、聚砜、陶...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679048.html
4.多功能卷式膜小试设备微滤超滤纳滤高压反渗透,厦门福美科技...RNF-0460多功能卷式膜小试设备采用主机与控制装置一体化结构,占地面积小,是操作简便的小型化实验室级别错流过滤装置,通过更换不同过滤等级的膜芯可实现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各种级别的过滤。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细胞收集,***、食品、饮料等的澄清、脱色、分离、纯化、脱盐、浓缩等的实验开发。 https://www.china.cn/yalvshebei/4201716846.html
5.微滤丶超滤丶纳滤丶反渗透的区别解析.pptx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区别解析 深入理解四种膜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作者:一气贯长空 汇报时间: 2024/03/07 目录 01 微滤、超滤、纳滤、 反渗透的区别 02 各类型膜的处理原 理 01 微滤、超滤、纳滤、 反渗透的区别 膜处理名称和简称 微滤技术简介 微滤是一种利用孔径微小的膜进行过滤的技术, 主要用于去...https://doc.mbalib.com/view/3e01bd393cc25d2dd9f47e9d8aebe366.html
6.简述膜分离之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应用生物制药合伙人简述膜分离之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应用 微滤 注:图片选自互联网 能截留大于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微滤在生物医药工艺中,常用于原液的澄清处理(如大肠杆菌表达的胞内可溶蛋白,...https://www.1633.com/article/67560.html
7.膜分离实验小试装置大型纳滤超滤微滤企业生产系统技术指导定制设备品牌...膜分离实验装置通常根据膜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实验装备、错流实验装备、切向流过滤实验装备、多级膜实验装备等。流程都是需要依靠原液箱后的水泵的提升力配合膜元件的孔径大小来实现分离纯化和浓缩。 四、工艺特点 安装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工艺简单实用,外形美观;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5064813.html
8.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https://www.shuashuati.com/ti/9fcddcfa266f45489b6a5ad5e7c79ba5.html
9.超滤与微滤的区别9.超滤滤料的通量比微滤大,因而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纯水制备。 超滤系统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对原水中有机物、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因此超滤滤料被广泛用于制取高纯水。 10.微滤不能截留固体颗粒,而过滤通量大; 微滤有纳滤膜,它对微孔、颗粒、胶体等有很好的截留能力。但是,由于材料的特殊结构,会使其孔径很小...https://www.purewaterone.com/article/detail/708.html
10.家用净水器核心技术知识解读家用净水器采用主要技术有:①活性炭为主的介质过滤法,约占55%;②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为主的膜法,约占36%;③除菌功能为主的物化消毒法,约占4%;④以软化、电解为主的水质调节法(如软水机、功能水杯),约占5%。 1 活性炭为主的介质过滤法 净水器中活性炭具有去除余氯和消毒副产物(如二卤甲烷等)、有机...https://www.ugreen.cn/newsDetail/5382
11.净水器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详解水与降按滤膜的过滤孔径的精度和对溶解离子的去除能力分类,净水滤膜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四大类。生活直饮水的主要过滤手段仅为超滤、纳滤、反渗透3大类。其详解见下图: 1、超滤膜(UF) 中空纤维超滤膜丝:0.5-2.0mm,内径0.3-1.4m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其过滤精度为0.5-0.01微米,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达...https://www.hmjsq.net/syjk/901.html
12.陶瓷膜陶瓷超滤膜陶瓷纳滤膜无机陶瓷纳滤膜DCD100陶瓷膜是纳米级分离领域的一项技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等特点。 无机陶瓷纳滤膜DEA100德兰梅尔陶瓷膜涵盖微滤、超滤、纳滤三个级别。长度可在100~1200mm区间定制。 无机陶瓷纳滤膜DAA100陶瓷膜由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硅等材料高温烧制而成,为具有支撑 层、过滤层的多层产品。 https://www.maimod.com/t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