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除0.1T0um的微粒,操作压力为0.7-7kPa,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压侧,为透过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原料液中的微粒与溶剂的分离。微滤过程对微粒的截留机理是筛分作用,决定膜的分离效果是膜的物理结构,孔的形状和大小。超滤(简称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
2、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什么是纳滤?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性是膜本体带有电荷,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具有较高除盐性能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数百的物质,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目前纳滤膜多为薄层复合膜和不对称合金膜,纳滤膜有如下特点:1、NF膜主要去除直径为lnm左右的溶质粒子,故被命名为“纳滤膜”,截留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2、NF膜对二价或高价离子,特别是阴离子的截留率比较高,可大于98%,而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一般低于90%3、NF膜的操作压力低,一般为0.7Mpa,最低为0.3Mpa4、NF膜多数为荷电膜,因此,其截留特性不仅取决于膜孔大小,而且还有
3、膜静电作用反渗透最早应用的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非对称膜是按照海水和苦咸水除盐要求开发的,对Nacl的截留率高达99.5%以上,操作压力高达10.5Mpa,称之为高压RO,以后开发的一些高压RO复合膜使海水反渗透除盐的操作压力可降至6.5Mpa,1995年以后开发的低压RO膜可在1.4-2Mpa下进行苦咸水除盐,对Nacl的截流率仍高达99%以上。反渗透(R0)常用术语原理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用一张半透膜将纯水与含盐水隔开,纯水会向含盐水渗透并保持相应的渗透压;如果将含盐水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则含盐水中的水会向纯水方向渗透,此方法被称为反渗透,该半透膜即为反渗透膜。借助压力使水分
4、子强追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透过作用的反渗透膜,即是反渗透器的脱盐原理。主要术语2.1反渗透(R0):种借助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功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英文名称为ReverseOsmosis,缩写为RO。RO组件:一种能使RO膜技术付诸于实际应用的最小基本单元。RO膜:一般为卷式,按材质分为两大类,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TFC)和醋酸纤维素膜(CA),市售常用复合膜型号如CPA3、ESPA、LFC1、BW30-400、BW30-365等。原水:未经处理的天然(地表、地下)水及自来水。预处理:借助于投加专用化学药剂、过滤、活性炭吸咐、软化、精滤等方法对原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RO进水水质指
5、标的过程。RO进水:原水经预处理工段处理后,进入RO系统的水。2.7产水:RO系统中透过RO膜的那部份水。2.8浓水:RO系统中未透过RO膜的那部份水。2.9压力及压差:压力指RO系统进水压力、浓水压力(或段间压力),压差为两者之差,以AP表示。2.10渗透压: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2.11电导率:在一定温度下,lCM2相距lCM的电极,带电荷离子在水中迁移的电阻率的倒数,通常以uS/cm表示。2.12胶体:粒径lum的悬浮在液体(水)中的分散物质。2.13污染指数(FI):一种表示溶液中胶体含量对RO膜污染堵塞程度的指数
7、。防止膜的污染对保持膜的通量最为重要。2.18盐透过率(SP):产水的含盐量(mg/L)与给水的含盐量(mg/L)之比,乘以100%。RO进水水质指标(聚酰胺复合膜)SDI:5(15分钟)PH:311游离余氯:0.lmg/L温度:535C铁:0.lmg/L悬浮物:lmg/LCOD:1.5mg/L(KMnO4法,以02计)定冷水导电度增加的污染源有哪些方面?1、氢气漏入水中。2、不纯冷却水进入高纯冷却水。氢气本身不增加电导率,但其中所含少量的二氧化碳会使电导率增加,如发现电导率增加,需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只有当冷却器中的定子冷却水比不纯水水压低时,才会出现不纯冷却水泄漏到高纯冷却水。3、离子交换树
8、脂已尽使用寿命终点。如果没有异常污染出现,水电导率仍然很高,那么一定是离子交换器中的树脂已近使用寿命终点,这时离子交换器的电导率必然上升,当超过1.5us/cm时,必须置换离子交换器中的树脂,再重新投入使用。实验室仪器命名规则:仪器应该叫“计”还是“仪”这还得从仪器的命名规则说起。为什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不能说成质谱气相色谱联用呢?为什么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不能简写成ICP-FI-MS呢?一般来说,仪器的命名次序应该严格与样品分析时被分析物经历的次序一致,尤其是样品处理的联用技术较多时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如ID-FI-IC-ICP-TOF-MS,表示同位素稀释-流动注射-离子色谱分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