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业环保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水产池用水的净化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陆域水产养殖严重存在品种单一、水产品品质低、环境污染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养殖过程中投饵过量、用药过度以及池塘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造成水质恶化,富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尤其是养鱼塘、养鳖塘等多种类型养殖污水的氮、磷、COD等污染物浓度很高,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得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致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此同时,随着天然水体的污染,可供养殖的水源越来越少,传统的注水与换水调控水质基本无法实现,同时影响水产品质量,以及食用安全性,直接或间接地危及到人类本身。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水产人工养殖兴起,特别是高密度、高产量的规模化养殖,不仅污染环境,也为食品安全带来隐患。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中富余的蛋白质,大部分将以氨氮、亚硝酸盐的形式排泄于水中。在降雨、气温等环境下,鱼虾易于患病,随之加大抗生素使用,药物残留的食品安全风险加大。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沉积于水中,发酵变味,日积月累,水体富营养化,鱼虾类难以生存,污水排放,更会成为环境公害。
以生态修复养殖为主体,开展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以生产系统的工程,构建养殖废水逐级净化,养殖残渣有效利用的调控环境,是未来水产养殖的趋势之一。
同时,未来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将受制于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水产品质以及其他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资源和能源紧缺的水产养殖国家,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健康养殖和养殖污水合理化处理,必须以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节能减排为前提,并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水产食品安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亟需一种健康、安全、环保且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并能有效净化水产养殖用水的水产池净化装置,使水产养殖走出一条安全健康之新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健康、安全、环保且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并能有效净化水产养殖用水的水产池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产池净化装置的水产养殖系统,该水产池净化装置通过循环净化水产池内水,达到健康、安全、环保且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目的。
较佳地,所述水产池净化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滤水箱中,所述过滤层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而呈悬空状。
较佳地,所述分解水箱及第二过滤水箱上均设置有透明的可视窗。
较佳地,所述分解水箱的上端还开设有浮污排出口。
较佳地,所述连接水管呈弯折结构,且所述连接水管的入口低于所述连接水管的出口。
较佳地,所述水产池净化装置还包括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设置有阀门开关,所述冲洗管的入口与所述水泵管连通,所述冲洗管的出口与所述分解水箱的上端连通。
较佳地,所述分解水箱及第二过滤水箱的底部均设置有具有阀门开关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产池,其中,还包括上述的水产池净化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产池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产池连通,依次连通的所述进水管、过滤件、第一过滤水箱、水泵、水泵管、分流管、分解水箱、连接水管、第二过滤水箱、过滤层组、出水管及水产池形成循环净化通路。
较佳地,所述出水管的出口呈悬空的设置于所述水产池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的水产池内水通过循环净化通路不断的进行循环净化,从而使得水产池内水始终保持健康、安全、环保的水质,从而能养殖出健康、安全、环保的鱼供人们食用;由于水产池内水循环净化利用,因此大大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图1所示的水产池净化装置的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水产养殖系统循环净化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系统100包括水产池净化装置200及至少一个水产池300,本实施例以两个水产池300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水产池300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因此不在详细说明;以下继续结合图1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作详细的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仅以从出水管8的出口82流出的水重新流入与水泵1d的连通的水产池300中(即水泵抽取的水产池和出水管流入的水产池为相同的水产池或相互连通的水产池),为例进行了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还可以有其它的净化实施方式,如当从出水管8的出口82流出的水另外流入其它的水产池中时(即水泵抽取的水产池和出水管流入的水产池为不同且不连通的水产池),由于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经过了净化,从而使得从出水管8的出口82流入水产池中的水是健康、环保、安全的,使得使用该水养殖出的鱼健康、安全、环保,并且通过抽取不同水产池内的水来提供给其它的水产池用,大大的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能有效的净化水产养殖用水,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并且利用净化后的水进行养殖,能养殖出健康、安全、环保的鱼供人们食用。至于将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作用于循环净化相同的水产池还是作用于净化不同的水产池,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前提,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根据实际需求而作出合理的布局,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承接上文,结合图1-图3所示,为了便于过滤层组7能呈悬空的收容于第二过滤水箱5中;较佳者,所述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还包括支撑架7a,所述支撑架7a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滤水箱5中,所述过滤层组7设置于所述支撑架7a而呈悬空状,过滤层组7藉由支撑架7a上而呈悬空的设置于第二过滤水箱5中,进而使得从分解水箱4内通过连接水管6而流入至第二过滤水箱5中的水能快捷的从上至下的流经过滤层组7,从而使得过滤层组7在支撑架7a的支撑下能有效且全面的对水中重金属、药物残留及剩余蛋白质等杂质进行过滤处理。
继续结合图1-图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组7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层分布排列的水上石层71、河沙层72、麦饭石层73、珍珠沙层74、活性炭层75及水草沙层76;上述各层之间的排序只要满足如下原则即可进行位置的随意调换,该原则即为:所述活性炭层75不位于最底层即可;更具体地,为了便于管理各层,各层材料均采用透水袋如编织袋等袋子进行盛装堆叠形成。
继续结合图1-图3所示,较佳者,所述分解水箱4及第二过滤水箱5上均设置有透明的可视窗45,通过所述分解水箱4及第二过滤水箱5上的可视窗45能有效的观察到分解水箱4及第二过滤水箱5内水体的状态,以便于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继续结合图1-图3所示,较佳者,所述分解水箱4的上端还开设有浮污排出口4a,通过所述浮污排出口4a能自动有效的将漂浮于分解水箱4内水面上的蛋白质和排泄物直接排出,从而省去了饲养员打捞的工作环环节,省时省力,且还便于集中收集排出的蛋白质及排泄物,进一步便于将其作为有机肥施加于农作物。
较佳者,所述连接水管6呈弯折结构,且所述连接水管6的入口61低于所述连接水管6的出口62。
继续结合图1-图3所示,由于分解水箱4是第一次进行净化处理的容器,且从水泵管2内进入的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排泄物,这些废物虽然被分流管3所冲散分解开,但其还是具有一定的附着性,易附着于分解水箱4的内壁上,长期积累会滋生各种细菌等有害物质,因此需要定期对分解水箱4进行清理,为了便于清理分解水箱;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还包括冲洗管4b,所述冲洗管4b上设置有阀门开关4c,所述冲洗管4b的入口与所述水泵管2连通,所述冲洗管4b的出口与所述分解水箱4的上端连通;当需要冲洗分解水箱4时,开启水泵1d并打开阀门开关4c,从而水通过冲洗水管4b的出口而喷射入分解水箱4的上端,在冲洗水管4b的出口喷射出水的作用下,分解水箱4的内壁上的附着物被冲刷到分解水箱内,通过人工打捞、浮污排出口4a及下述将提及的排水管46均可排出分解水箱,从而完成清理过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较佳者,为了便于清洗、维护、维修及保养分解水箱4和第二过滤水箱5时,能快速且彻底的排出其内的水,所述分解水箱4及第二过滤水箱5的底部均设置有具有阀门开关(图中未标)的排水管46,通过打开所述排水管46上的阀门开关,能快速有效的将分解水箱4及第二过滤水箱5内的水排出。
继续结合图1-图3所示,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系统100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系统100包括上述所述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及至少一个水产池300,该水产池净化装置200用于对水产池300进行循环净化,进水管1b与水产池300连通,出水管8与所述水产池300连通,依次连通的进水管1b、过滤件1c、第一过滤水箱1a、水泵1d、水泵管2、分流管3、分解水箱4、连接水管6、第二过滤水箱5、过滤层组7、出水管8及水产池300形成循环净化通路;换句话说,即水产池300藉由水产池净化装置200形成循环净化通路,该循环净化通路的水流循环线路如图3箭头所示;水产池300内的水在上述循环净化通路的作用下不断进行循环净化,从而使得水产池300内的水始终保持在健康、安全、环保的状态,从而使得水产池300内水始终保持健康、安全、环保的水质,从而能养殖出健康、安全、环保的鱼供人们食用,满足人们食用的优质标准;并且水产池300的内由于循环利用,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系统100具有多个水产池300时,多个水产池300相互通过水管、水渠或者开孔等方式连通即可,图3所示的实施例仅以进水管1b为例进行了将两个水产池300进行连通的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较佳者,所述出水管8的出口82呈悬空的设置于所述水产池300的上方,从而使得从出水管8的出口82流出的净化过的水经过一定高度才掉落于水产池300中,有效的增加了水的含氧量,起到了对水体进行充氧的目的,更加利于鱼类的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养殖鱼类为例进行了说明,对于养殖其它水产品如虾、蟹、甲鱼等同样适用;因此不在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能对水产池300内水进行净化处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系统100的水产池300内水通过水产池净化装置200进行循环净化;从而使得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水产池净化装置200净化的水产池300水始终保持健康、安全、环保的水质,从而能养殖出健康、安全、环保的鱼供人们食用;并且由于水产池内水循环净化利用,因此大大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