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芸是一名90后姑娘,热爱制作手工艺品,包括串珠、刺绣、布艺等。2021年初,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开始在某电商平台开设小店,并通过视频展示制作过程和售卖自己的作品。由于定价不高,一件手工艺品的售价在几十到两百元不等,两年间扣除材料成本后,晓芸总共赚了不到4万元。
然而,2023年年初,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指出晓芸存在两项违规行为:一是无证经营,二是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原来,晓芸制作的部分手工艺品使用了一些流行的卡通形象,如迪士尼的米老鼠、漫威的蜘蛛侠等,市监局认为这些作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同时,晓芸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就开展经营活动,也属于违法行为。
基于这两项违规,市监局对晓芸作出了26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一处罚金额相当于她两年收入的6倍多,让晓芸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她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卖手工艺品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而那些卡通形象也是看到网上很多人都在用才使用的。
晓芸痛苦地说:“我真的不知道卖自己做的手工艺品也要办营业执照,至于那些卡通形象,我也是看网上很多人都在用,就觉得应该没问题。”
收到处罚决定后,晓芸整夜都睡不着觉,这么大一笔钱,就算倾家荡产也凑不出来。
二、处罚过重的争议
另外,许多网友认为,对于一个两年间仅获利不到4万元的个体经营者来说,26万元的罚款显然过高,有违行政处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首先,从行政处罚法的角度来看,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具有从轻处罚情形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在本案中,晓芸属于初次违法,主观上并无重大恶意,且经营规模小、获利较少、社会危害程度有限。因此,处以26万元的高额罚款显然存在处罚过重的问题。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对于一个小本经营的个体经营者来说,26万元的罚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不仅会导致其经济损失惨重,还可能对其生活和精神造成极大的压力。相比之下,通过教育引导、责令改正等更为温和的方式进行处理,可能更加符合行政处罚的目的和原则。
最后,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处罚过重可能会引发公众对于执法公正性的质疑和不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个体经营者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果执法部门不能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和困难,而是盲目追求处罚的严厉性和威慑力,那么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最后,执法部门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时应当充分考虑个体经营者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对于初次违法、主观恶意不大、经营规模小、获利较少的个体经营者,可以采取更为温和和灵活的处理方式,如教育引导、责令改正等,以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
四、对于个体经营者的建议与启示
晓芸的案例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为了避免类似的困境和风险,个体经营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管理和防范:
建立合规体系:个体经营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合规体系,包括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审查经营活动等,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五、结论
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和手工艺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