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
景点地点:国内新疆自治区伊犁州
口岸设管理委员会,检查检验机构健全。口岸区已建成联检厅、办公楼及银行、邮电等部门的各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仓库、货场12.2万平方米,边民互贸市场100多万平方米。常设机关单位45个,各类办事处、企业2500余家。
这里,远在隋唐时代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共同明确霍尔果斯口岸为两国间的正式通商口岸。1950年至1962年,霍尔果斯口岸以及三道河子口岸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双方的进出口物资主要就是经由伊犁转运的,霍尔果斯口岸的两国贸易迎来兴盛期,新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口了大量生产资料,约占当时新疆进口总额的90%。大量的农用机械和设备经由霍尔果斯口岸运到新疆,使新疆成为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随着1962年两国关系的恶化,两国贸易进入冰点,进出口贸易额急剧减少,到1967年,口岸基本呈关闭状态。4年后,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机构正式撤销,除保持通邮外,进出口贸易完全停止。直到198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
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具有国际联运地位。现在已取消第三国开放,只对哈萨克斯坦开放。
自贸区税收优惠,因此短短几年就有数百家影视公司来霍尔果斯注册子公司,避税天堂,被称为霍莱坞”。
霍尔果斯口岸
2019年1月,从新疆霍尔果斯海关获悉,2018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贸易额实现“双增”,进出口货运量3574.26万吨,同比增长23.3%;进出口贸易额1352亿元,同比增长22.2%。货运量、贸易额分别占新疆关区的60.2%和45.6%,居全疆口岸之首。
配套设施
工业园区发展
工业园区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结合点,是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口岸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启动工业园区,使对外贸易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从2002年开始霍尔果斯口岸启动了工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面积9.73平方公里,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工业园区的起步建设。以适度超前、预留充分发展空间的建设理念,将其建成招商引资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将按照“一区多园”的不同产业聚集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皮革加工园、建材加工园、食品加工园、机电装配园以及纺织服装及轻工产品加工区四大园区。这些工业园区的建成在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立互贸区
霍尔果斯口岸紧紧围绕对外贸易这一发展主线,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改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迅速回升。建立了边境互市贸易区,营造了符合市场机制的贸易平台。
意义
交通
据介绍,实现对接的我国境内铁路线为新疆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东起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站,西至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站,全长286公里。
霍尔果斯市
随着伊宁机场口岸加快建设,霍尔果斯将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具备良好的对外贸易基础和优越的外部发展条件。
边境合作中心
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立足于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它位中哈合作区内国门商圈核心,已建成的商业面积达5万多平方,多种业态分布,有小商品、服装、鞋帽、皮草、纺织品、床上用品、小家电、建材、机电产品等,经营统一管理,实际五年返租政策,每年8%,前三年返租一次性从购房款中抵扣,降低商铺购买者付款压力和风险,五年计返租达总房款40%。对于经营者,实行两年免租金使用,第三年租金减半收、第四年租金打8折收取,第五年金额收取租金。中哈合作区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方共同建立的自己贸易区,其面积大小一经确定,不能轻易改变,临近国门黄金位置更是稀少,投资国家战略项目前景是有保障的,升值空间大,“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是黄金地段,地段决定其价值,在股市投资风险大,收益小情况下,投资中哈合作区是当前明智选择。无论是投资还是做外贸,在当前形势下,选择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区,选择“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都会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