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这回火了,只不过是彻底的臭名昭著。
事件的整个经过堪称“魏则西式悲剧”的翻版。
然而,周洋的离世以及周洋父母对权健公司的上诉丝毫没有影响到权健公司的发展。相反,此时的权健集团上下正在载歌载舞,一片欢腾。
“魏则西式悲剧”再现
此次被爆光的权健倒像似百度和莆田系医院的综合体。它在周洋被父母带去正规医疗的途中实施“拦截”,其创始人兼董事长束昱辉告诉周洋父母“不要吃西药也不要化疗”,声称服用权健“药物”即可治愈癌症。
然而权健所谓的“抗癌药”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保健品,其作用仅仅只是安慰剂。正常情况下吃不死人,但谎称包治百病的“抗癌药”实则是在欺骗人。
在周洋父亲周二力付了5000元现金(权健后来辩称是免费赠送)后,得到了一款紫草体用精油、一款粉末状固体饮料、一袋没有配方说明的中药制剂(束昱辉开的)给周洋进行所谓的抗癌“治疗”。
▲周洋使用过的权健公司的部分产品
然而经了解,权健公司的产品基本都是保健品,但它却擅长利用夸大疗效的方式蛊惑消费者。比如其官网上有一个名为“本草清液”的饮品,售价为1068元。
根据配料表,一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生表示:“这款产品本质上就是普通果汁。”在药监局的网站上,据生产许可证编号搜索到该产品,登记信息显示它却是一款风味饮料,但权健官方则坚称这款产品可以排毒。
当然,权健给周洋父亲的药也不例外。
这种“忽悠人”的治疗方式就跟莆田医院声称自己有“高科技疗法”一样,无非就是让病人等死再顺便榨干他们家属的最后一点血汗钱。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周洋病情有所好转的情况下被权健给带入歧途,从而放弃正规治疗,导致肿瘤复发并转移,最终失去生命。
丁香医生称,“她的主治医生后来告诉我们,过程很痛苦,治疗不算顺利,但她(周洋)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一度降到了20多(正常数值是0~20)。”
小周洋虽然含恨离世,但权健的“忽悠式”营销仍在。
其天价鞋垫、负离子卫生巾和火疗被其营销人员带去大江南北,仍就活跃在市场上,并且规模越做越大,构建起了一个200亿销售额的保健帝国。
命案之后:权健依旧载歌载舞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回来的现场图片显示,来自四面八方的直销加盟商很多,而现场的布置也依旧保持着高调、奢华的特色。
会场两侧还悬挂有“厚德载物,传国医精髓”、“乐善尚德、承华夏文明”的横幅。
针对权健给出的“警告”,丁香医生回应“不会删稿,对每一个字负责,欢迎来告。”
会场之外,民众对鲜活生命的惋惜,对权健的怨气已达沸腾;而会场之内,权健则依旧不为所动,仿佛与自己无关,照常载歌载舞。此时此景,判若两个世界。
“权健”为何难被消灭?
事实上,对权健的产品以及营销模式都曾大众及媒体质疑过多次,甚至包括央视。
央视新闻频道曾质疑其一款“包治百病”的卫生巾产品(权健将其取名为“负离子卫生巾”)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而关于权健的营销模式则更多的被大家质疑为“传销”。
《辽宁法制报》曾在2018年5月份报道一则关于权健公司为载体进行违法传销行为的案件。据当时办案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检察院吕女士介绍,凡是加入“权健公司”的,都需要买7500元或者22500元的产品,才能获得会员资格。一副权健的骨正基鞋垫就可以卖到1068元,而且是每个权健会员必须买的产品。
据吕检察官认为,权健公司为非法传销组织主要依据两点,一是看企业运营的基础是卖产品还是拉人头;二是看是否有高额的入门费。而以上两点权健公司都恰恰符合。
当时曝光了权健加盟商的奖金制度,完全符合传销模式↓↓
如此充满争议的企业,何为权健还能持续不断的发现下去并不断壮大,其创始人束昱辉还声称将在5年之内盈利5000亿元。
笔者自认为,给权健充当“保护伞”导致其很难被消灭的根源恐怕有以下几点:
一、“传销”模式具有很强的洗脑作用。很多加盟商在加入权健之后很难醒悟过来,甚至无法明辨是非,往往会主动跟权健“沆瀣一气”,像病毒一样传播。
二、直销牌照被滥用,当成了“免死金牌”。国家有关法律支持企业采用直销模式并颁发相应的直销牌照。但对于权健而言,该牌照一边成为自己宣传的金字招牌,一边又成为自己“甩锅”时的“免死金牌”。
例如,2017年12月,一起权健经销商案在贵州六盘水的二审结束,三位权健经销商因传销活动罪被判刑。组织者被控发展下线人员39人,组成超过3个层级的金字塔传销,涉案金额164万。
但权健公司在案中提供证词称:其是依法设立的直销企业,对加盟商的销售模式不知情。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自己的加盟商如何在运营,权健不可能不知情。
在周洋离世之后,气不过的周洋父母把权健给告上了法庭,但却败诉。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内蒙古的一名包姓老人身上。
该老人于2016年在一家火疗馆(权健加盟店)做火疗时,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使其心脏病复发导致死亡。尽管连火疗店经营者都认为,与其“存在挂靠关系”的权健公司也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最终法院的判决并未予以支持。
权健虽然规模庞大,但却还是属于个例。现实生活中有着更多这样的企业,它们打着保健的旗号,拿着“国医”“中医”的幌子用刻意夸大疗效方式去欺骗老年人。它们可能也正运用着权健的招数,做着权健正在做的事。
权健是被曝光了,而像权健这类的企业还有很多。
市场监管部门发话警告
26日下午,针对权健惹出来的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发话:保健食品企业不得宣传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
“围观改变世界”,网友们的围观、争论和不断的发声,在不断唤醒监管者的注意,在不断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