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丽水市莲都区一些路边自发兴起了以制作、出售早餐、夜宵为主的流动餐饮摊集中点,这些餐饮摊贩给周边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
近日,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因为缺乏有效监管,流动餐饮摊出售的食物,在原料采购、加工制作等环节上都存在问题。
卫生状况堪忧
8月11日早上6时,记者来到丽水天宁菜市场附近,路边有4个流动早餐摊。摊主们都没有佩戴帽子和口罩、手套,甚至咳嗽时也不避讳面前正在烹饪的食物。有些市民用现金支付,摊主在接过现金后,直接就用接现金的手接触食物。
在丽水市中心医院附近的十字路口和水东新村金东街附近,记者发现都有五六家类似的流动早餐摊,卫生状况差不多。丽南新村附近十字路口的早餐点卫生状况更差一些。这些早餐摊上方还有金属架搭起的棚子,棚顶的布料和金属框架已经被油烟熏黑,上面还粘着一层厚厚的黑色油污,做食物的桌面也能看到黑色油污。
不少夜宵摊贩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当天19时30分,记者来到绿苗渠路,这是一个集中的夜宵点,路边有二三十家夜宵摊,以烧烤、炸串、煮串等摊点为主,已成为丽水的一个网红夜宵点。这些摊点没有自来水,摊位上摆放的是塑料桶装的水,摊主称是自己带来的自来水。从肉眼看,水质不佳。
相比起早餐摊,夜宵摊出售的食物更为丰富,但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内,卫生问题更加明显。在一家烤鱼摊,记者看到,对于顾客使用后的盘子等容器,摊主仅仅进行了简单的冲洗,冲洗之后上面依然满是油渍。
当被问及是否有健康证、有没有食物的合格证或检验程序时,该摊主表示无法提供,并称多数流动餐饮点的从业人员都没有健康证。而问起当天没有卖完的食物会怎么处理,他认为只要东西没有变质,就没有关系。
安全风险集中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食所副所长陈江对多地的流动餐饮摊点进行过观察和了解。他说,类似的流动餐饮摊点,在不少地方都有存在,这些餐饮点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经营环境卫生较差,敞开的摊位在人流和车流之中,容易沾染灰尘、汽车尾气等,一些摊位没有防蚊防蝇设施,路边摊的用水也不是很方便,餐具卫生难以保障。
二是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够,有些经营者卫生习惯较差,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不注意个人手卫生,达不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
三是食品原料来路不明,有些摊贩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原材料进货渠道不正规,原料无索证、无法溯源,甚至可能使用“有问题材料”。
陈江表示,由于流动餐饮摊贩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食物容易被污染和变质,夏季又是肠胃疾病高发期,如果不小心吃了不卫生或已经变质的食物,很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
监管较为薄弱
这些流动餐饮摊贩的食品安全由哪个部门负责呢?
记者又来到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于流动餐饮摊贩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该局综合协调处负责人也表示为难。他说,从职责上,这一块确实归他们管,但作为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欠缺,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有效地监督。
该负责人说,目前,丽水对于流动餐饮摊贩相对比较宽容,只要没有明显打扰周边群众,一般不予以干涉。此前,他们也考虑过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些流动餐饮摊贩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抽查,但因各种原因没能成功。该负责人也提醒消费者在外用餐时,应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环境整洁、信誉度较高的店家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