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精选5篇)

【关键词】信息;监督管理;食品安全

要建立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信息系统,一是从食品生产到流通、消费过程建立食品供应链过程的纵向信息管理系统;二是从食品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为主体之间的横向信息监督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纵横交错,编织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管理系统。

1食品商品可溯源的信息系统

以食品本身为载体的食品商品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实现食品市场流通信息加以强制性管制。从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链上,构建产品信息系统,从而做到产品信息可溯源。

1.1食品生产信息系统

1.2食品流通信息系统

食品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商家要对经营的食品商品安全性负有法律义务,必须承担监督购进食品商品的信息准确性、合法性,确保食品安全。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食品经营者必须做到:

(2)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记载流通中的食品信息。流通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有一、二维条码技,其次还有磁条(卡)、语音识别、便携式数据终端、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对食品的流向及流量,实施有效的监督及跟踪。

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食品商品信息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市场管理。目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而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分段管理的模式,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更需要监督管理信息分开化及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才能有效让监督管理信息发挥效用。

2.1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市场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从主体上分,主要有:政府监督管理系统、生产者的自我监督管理系统、社会监督管理系统。

政府监督管理的信息,是起主导作的信息。市场监督管理,是政府的职能,政府要有效监督管食品市场,主要建设:

(1)监督管理要求的信息。首先应把食品监督管理的要求公开,如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的标准、食品监督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让食品质量要求公开化,这并不意味所有人能读懂这些要求,但他们有权知道这些要求;其次,监督管理程序公开,食品安全如何监管?该怎样监管?制造问题食品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应利用当今不断完善网络系统,予以专网系统向社会公开,有助于社会的食品质量在监管中不断提高。

(2)监督管理结果的信息。信息公开比保密更能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公开的监督管理信息,由市场对食品优劣作出选择,有利于正确引生产者合法经营方向。

(3)一个便捷的消费食品投诉系统,处理消费市场上问题食品的投诉处理。

2.2食品安全信用系统。

我们的食品监督管理系统,是由不同行政部门,实施分段管理的模式,建立以食品生产者为对象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加强在不同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有机联系,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1)健全法制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大系统,把工商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当个人、企业在经营的食品曾经出现过安全责任事故,并该承担相应责任的责任人,将其行为记录进食品安全信息予以公开,以警示市场上合作伙伴不与其合作。

(2)食品安全信用系统与其他系统紧密结合,才能有发挥震慑作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结合,以取消营业执照等方式,禁止食品安全信息不良者继续经营;与银行系统合作,禁止贷款给食品安全信用不良者;让违法生产者、经营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企业成本,但对于社会的有效管理的角度来看,是值得的,它是造福人类身体健康、安全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一、在2011年“五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加强工作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贯彻实施。

二、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制度,抓好集中培训、法规考试、“案例研讨”、“每月一法”、“下基层巡回讲课”等学法活动,今年举办系统内法规学习班不少于4期、案例研讨会1期。

三、抓好工商法规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工商法规;组织好3.15宣传活动、“12.4”法制宣传日以及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等开展的专项普法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县局政务网站开展工商法规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利用基层“一会两站”向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开展工商法规宣传,配合个私协、消协等单位举办企业负责人和个体户法规培训班一期以上。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巡查的一些难题得到有效化解,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得到全面加强,消费者的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明显提高,全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得到广大消费者、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实现流通环节食品消费安全、放心的目标。

1、食品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工商严管、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经营户有照经营率达到98%,其中集镇达到100%。

2、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得到坚决打击;有完备的应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控制为零。

3、食品经营户自律意识全面提高。食品经营业主普法教育面达100%,全面建立和落实自律制度。食品批发市场和食品批发户、超市100%建立销售台帐,食品零售户100%留存可追溯的进货台帐。

4、食品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5、维权网络进一步延伸,消费环境更加和谐。通过2-3年努力,实现100%的乡镇将消费维权纳入社会治安综合目标管理;100%行政村建立消费维权两站点,各街道社区、乡、行政村放心消费创建达标覆盖率达到100%;1000人以上行政村100%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消费者申投诉处理率达100%,消费者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认同度达到90%以上。

二、创建措施

(一)抓住教育、自律与查处三个重点环节。

二要突出业主自律。全面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程度,是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各工商所要强化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强化食品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导食品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进货查验、进货查验记录或批发记录义务,切实把好食品进货关。食品经营户要100%同工商所签订食品质量承诺书。要把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义务,变成食品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三要突出监管查处。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特别是经营各种问题食品违法行为的要严处,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要按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建立起一条食品安全“高压线”,长期形成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通过对食品经营者广泛、深入的教育引导,强化食品经营者自律责任,提升其自律程度,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保证;通过对食品经营违法行为的严处,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供法制保障。

(二)创新巡查监管方式,提高巡查效能,切实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省局的《工商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工商所网格化市场巡查工作规范》的要求,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商所、巡查片区(网格)和责任人三级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山区管辖面积大、村(组)食品经营户分散、巡查人员不足的实际情况,创新市场巡查方式,确保对集镇、城区的食品经营户每两个月不得少于一次,一般性经营户一年不得少于三次;对农村等偏僻地区的食品经营户每年不得少于三次,一般性经营户一年不得少于一次。统筹安排,切实提高巡查效能。各片区责任人要根据各自实际,细化巡查措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巡查监管方案,采取集中巡查、重点巡查、分类巡查等科学、有效巡查方法。要实行科学的巡查监管痕迹管理,建立健全记载市场巡查事项和处理结果,并经巡查人员和食品经营者签字的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档案。

要充分利用全省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积极引导和指导商场、超市推进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的电子化管理,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采购、贮存、运输、交易、退市和食品质量管理等环节的电子监控体系,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食品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逐步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并加快与工商所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对接进程,为实现网上监管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督办考核,部门协作,落实经费保障。

按照“确责、履职、问责”的要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评价和考核。县局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办法,对创建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评价。要采取听取情况汇报、明查暗访、专班督查等方式,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各工商所每半年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报告一次创建工作情况。创建领导小组、督查队、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督查工作制度,每年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的督查面不得低于20%。汇报、督查情况要纳入创建工作年度考核内容。要采取向公众问卷调查、召开消费者座谈会、抽查食品经营户等多种有效方式,并依据全县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的考核结果,对创建工作作出综合考核评价。对完成创建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严格追究监管单位和监管责任人的责任。

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涉及农业、质监、药监、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要加强同其他部门和环节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县局将预算专项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保障。

(四)整体推进,做好与其他监管执法工作的有机结合。

全县流通环节食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要坚持“两个第一”的工作理念,做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与其他监管执法工作的同步推进。要以全省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达标工作为基础加以深化,同时要与农村农资放心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农村“一会两站”建设,九类重点商品专项整治等监管执法工作有机结合,把“消费维权进综治”、“放心消费进农村”、“放心消费进校园”等活动,作为创建活动的具体措施,使创建工作与其他各项监管服务工作整体推进,共见成效。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深化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整治,督促学校、施工单位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切实加强自身管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净化餐饮服务消费环境,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全面保障我市学生和建筑务工人员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整治范围

全市所有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

三、整治内容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认真核查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对新开办的工地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许可,对设计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的食堂,一律不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因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延续、补发或注销手续的,责令其及时办理;对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的,严格依法进行查处。

(二)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学校是否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并有管理组织,食堂是否设有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应明确学校和建筑企业与承包方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三)从业人员健康及培训情况。认真核查是否具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当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是否及时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工作岗位;是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性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认真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使用品种和用量是否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专用记录的要求。

(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根据《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5号)的要求,按照省、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部署,加快推进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量化分级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情况。建立健全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各区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

(一)全面排查和自查自纠阶段(月—月底和月—月底)。

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联合教育和城建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的动态底数,督促各类食堂认真开展“春季、秋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做好自查自纠结果的搜集、统计、分析和建档工作,督促指导填写《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1)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2),并将自查结果上报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部门。

(二)集中整治和指导整改阶段(月和月)。

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针对辖区内社会影响面较广、排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日常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组织教育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分别对辖区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进行集中整治,监督整改突出问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以及餐具清洗消毒制度等,指导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填写《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附件2-1)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附件2-2)。对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要采取措施,加强检查和督促力度,并限期进行整改,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需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要及时从快、从重、从严查处。

(三)督导检查阶段(月和月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分别于6月和12月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区、县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查找各区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针对全市社会影响面较广、排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日常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同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进一步梳理存在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和规定,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监督指导各餐饮经营单位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把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二)深入开展培训,建立健全制度。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宣传、培训工作,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督促学校与建筑企业切实承担起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

(三)全面排查、严格执法。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进行全面排查,排查率要达到100%,摸清各类食堂开办数量,督促企业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督促各类食堂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及应对能力。对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无证经营要坚决依法取缔,严厉查处。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严厉查处食堂违法违规行为,对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市局餐饮许可监管处将适时组织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对个区、县排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THE END
1.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监督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标准安...(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做到亮证、 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L8KPML0514EAHV.html
2.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文关于食品的流通环节,主要是指食品流通过程中形成的食品价值转换和实体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中每次交换就是每次买卖行为,由商业经营者与生产者、消费者或商人之间来进行。那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文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目录: 1.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https://china.findlaw.cn/zs_1313226.html
3.工商总局发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企业为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发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他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https://enterprise.dbw.cn/system/2009/08/13/052057870.shtml
1.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精选8篇)2016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不断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适合新情况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根据市局《2016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2016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2k2qm1t.html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3号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日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维护食品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http://ckitisa.com/prandstds/d190.html
3.食品安全监管流通环节问题分析思考13篇(全文)目前,抽检工作主要参考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为《食品安全法》以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这两项文件仅涉及抽检工作,而对于样品确认、复检等却未做出具体规定。其弊端表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抽检周期长,可覆盖食品的范围过窄,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未完成全流程就过期;二是,生产企业的樣品确认与送达不能有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td14qad.html
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章规范性...68.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9年7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3号公布) 69.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2009年7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4号公布) 70.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2009年9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5号公布) 71.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2010年1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https://www.xunlv.cn/laws/6842
5.食品安全工作简要情况报告(通用14篇)我校组织学校食堂主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观看食品安全相关...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524081214_1808265.html
6.注意!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10月1日起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2014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以下称《办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208713
7.学生食品安全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案件,将加大处罚力度,对学校周边、旅游景区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坚决予以取缔。对学校(幼儿园)食堂的检查将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凡未开...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3247126.html
8.质量监督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局根据监管职责要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强化食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力度。 (一)流通环节:今年,我局除按照省、市局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冷冻肉品、病死猪肉、婴幼儿配方谷粉的'专项整治行动外,还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日期间与校园周边食...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40111182920_7885436.html
9.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热门为做好食品经营工作,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食品经营管理工作,本店制定如下制度: 一、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管...https://www.ruiwen.com/zhidu/5499577.html
10.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餐饮服务环节制度汇编加强餐饮服务监督管理,保障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以下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下为部分摘要):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餐饮服务提供者)应...https://www.cswu.cn/hqc/2021/0104/c2086a4857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