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突出优势,优先发展药食同源中药大品种方面
2020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20〕98号),明确优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广西资源禀赋好、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壮瑶药材品种。坚持优势区域重点发展,推进中药材壮瑶药材“一县一品”和“一品一产”战略实施,划定各个品种重点发展区域,优先扶持发展,打造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二、关于大力推进药食同源优质、标准化生产方面
(一)推行标准化生产。2022至2023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先后安排7000万元建设20个中药材基地示范县和21个中药材示范基地。主要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等。项目涵盖罗汉果、八角、葛根、黄精、玉竹等药食同源品种。
(二)促进中药民族药延伸发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食品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加强药食同源食品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开发和应用,延伸中药产业链。引导中药生产及食品加工企业增加药食同源研究开发的投入,大力开发系列有特定功能成分的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积极推动中药材为原料的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产品开发。
(三)加强中药民族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效率。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服务产业、成果导向、研产融合等原则,通过整合共建、资源共享、集中支持的方式,谋划建设一批中药民族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新产品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等瓶颈问题。培育一批创新活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民族药创新平台,支持建设中药民族药科技共建共享平台、中药民族药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双创”孵化平台。加快中药民族药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中药民族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
(四)注重推广,积极开展药膳文化宣传活动。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在南宁市青秀山联合主办“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活动,组织7家单位搭建长桌宴药膳体验区。体验区内的桂药膳以“药食同源”特质为基础,“寓药于食”为特色优势,用八角、桂圆、罗汉果等药食同源药材加工制作的36道美食获得广泛好评。
三、关于明确并规范药膳理论体系方面
四、关于加大从业人员培养力度,大力支持食品加工类、医药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一)自治区教育厅大力支持开设食品加工类、医药类专业高等院校的发展,强化两类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指导和衔接,推动“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
(三)持续实施“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药食行业的技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将健康意识、全生命周期意识、保健意识、预防意识融合到课程中,培养适应时代背景、掌握实践技能的复合型药食产业人才。
五、关于加强药食同源市场监管方面
(一)深化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2021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刘宁书记、蓝天立主席关于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便利化改革的批示精神,会同自治区商务厅、药监局和南宁海关等单位开展并进一步深化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在广西注册的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可免领《药品进口通关单》按食品用途进口药食同源商品,着力构筑药食同源改革新平台,加快补齐配套产业链条,有效促进全区香料食品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强化食药物质管理试点产品监管。一是优化生产许可服务。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开辟绿色通道,对申请香料食品深加工和申请食药物质试点的企业或个人在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等方面,提前介入,帮扶企业在厂区选址、厂房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开展证前技术指导,为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铁皮石斛、灵芝、杜仲叶作为普通食品原料试点生产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桂市监办发〔2021〕86号)和《关于落实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强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桂市监办函〔2022〕353号),强化食品的安全监管,有效管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三是围绕“药食同源”新兴产业,加强标准制定或修订工作。2021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批准发布“药食同源”地方标准共14项。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助力“药食同源”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关于制定和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方面
七、下一步计划
一是充分运用融媒体,制作“十大药膳”及“区域民族特色药膳”视频宣传推广,突出广西中药壮瑶药药膳特色,持续打造“桂药膳”品牌,进一步助推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二是推动“十大药膳”及“区域民族特色药膳”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中药民族药药膳理论体系,推动药膳图谱、药膳指南的编制。进一步促进药膳产品市场化,鼓励医疗机构与企业、餐饮机构加强合作,推动药膳产品成果转化,将一批富有广西特色的药膳产品投入市场,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推动广西大健康产业特色发展,不断激发广西中医药产业经济活力。
三是继续加强人才的培训,加大中医药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抓好中医药康养人才培训试点项目建设,切实提高了示范基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2023年8月11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部门管理机构
南宁市人民政府
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林市人民政府
梧州市人民政府
北海市人民政府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钦州市人民政府
贵港市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
百色市人民政府
贺州市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
来宾市人民政府
崇左市人民政府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