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规定的87种药食同源品种(含功效说明)

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含主要功效)

B

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白芷: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白扁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白扁豆花: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C

赤小豆: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D

丁香:味辛,性温。功效:理气降逆,温中止痛,暖肾。主治脘腹冷痛,呃逆、恶心、呕吐;肾阳不足的阳痿,及寒湿带下等病症。刀豆: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小茴香:用于虚寒呃逆,呕吐,肾虚,腰痛,胃痛。

代代花: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便秘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淡竹叶: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痈天吊,喉痹,烦热。

淡豆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主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虚烦不眠。

E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证。

F

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茯苓:利水药;渗湿利尿药。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蜂蜜: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榧子:杀虫消积,润肺化痰,滑肠消痔,健脾补气,去瘀生新。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便秘,痔疮,体虚脚弱,小儿遗尿等病症。

蝮蛇:祛风通络止痛解毒。用于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

覆盆子: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G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枸杞子: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高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荷叶: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黄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黄精:滋肾润脾,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脾胃虚弱。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黑胡椒:温中散寒、醒脾开胃之效。可治疗肠胃受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腹胀、腹泻、肠鸣等症。

槐米: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J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高血压等症。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金银花: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姜: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桔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桔梗(2张)不溃。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菊苣: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橘皮: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

K

昆布: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有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

L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罗汉果:主治痰火咳嗽,咽喉肿痛,伤暑口渴,肠燥便秘。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

莲子:心烦失眠,脾虚久泻,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

M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木瓜: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用法用量内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火麻仁: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

牡蛎:眩晕耳鸣,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惊痫癫狂,瘰疬瘿瘤,乳房结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崩漏带下,吞酸胃痛,湿疹疮疡。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THE END
1.“药食同源”的意思是食物也可以是治病的药物。【判断题】中国传统中,“巫”与“舞”同源。()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同源蛋白(homologous protein)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于药食同源的是( )。 A. 覆盆子 B. 枸杞子 C. 五味子 D. 决明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同源蛋白质(h...https://www.shuashuati.com/ti/e11a221dd7d9452f8bf90d5217a63882.html?fm=bdbds57dabe03a90f9188c1144d2b778e0be1
1.关于大力发展海南药食同源降产业的建议政协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海南药食同源健康产业的建议 提案者: [民主党派] 农工党海南省委会;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 交办日期 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科学技术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03-14 承办单位答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省卫计委 2016年7月7日 详细查看 法律...https://www.hainan.gov.cn/zxtadata-6966.html
2.药食同源审批的相关流程药食同源审批申报步骤和相关流程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生物性保健食品中含有一定的中草药、中药材或中药制剂成分。这些成分来自于中医药理论,具有保健功能,进入人体后可以明显改善人的健康,常用于保健养生。为了保证药食同源中的中药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严格要求进行审批申报。这里介绍药食同源审批申报的步骤和相关流程...https://cn.trustexporter.com/cp-s15093351736/o11956418.htm
3.关于“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研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招标采购导航网于2024年09月24日为您发布关于“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研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项目简介:乐市环审沐字〔2024〕8号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研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沐川帆帆科技有限公司:你单位报来的《“药食同源”保健https://www.okcis.cn/Po36NeNMrJ0X
4.药食同源降产业大会聚焦健康食品设置40场论坛,主题涉及健康食品法规政策、新食品原料、营养保健、食药同源、特医食品等多个热点话题,注重呈现食品从基础科研、功能创新、再到产品化过程如何实现有益健康的科学证据,打造集科学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对接等于一体的融合平台。 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会上,...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37590652
5.药食同源的产品需要什么批准药食同源的产品需要食字号批准。食字号是食品批准文号的简称,也叫食品的执行标准,主要是针对普通食品,没有功能性的口服产品。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食物可以药用,药物也可以食用。关于“药食同源的产品需要什么批准”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https://mip.66law.cn/laws/226127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