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
□曲寿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新时代,监管部门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统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期待。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需求,绝不会仅仅停留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底线”上,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追求更营养、更健康的“高线”。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质量安全和食物营养安全。作为监管部门,抓食品安全监管,不仅仅是在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同时也是在净化食品消费环境,推动食品产业优胜劣汰,引导食品产业向满足人民群众更安全、更营养食品需求的“高线”目标发展。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呼唤新的治理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念引导行动,方向决定出路。新时代,如何以更加科学的食品安全治理理念,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风险治理理念。食品安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培树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为核心内容的风险治理理念,有利于提升监管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政策及各项管理措施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各界已经越来越重视风险治理,我市也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制度,并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风险工具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牵头构建了黄海、渤海周边及东北三省旅游城市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协作机制,这些都是对风险治理的有益探索。
三是智慧治理理念。食品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破解复杂的食品难题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自觉性。智慧治理理念强调的是以更科学、更现代的方式方法破解新时代食品监管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机制优化、方式创新等核心要素,从科学、管理、法制等多角度,加快推进食品监管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前瞻性、创新性的监管工具、标准、方法、制度、机制等,努力破解快速成长中的食品监管难题。智慧治理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智慧监管”,“机器换人”有利于缓解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构建全社会共治共管共享格局
政府、食品生产经营者、社会组织和消费者都是“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生产经营与监管的参与者,他们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力有未逮之处。因此,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管共享的工作格局,形成优势互补的社会共治合力,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