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精选5篇)

食品行业是一个复杂的、多领域的系统,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按照系统论的理解,应该由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舆论、行业协会等各方面交叉作用、共同管理,才能更好地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1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主导者应完善自身监管

1.1改革政府机构并加快职能转型

1.2规范监管执法机关的行为

由于政府的公共性特征,制定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衡量所制定政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唯一标准就是所制定政策是否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景。政策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那么明确执行主体的角色和职责,规范执行者的行为就成为重中之重,无论是何种情况,其最终目的都是朝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我国现在倡导的服务型政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法行政,一个有效的政府其前提条件是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其监管执法机关更应依法行政,按法律原则办事,有法必依。同时在法治的基础上兼顾德治,相辅相成,使政府获得更多公民的信任,其服务才能被公众所接受,其权威才能在公众中树立。

1.3提高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2政府以引导者的角色加强对企业的指导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其生存的关键,信誉同样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好的口碑表现在能够而且必须生产有质量安全保证的产品,这就要通过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来实现。企业不能为了纯粹的经济利益而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的根本职责,而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制度法律自然有关系,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企业的伦理道德。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我国有与之配套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但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层出不穷,除监管力度不大之外,也有企业方面道德缺失的因素,笔者认为:政府监管固然重要,但从产品质量的源头――企业抓起却又显得更为必要,企业伦理道德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安全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在各企业之间应树立起企业诚信、保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食品。各级行业协会也要建立专门的行业规范,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一旦有某些企业不遵守,就要对其惩罚,既对其他企业是个警示,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3增进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沟通

3.1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

3.2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群.食品安全及现行管理方式之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4).

[2]董文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缺失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

一是理顺完善了区级监管体制。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工商、质监、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24个部门和全区12个镇办为成员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公室,核定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6名,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1名,负责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同时,下发了张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从而建立了层级明晰、职责明确的区级监管体系。

二是充实强化了镇办监管职能。在镇、街道办事处安监站加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牌子,镇办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各镇办安监站长兼任,负责组织食品安全日常巡查,配合监管部门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报送食品安全信息,做好村、企信息员的培训和使用等工作。同时,为解决好食品经营企业点多面广,监管部门执法力量缺乏的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24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充实到镇办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巡查、问题隐患排查和信息报送等工作,并配套出台了《张店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三是延伸布设了村、企监督触角。在各村(居)、企业聘请具备食品安全工作经验、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同志,兼任村(居)、企业食品安全信息员,主要负责本村(居)、企业的食品安全情况收集、信息报送及情况核查等工作。截至目前,张店区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已达27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覆盖所有村(居)和部分食品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搜集和反馈队伍,并已在日常巡查和摸底排查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淄博市张店区编办E:CWK)

邹平县“三个强化”助推食品安全监管履职检查

一是强化学习,切实领会精神。县编办、监察局、食安办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学习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三定”规定,梳理出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具体职责,充分把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职工作有关要求。

二是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县编办、监察局、食安办共同研究,精心制定检查方案,明晰检点。以单位自查,查找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社会调查,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评价意见;以实地检查,深化各项治理整顿,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共同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在完善县级联席会议协调机构的基础上,健立健全县、镇(办)、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组织,进一步理清监管职责,细化部门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向农村延伸。同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对各监管部门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切实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邹平县编办曲庆光E:LDQ)

莘县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职情况专项检查

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县农业、卫生、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形成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逐渐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莘县编办E:LDQ)

日照市东港区对17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履职检查

通过科学地进行履职检查,一方面及时调整部门间职能界定不清、职能监管空白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履职监管,促使各部门准确履行职责,切实管好管住该管的事。(时桂英E:WT)

昌邑市编办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职情况检查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从市编办、监察局、食安办抽调6名同志组成联合检查组,召开检查组成员和拥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单位的分管领导培训会,学习省、市检查精神,熟悉监管职责,为更好地开展检查打下坚实基础。针对部门和镇(街道)职责的不同,分别研究制定了11大项、22小项检查指标。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从本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分别选择10名代表、委员进行走访,倾听他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重点走访提出建议、提案的委员,了解建议、提案的答复情况。在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监管对象时一并进行社会调查。本次检查共发放社会调查问卷75份。

四是做好情况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建议整理汇总,经主任办公会研究后反馈给有关部门(单位),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同时安排专人跟踪督查整改的情况,确保整改落到实处。

(昌邑市编办E:ZY)

济阳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获得肯定

关键词:流通环节食品监管能力调查建议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法》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期,宜兴工商局宜城分局对辖区进行了专题调查,掌握了监管体制、机制和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建议。

1.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分局辖区共有食品经营户1309户,其中现场制售食品经营户48户,乳制品经营户89户。在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整顿活动中,全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94人次,检查各类食品市场47场次,取缔食品无照经营28户,查处并销毁劣质食品122余公斤;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5起,涉案金额2万余元。

1.1以加强行政指导为前提,提高经营者自律水平

加强引导食品经营者建立并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告知经营者因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得食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监管为目标,督促食品经营者依法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食品安全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将食品批发商供货凭证、食品零售商进货凭证和工商部门的信息采集凭证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合三为一,关联使用,积极推广食品安全“一票通”制度建立“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管住批发、规范零售”的机制,做到票随货走,一票到底,实现食品源头可溯、安全可控、去向可查,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

1.2以规范市场巡查为抓手,积极完善日常监管机制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强化分局的组织督导责任和各巡查组的属地管理责任,建立责任集束式、功能模块化的监管机制,实行网格化、动态化的区域监管,将分局辖区划分为5个监管片区,将具体的监管责任分解到片、到人,对每户食品经营户,最长每3个月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开展一次市场巡查,并将巡查情况记入监管档案,对发现的涉嫌违法经营行为依法处理,实行全方位监管。

1.3以突出问题为重点,采取专项整治的措施“重典治乱”

今年以来,分局在市局的领导组织下,开展了包括春节元旦、五一节假日市场、双月集中执法活动、明胶、对不合格食品清查、白酒葡萄酒、茶叶市场、卤菜熟食制品、散装白酒、乳制品、杭州蜜饯等11次专项检查。并加大抽检力度,对辖区内卤菜、蜜饯等经营户进行了法定监测,查处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案件。

2.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基层人员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仍然不高

食品经营者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监管力量主要依靠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但是调查发现部分基层一线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是当前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观念上没有真正适应当前职能调整后的需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存在侥幸心理,对存在的风险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识。

2.2日常巡查管理不到位,监管能力不足

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对农村食品市场特别是农村大集、农村小型食杂店、小超市的巡查不到位,巡查中还仅仅限于看外观、看标识等低层次的监督检查,监管技术手段落后,缺乏监测手段,对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无法有效识别,存在盲区。普遍存在目标任务不明确,巡查内容不清楚,巡查记录不认真不仔细等问题,巡而不查、查而不细,使巡查流于形式,不能确保巡查的工作质量。

2.3监管人员年龄偏高,人员素质不足

目前,工商队伍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平均年龄偏高。以宜城分局为例,分局一共14人,40岁以下仅2人,55岁以上达8人,严重缺乏年轻力量,导致监管能力下降

2.4工作问责不到位,惩戒力度不足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奖惩不严,问责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网格化监管工作往往仅仅停留在公示栏、文件和汇报上,工作人为阻隔,各自为政,造成工作标准不统一,无法提高整体监管水平,分局对干部的食品安全绩效考核停留在看文件、看档案、看资料,缺乏对实际工作的客观反应。工作没有做到奖勤罚懒,难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监管工作的建议

3.1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和监管效能

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责任分工,增强基层执法人员责任感和主动性,保证把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针对基层执法人员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做好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质量识别能力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

3.2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食品安全监测力度

向当地政府书面报告,积极争取监测经费,区别情况,加大对辖区食品经营户经营食品的抽样监测力度和频次,严厉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商标侵权、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确保食品流通安全。

3.3完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监管模式

切实防止日常监管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把日常监管工作做实。根据突出问题,以乡(村)镇、各级各类学校及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及学校周边为重点区域,集中整治销售假冒、仿冒食品等违法行为。监督食品经营者按照食品标签标注的条件贮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依法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落实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和经营者自律“三条线”,确保依法规范经营。

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冒牌食品、假食品、劣质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缺斤短两食品。有的食品以色素、糖精、酒精等勾兑而成;有些食品的某一些成份的含量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儿童食品,色素、糖精、防腐剂等严重超标;有些食品制作相当简单、粗糙,并且这些食品包装简陋,包装物大多是有毒的塑制品和劣质的纸张;有些食品包装上所标的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缺斤短两。是重大问题。

二是经费、人员、设备保障不足。××区工商分局监管辖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__个社区居委会,___个村,农村人口__._万。工商部门现有在编干部___余人,下设__个工商所,__个_____投诉联络站,分布在__个行政村、__个大型市场、超市。由于经费缺口大、执法人员少,技术设备差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推进。同时还由于一些农村经营户素质较低,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存有抵触心理,加之“一会两站”没有经费,严重阻碍_____投诉联络站工作的推进,致使农民自我保护意识长期得不到提高,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将一些过期、变质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给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是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够,加上信息传播途径少,使农民对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认识不到假冒伪劣食品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危害,这是广大农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最大的障碍。

四是农民防范意识较差。农民收入低下而且缺少对食品质量危害性的认识,所以购买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求质量,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就像有些食品经营者说的那样“真的卖不出去,假的卖的很快”。

检测体系不完善。目前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部门不但数量不多,且都分布在大中城市,在人口众多的偏远地区缺乏应有质量检测设置。同时食品质量检测手段有限,很多食品的检验检测项目需省一级的检验检测机构才能完成。落后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在实际检查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与许多普通消费者一样,大多凭借外观来检查产品标注、保质期等是否合乎规定。

二、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规的立法进程,促进食品安全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目前虽然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但与确保食品安全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应加快立法进程,健全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部门协调,确保食品安全。

(二)要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标准化进程。各监管部门要以此指导生产者与经营者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操作,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民标准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树立质量安全观念,能够自觉地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生产与经营。

(三)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区县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主动、及时地向当地政府及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争取支持,最大限度地运用政府资源,形成“政府牵头抓总、各监管部门全力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THE END
1.答复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四、加强对学校餐饮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方面 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开展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强化春秋季食品安全监管,每学期开学前,对全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联合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开展开学综合督导检查,全面排查校园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强化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考生...http://www.cnfood.com/news/show-398058.html
2.两会好声音省人大代表常耘: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 实习生 薛佩宜 王婉婉)网络食品生产销售的便捷性、入行的低门槛和上线的低成本,使其成为“互联网+”实践的领跑者之一。但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督查处难度大等原因,导致网络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为此,省人大代表常耘建议,网络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需...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351467387467206656
3.网友建议加强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济宁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张金秋阳)“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一次性筷子质量不过关的新闻,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该怎么保障?”近日,有网友通过济宁市网络问政平台留言反映,希望济宁市各部门能够联合执法,针对一次性筷子使用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抽检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https://m.jnnews.tv/p/995703.html
1.招远市政府社会建设第20号: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议的...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幸福、百姓安康,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市是龙口粉丝、红富士苹果等传统美食的发源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去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实施...https://www.zhaoyuan.gov.cn/art/2024/6/21/art_53614_18160.html
2.加强监管力度和频次城阳区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凤凰网青岛...下一步,城阳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和频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全面清除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原标题:城阳区开展“开学第一餐”护航行动https://qd.ifeng.com/c/8cdEnvSkVdh
3.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用12篇食品安全是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人们关注度比较高的现实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结合食品安全监管需求,对监管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强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保证食品安全。https://gxyx.xueshu.com/haowen/33247.html
4.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精选21篇)1、总体管理力度和重视程度在纸上,具体工作开展力度有待于加强。 2、执法权限问题和专业性识别、检测等技能培训无从谈起。 3、个别企业单位的地方保护意识浓,某些情况下工作配合不够等情况。 4、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联络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业务,平时工作没有任何补贴,监管热情不高。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22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