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网站首页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帐号充值
2.可选择不同档位的充值金额,充值后按篇按本计费
5.登陆后可阅读免费专区的精彩内容
摘要: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将食品安全问题视为重中之重。食品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但近些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这不得不需要我们反思,并且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从多方面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国家安全;食品安全事故;治理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食品安全的定位
从食品安全的界定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法律上给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食品的数量安全,也就是人们可以获得足够生存所必须的最基础的食品,人们既有途径获得食品,也有能力来获得食品。第二个指的是质量安全,就是食品不能损害人们的健康,既不能造成短期的损坏,也不能形成长期的慢性的损害,这是一种公共卫生问题。第三个就是食品的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要求食品的获取,除了不能对人造成伤害,也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张虹:《食品安全规制——从农田到国家安全的注解》,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全新视角将国家安全的内涵归结为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食品安全则完全涉及了五大要素。在新时代,国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复杂的情况,越是要做好基本盘。而食品安全也显得越发重要。
从人民安全来看,人民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千百年来因为饥荒而起义的人民数不胜数,吃不饱饭就是对人民最大的辜负。由于历代文化的传承和现实缺粮少食的苦难,人民已经在内心形成了对于食品安全的看重。通过对于舆论的调查,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在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人民的愤怒也是最严重的,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
二、我国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安全界定的概念,我们可以简单从三方面概括,一量二质,三可持续。
从量上来说,中国的耕地面积是不足的,自从清朝红薯,土豆玉米等优质农作物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人口便迎来了大爆发,与此同时便显得可供耕地面积的不足。在1994年,美国的农业专家便提出来了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呢[范春光:《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其借鉴》,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98页]?虽然有优秀的科学家、勤劳的农民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我们走出了一条新路。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说,我国的农业客观条件依然是匮乏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的人多地少之间的矛盾之外又增加了工业用地,住房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程同顺、贾凡:《从国家安全角度治理食品安全》,载《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60页]。
三、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1、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2、完善食品产业链管理
食品信息不透明是食品安全中的重要问题,只有将食品信息披露给消费者,将食品安全公示在社会和人民的视线中才能保证监督,保证透明。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就一定会出现不顾社会公共利益,谋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者。为此必须实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食品信息公布。随着近些年物流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二维码让消费者看到生产流程。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对于生产者有要求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但并没有要求其将该追溯过程公布给消费者。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1、加强政府主动性责任
2、加大对于食品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根据犯罪经济学原理,企业、个人在实施犯罪时会不自觉的对于犯罪所得和违法成本进行比较。一般影响的因素包括两个,第一是被发现后所处罚的力度,第二是被发现的概率。如果犯罪所得大于两者相乘,那么企业和个人就会有更大倾向去犯罪。虽然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加大了对于食品违法的惩罚力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也已经入刑,但面对如今的食品安全乱象,仍有待加强对于食品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三)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要形成以行政主体为中心的多元食品治理体系,将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媒体等多个主体纳入到该体系中,形成良性的开放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政府应当积极履行职能,但行政力量仍有不足之处。提高食品治理能力应当综合利用司法裁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和消费者监督等多种途径,来规范食品领域中的各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因而应当让多方参与到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
作者简介:石玉昆(1998.08)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