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大家谈我国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国食品食品资讯

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

网友风中百合:我国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社会、人民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起码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安全,让大家吃的放心。对企业来说也给予企业一个目标,产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出厂,对质量安全有一定的控制。

网友whwind: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从制度本身来讲,我个人认为是很有好处的,至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会看一下,有标识的可以放心使用。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是有好处的。在没有实施QS以前,一些小企业的盲目生产会给一个行业造成损失。实施QS以后,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就会有一个门槛,只有硬件软件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才能生产,因此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

网友小石头: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制度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制度的要求和流程上,我觉得也是基本合理的。关键在于该项制度的贯彻和执行。QS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一些作坊式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没有安全保障的产品排除在正规的市场之外。广大消费者信任QS认证,认为通过QS认证的产品就是安全的,如何让消费者保持这种信任,也许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友doris-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说明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了。至于,对企业有多大的影响,要分开来讲。优秀的企业,做的大的,注重自己公司品牌的企业,就算不推行这个准入制度,也会从其他如ISO、HACCP体系入手,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小的企业或者是目光没那么长远的企业或者是根本不懂质量管理,没有食品安全意识的企业,这项制度的推行就像当年推行9年义务教育一样,起到一个扫盲的作用,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网友刀刀:国家实施强制性的市场准入制度,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执行QS准入制度后一些小作坊会被淘汰,因为很多小作坊是难以达到QS的标准的。硬件要投资大,单是建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就要花费不少资金,还有检验人员,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等。就从这方面来说企业拿到QS证无疑会令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一个台阶。实验室不只是检验成品,还有原料、半成品、环境、人员、工具等都应由实验室来完成。只要企业是重视检验这块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网友树犹如此:质检总局推行的准入制度从总体上,让我国的食品企业,尤其是作坊式的小企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影响将是相当深远的,利国利民。准入制度方面,个人认为在强制检验方面做的较好,项目较齐全,没有盲目按照国标,能考虑到当前食品生产的现状作适当的调整。

网友andylau-19:国家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我们通常讲的QS,可以说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现在市场的食品花样繁多,不排除鱼目混珠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给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这个时候推出QS应该说非常及时;对企业来讲,推行市场准入制后,有利于营造一种良性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目标可以说非常明确,大家在产品品种同化的情况下,就是比质量,质量好的就可以站得住市场。

网友jimiwater:我国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要求QS认证以来,对食品生产企业提高软硬件、对消费者辨别食品、对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宣传和舆论的传播,应该说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的质量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供应商的管理更严格和对产品法律证明要求越来越多,这样背景下很多生产低成本和低质量产品的企业面临着淘汰的危险。这样加速了食品行业的优胜劣汰。有着高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的产品的供应商越来越受生产企业信赖。这是食品行业方方面面的幸事。

网友ybs21000: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毋庸置疑是一件有利于民生的大好事。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选购有“QS”标志的食品。这一制度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市场经济品位,体现出一个大国的风度。同时相对于企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考验,提高了产品质量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淘汰了一批投机倒把的小企业和不法商贩,净化了食品市场。

网友niulei:目前,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改善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确实非常必要。QS认证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控制、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从根本上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了人民的健康饮食,有利于提高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强烈支持越来越多种类的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二、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核过程存在形式主义,获取过于简单

网友小石头:对于认证的食品企业把关不严,形式主义,和各地要求的不均衡,导致最终不能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相反成了部分企业的挡箭牌。对于消费者产生更大的迷惑。

网友quanxin:部分企业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说,认证前,企业是十分重视QS认证的,毕竟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但认证后,部分企业觉得过关了,在生产、管理上根本没有将认证时要求做到的东西持续下来。对此类“混文凭”的企业,执法部门应加大监管的力度和措施。

网友gsp1215:目前的QS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通过率太高(发放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有的城市接近100%。QS的检验(办证检验)合格率太高(接近100%)。生产厂家的自检流于形式。有的审核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的中小企业的化验室形同虚设,应付审查。

网友清茶幽幽:卫生许可证曾经是国家为食品企业设立的一道门槛,但是现在其获取相当简单,也就失去了门槛的作用。如果QS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将来也有可能获取很容易,也会失去门槛的作用。要搞好食品安全,真正建立一道门槛的话,可以借鉴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和登记方法,以及BRC\IFS\SQF等国外标准认证的方法,根据产品的性质,审核从基础设施、卫生条件、产品控制、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

网友大红袍: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件好事,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流于形式,QS证书基本上都能获得,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譬如对食品原料的把关等。例如:方便面早就贴上QS标志,但是里面用的原料一般有二、三十种,怎么保证它的质量安全?大量使用的香辛料都是经过辐照,包括一些肉类精粉。国家规定使用了辐照原料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好象从来没看到过。担心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反而会迷惑消费者,认为贴了标志就是安全的。

网友lszjy:由于种种原因(人力、物力等),对企业的监管基本上流于形式(很多地方连这种形式都没开展),造成企业的不法行为横行。同时,对获证企业吊销其资格难度较大,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2.监管难度大,监管部门监督不力

网友csz326:我觉得发证容易,监督较难。QS怎样才能防止年审只是走形式,防疫站基本不来检查或者来的时候停产待检,反正是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一.取消多证现象、多头管理。第二.加强平时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第三.对用停工对待检查的要勒令其恢复生产时接受检查。第四.要对违反者设定多种处罚手段,增加其违法成本。第五.设立匿名有奖举报制度。

网友刀刀: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还是不够,比如抽样来说,很多时候都是由企业自己抽样的,这样不可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对产品的检验来说,抽样是很重要的一步。

3.与卫生许可证可能存在重叠问题

4.实行QS的产品分类还不够明确细致

网友风中百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比如:市场上还是有一些食品未通过QS认证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产品未归类,比如有的产品分:水产品,乳制品等.但可能这类产品国家没具体归类,导致企业钻了空子.没有卫生许可证,没通过QS就上市了。

网友营业厅2005:对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必须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一起来看。农产品作为食品链的源头,这一关没有控制好,食品安全就难以得到切实保证。QS是个强制性的措施,我觉得用处很大,可以从一个层面上控制住,在目前国情下是个好办法。但这还远远不够,推行ISO22000(HACCP)还是最关键的。

网友family_10000:我觉得如果将QS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根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不同,在证书上标注等级,会更能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知道自己选择的产品是处在哪一个档次上,到底值不值。

5.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网友quanxin: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对于食品QS认证,也许只有食品行业中人比较熟悉和了解,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只有当每个消费者都对QS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需要政府介入进行广泛的宣传。

6.地区之间,大小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网友慕琦:名目繁多且昂贵的检测、审查费用制造了无形的门槛,对小企业或者作坊的影响不言而喻——难道有良心的小企业和作坊就不允许存在?那么,对年轻却财力有限的创业者而言,简直就是恶梦,从这方面讲,对食品行业的活力影响……在文件上硬性的一刀切和死板的文字规定在实际应用中,问题太多了。改善食品整体质量环境,最关键的并非是出台了什么规定什么认证什么政策,而是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这比任何红头文件和白皮书都管用。

网友树犹如此:准入制度本身不错,主要在执行上还是有不够的地方:执行力度还是偏软,地方之间不平衡;对某些特定的传统食品与家庭个人式生产的食品的执行方式还是有待完善的地方,不能将它们与大型企业搞一刀切。在Qs的现场评审时,能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参与其中,有助于提高审核水平。

网友moshu217:分批实施市场准入制,表明了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是良莠不齐,中央知道,地方更清楚。大企业要扩大市场,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标准,提高门槛。而小企业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并不是国家实施强制手段就能改变的现实,如果真搞一刀切,所有企业均要QS,等于间接经由政府之手,篡改国民GDP,还易引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弊端,同时伴生基于同情心的疏忽进而发展成昧着良心的钱权交易。我国实施多年的“名牌企业”战略倒是个不错的方法,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前提下,授予优秀企业荣誉,只要政府威望存在,名誉就不会倒。现在看来,我国需强练内功,而不是赶所谓的国际潮流,“伪造”各种标志,进行各种运动式的改造。

网友quanxin:地区差异可能导致QS认证要求出现差异。QS认证是全国性的,对企业硬件和软件有严格的统一要求,但地区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在对本地区企业进行审核时,在核准时会有偏差的。这将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发展。再者,部分企业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说,认证前,企业是十分重视QS认证的,毕竟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但认证后,部分企业觉得过关了,在生产、管理上根本没有将认证时要求做到的东西持续下来。对此类“混文凭”的企业,执法部门应加大监管的力度和措施。

三、网友们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出的一些建议

网友miss秋天:我认为:首先是审核员的素质和水平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次应该独立执行审核工作,而不应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网友浮光掠影者:只是单一的加强认证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需要一个有力的监督制度,因为消费者都在看着QS这个标志。如果有某种没有通过QS的食品却通过各种途径打上了QS的标志,这会让人们对我们的QS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网友tianxiang5246: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关于QS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宣传,让老百姓对QS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同时应该加大对那些通过QS认证的企业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监管的力度,保证流向市场的产品都是合格品。还有就是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抽查流入市场的产品是否有假冒QS标志的。作为企业,应该本着对老百姓负责,对自身负责的态度,保证销售的产品100%合格。没有达到QS要求的企业,应该积极的争取。作为消费者,应该理性消费,还是应该相信政府,对于已经实行QS的产品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准。

THE END
1.市政协关于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效能专题调研视察报告4、检测资源不足,监督管理力量不够 我市目前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5个,其中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证并检测结果有法定效力的只有3个,但是还没有一个机构实现食品检测项目的全检。市财政拨付食品抽样检测经费与各部门的预算需求相差甚远,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同时,由于监管对象不断增加,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监管人员不...http://zszx.zsnews.cn/Article/view/cateid/346/id/54989.html
2.刘永好: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会议讲座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新希望(10.050,0.10,1.01%)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称,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食品安全也是大家非常担心的。刘永好先生,您是来自于农业企业的,目前食品安全的情况在中国有没有好转? http://finance.sina.com.cn/360desktop/hy/20140420/194818857608.shtml
1.关于“河西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报告”的公示二是提高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拓展培训方式,多次开展餐饮服务分类分级规范提升行动培训、进口冷链食品管控工作培训、阳光食品工程智慧监管平台培训等培训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现代化治理能力,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提升餐饮安全质量水平、开展大型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https://www.tjhx.gov.cn/zwgk/zfxxgk/zfgbm/qscjdglj/fdzdgknr/zdmsxx/syaq/202209/t20220915_5988602.html
2.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3.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20篇)具体内容: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不法商贩为了个人利益;第二、化学物质的不良污染;三、脏水水源污染;四、购买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不高。另外,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信息渠道:爸爸的讲述 涉及方面:防范方法 具体内容:国家要完善监管,加强检查,并且对不法商贩加大处罚力度。我们买方也要注意,对不良食品一概杜绝。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0702120005_3808822.html
4.我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通过法律和道德双方面的约束,才能够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自觉的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则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监督,能够使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能够从源头上得到保障,更好的保证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不断提高的要求,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190928160954_375183.html
5.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通用17篇)为进一步加强xx地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今年以来,xx行委市监局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多措并举,不断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做到提早谋划、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现将专项检查工作汇报如下: ...https://www.oh100.com/a/202301/5898306.html
6.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不足与改善措施欧美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现今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相对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当看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与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也与监管方面尚不够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关。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食品安全问题...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