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酸菜”监管难,何解?

近年来,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是因食品安全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当前的食品安全工作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不可否认的是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企业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以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为例,涉事企业此前就曾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过行政处罚。那么,公众不禁要问:为什么已有“前科”的企业依然继续违法生产?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如何能够创新和完善?企业如何能够为食品安全作出努力?

对于此类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亦推动了中国近十余年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从健全立法到组建权威的监管机构,从严刑峻法、提高威慑到发挥多方主体作用、实现社会共治格局,渐次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监管体制。其中,对不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发挥了重要作用。与2009年旧法相比,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显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旧法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而新法则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这一思路在理论上被称为威慑模式,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给公众带来严重损害,除惩治违法者外,对于潜在的违法者实施阻吓、避免危害,亦是行政监管的目标。

加大行政处罚效果明显,然而,威慑模式亦存在着不足之处。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124条罚款的起限由原来2000元提高到5万元,5万元的处罚尽管有充足的威慑,但小摊贩却因本小利薄无法承受处罚,导致基层执法人员束手无策。同时,限于不足的行政资源,监管机关无法全面对大中型企业展开检查,运动式执法或者选择性执法便成为常策,对行政监管如何提升效能,如何促进合规以及合规行为如何影响监管力量分配的问题均付之阙如。实践中往往简单地“一罚了之”,那些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并不需要在建章立制、防范违规行为作出实质性改变,甚至将缴纳罚款作为对违法行为支付的代价。正是这些原因,一些曾经受到过行政处罚的企业为追求极高的违法利润,持续不断地铤而走险,行政监管应有的威慑大打折扣。如何有效展开和实施威慑,值得进一步思考。

食品安全监管应当被视为系统工程来对待,既要严厉处罚,更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且长远的合规机制。就监管机关而言,既要通过正式的监管措施促进企业合规,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非正式方式,包括建议、说服以及协商等激励遵从。这种做法与威慑模式相对应,被称为合规模式,即监管机关要持续教育、规劝被监管者,要求他们遵从法律。这一模式一改被监管者的被动地位,以监管激励提升企业的回应性。各国监管机关往往会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而提升监管效能。现阶段,监管机关应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分类分级对食品企业进行动态监管,对有“前科”且被要求多次整改的企业,要加大检查频次,利用信用惩戒等方式提升合规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为今后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指明了发展路径。而就企业合规而言,“有效的合规计划及其实施的程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应受惩罚的合理标准。”要展开自我监管的策略,以行政监管为契机,逐步淘汰不规范、不安全、不卫生的生产方式,转而研发、采用科学、可检测的生产经营方式。

当前,如何将行政监管的压力真正转化为企业建立合规计划的内在动力,亟待解决。对此,应当以行政监管与企业合规共同推进为策略,强调多种监管方式的运用、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如第三方合规机构),使监管和合规持续互动,以合规为目标,以风险防控弥补行政处罚的不足,方能化解前述行政监管有限性的问题,全面激励企业遵从法律、强化企业的责任观念。

THE END
1.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而食品的制作和生产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食品的种类又特别丰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有计划、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抽检固然重要,但食品的监督、监管需要的是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要不得“搞形式”“走过场”的工作方式,这会让食品经营商户养成“一抓就严,不抓就松”的坏毛病。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01329.html
2.中国为什么不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监管?中国的食品安全为什么不进行全面地大力度地监管?如何来进行监管?不安全的状况已经过去了许多年,鲜少听到有哪一家被罚款,被严惩。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手段总该是有的。究根到底,是做不做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彻底清除掉这些毒瘤,不应让他们继续伤害人体健康。 https://www.jianshu.com/p/48763521861f
3.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今年2月份,中国经济网就大家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大量调查,从线上线下的调查返回了很多信息,其中包括了消费者、媒体人、食品界从事人,企业家,研究人员,监管人员和公务员等等,汇总这些信息,今天设了三个议题来讨论,现在我们开始第一场讨论的主题,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如何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大家十分关心...http://intl.ce.cn/zhuanti/2016/spjg/index.shtml
4.《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附解读)第一条?为依法查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的网站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https://www.ahgc.gov.cn/OpennessContent/show/818230.html
5.食品安全知识降常识降教育食品安全知识 1、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https://www.hkcdc.cn/new-311.html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解析,成因探究与治理措施要求全攻略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4、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加强企业自律,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符合国家标准。 5、鼓励消费者 *** ,提高消费者 *** 意识,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 *** 途径。 http://csdn.emotion123456.com/E545171c25D7.html
2.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3.食品营养与降调查报告(精选11篇)为什么同学们爱吃这些垃圾食品? (1)在超市买不到。 (2)价格便宜。 (3)辣﹑甜。 (4)可以暂时充饥。 四﹑结论。 学校周边部分食杂店出售的小食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部分学校附近的食杂店热销的小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假冒伪劣产品。部分问题小食品为了逃避监管,使用虚假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有的包装上标示的厂...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73252.html
4.于龙刚: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为应对执法力量不足的困境,不少地区的市监局也积极探索创新,吸收村社干部、网格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管员,由他们对辖区的监管对象进行实时走访和排查。不过,村社干部、网格员的日常工作也比较繁重,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走访和排查。 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村社干部、网格员缺乏所需的专业知...https://www.guancha.cn/yulonggang/2024_08_26_746040.shtml
5.微商销售自制食品监管引关注,浙江青田:界定不明,执法难《食品安全法》仅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而未对个人信息发布者作出相应规定,使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发现难、取证难、规范难的问题。此外,由于是网络购物,对商品原材料来源、质量等方面不了解,消费者只能通过微信宣传、朋友介绍进行判断。此外,卖方多为个人买卖,没有购物票据,...https://m.thepaper.cn/api_prom.jsp?contid=149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