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公开发布。(点击上图,查看《意见》全文)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基本得到控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相适应。
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产地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明显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建立最严谨的标准
1
加快制修订标准。立足国情、对接国际,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到2020年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2
创新标准工作机制。借鉴和转化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简化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快制修订进度。完善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制定机制......
3
强化标准实施。加大食品安全标准解释、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准确理解和应用食品安全标准,维护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
实施最严格的监管
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实施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保护重大工程。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
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
严把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做好粮食收购企业资格审核管理,加强烘干、存储和检验监测能力建设,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存储服务......
4
严把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
5
严把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建立覆盖基地贮藏、物流配送、市场批发、销售终端全链条的冷链配送系统,严格执行全过程温控标准和规范......
6
严把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规定......
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完善法律法规。研究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刑法中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刑罚规定,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推动农产品追溯入法......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确保有足够资源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强化信用联合惩戒。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坚持最严肃的问责
明确监管事权。依法依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压实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业管理责任......
加强评议考核。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
严格责任追究。依照监管事权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权威解读
Q&A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Q
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的看,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食品安全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不小差距,“治标”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巩固,“治本”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明显短板。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反复研究起草并修改形成了《意见》稿。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批后,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
《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提供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有利于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意见》共包括12个部分内容。《意见》分析了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围绕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强组织领导等,立足实际,标本兼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深化改革要求。《意见》围绕人民群众关切,部署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集中力量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
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意见》提出要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具体作出了哪些部署?
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
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
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
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
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
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
《意见》提出的食品安全工作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意见》提出了2020年近期目标和2035年中长期目标,旨在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相适应。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得到解决,措施务求可操作,目标务求可量化。到2020年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等具体量化指标,与《“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一致,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见》对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作出了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