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1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调查情况

笔者调查走访了两个市级单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调查了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管理局等总计5家单位,访问了处在食品安全监管一线的领导、员工21人,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看法、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建议和大部制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及问题,通过走访,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难点。

3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基层监管人员不足

在大部制改革之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多部门监管,存在一些必然的相互交叉或者衔接不到的地方,部门之间存在互相依赖和推诿。N市的县一级是将原来三个单位和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存在利益关系导致科室、人员、职能并未交接完毕,还未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的统一监管。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和管理限度不能相匹配,县一级下面以原有的工商分局为基础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分局,监管各个乡镇,每个分所也并不能做到人手充足,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到食品加工设备,工地食堂、学校食堂、小作坊及农村家宴,项目细化繁多,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3.2专业水平不高

对于基层人员,结构调整之后面临新的监管对象,监管流程,监管方式。部分人员是从工商局或者质监局下调,对食品安全、有关法律认识不足。对于省一级和市一级单位而言,新的模式也将带来新的工作方式。监管还存在上级部门不了解基层的运作方式,导致很多时候上级指导缺乏计划、重复布置,基层人员执行力不从心。

3.3检验配备不完善

食品检验配备滞后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县级食品安全的检验主要是在县疾控中心,调查中普遍反映检验能力的不足。基层方面的设备落后陈旧,很多仪器检验灵敏度不高、准确度也比较低,无法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对消费者的举报不能形成准确的判断,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超标、餐饮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

3.4检验技术落后

食品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在技术前瞻领域以及关键技术方面落后,检测方法单一、繁琐,在残留量微量分析、痕量分析缺少相应的检测手段,快速筛选的检测技术不够成熟,基层检测手段还处于传统的阶段,食品行业急需的快速检验技术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3.5法律、法规滞后性严重

3.6法律效益低、法规不合理

3.7食品标准驳杂、不统一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标准体系还不完备,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后,标准总体水平偏低,标准起草部门众多,致使我国的食品标准不够协调统一,表现在国家标准之间不统一,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层次不清,存在着交叉、矛盾和重复等不协调问题[2]。食品工业中的1070项国家标准、1164项行业标准和578项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指标不一,令执法部门监管无所适从。

3.8食品行业缺乏诚信

食品企业是一个诚信企业,然而巨大商业利润的追逐驱使商家的责任感下降,食品企业唯利是图,存在侥幸心理。生产经营者为追逐利润,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缺乏自律和诚信意识,不仅环境差、卫生不达标,而且人员流动性大,这些都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我国食品行业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缺少必要的诚信监督手段。3.9食品产业行业基础薄弱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目前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量大面广[3]。食品产业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小作坊、小商贩、小餐饮也遍地都是,造成了管理混乱的局面,无法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食品标准市场。

4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思路

4.1持续深化体制改革

4.2提高监管部门专业水平

基层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重视科室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意识,形成优秀的食品安全监管团队。基层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各科室负责人可以定期就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的进行指导。培训过程中着重业务处理流程,使所有的人熟悉自己所在岗位的监管流程,丰富监管技巧,组织专项整治活动,提高实际业务处理水平。进行培训的领导需要有针对的进行授课,在传授一般的法规标准之外还要适当的拓宽培训面。在全国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内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交流平台,成员可以借助平台交流经验,更好地合作监督。

4.3监管部门加强责任意识

在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的现阶段存不法商家的恶性竞争,靠企业的自律是远远达不到安全生产的标准,鉴于此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责任意识,增加专项整治的频率以及力度,定期进行专项整治。监管过程明确部门责任,做到责任可溯源。

4.4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的建设

4.5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4.6多元化治理,推行民众自治性组织

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单凭借监管部门远远不够,在小作坊,小商贩,小餐饮遍地的地区食品监管往往力不从心,推行民众自治组织会,可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强化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主导权的同时,调动社会的力量共同监督。发动免检自治组织,媒体新闻人士共同监督。完善举报流程,食品监管部门采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民众举报非法生产的小作坊等。在社区、学校、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协会,扩大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度,增强独立市场主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真正做到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4.7信息化科学化监管食品生产流通

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监管方式,在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普及HACCP理论及建设,有效实施监控,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普及食品产品可溯源可召回制度,使食品从源头开始透明化,每一步加工都有据可查,每一次流通都有迹可循,当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能迅速定位环节,能迅速执行召回制度,避免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8创立诚信监管体系,提高企业的诚信度

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议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纳入诚信体系监管范围,再逐渐推向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议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评价、披露和奖惩制度,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公正的评定、对诚信的企业予以适当的鼓励,对失信的企业予以惩罚,形成一个诚信网络,体系建立之后之后对外公示,以此有效地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形成良好生产规范。其次,企业内部增加自身诚信度,通过低成本的改造生产车间,从原料采集到最后的成品,使企业食品加工过程透明化,全面开放加工通道,并广邀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参观指导,在提高企业诚信度的同时,形成良性竞争,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

4.9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流散型食品生产企业

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永远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目前对于县镇一级食品监管的难度主要在于监管对象多,流散型食品生产单位繁杂,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到,出了安全问题难以追究责任,执法难度大。因此在县镇一级目前存在和业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的方法来限制其安全生产,对违反合约的严肃处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食品加工单位的恶性竞争。食品监管部门及国家有关组织需要对这些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并逐步推动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5结语

食品产业行业基础薄弱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始终将推进食品产业转型作为监管的首要目标,同时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强调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人员培训,完善食品有关法律、标准,制定各地区可实施的具体法规,注重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完整的企业自主监督预警机制,推行多元化监管,推行民众自治组织,创立诚信监管体系,提高食品企业的竞争力等从而全面提高食品监管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何珊.大连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刘林勇,李金林.浅谈我国食品标准体系[J].江西食品工业,2010(2):26-29.

[3]李鹏.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THE END
1.美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概述欧美新闻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相对来说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里以美国例,美国食品安全管理实行的是政府多部门联合监管、共同负责的监管模式,不同部门间、联邦与各州和地方之间的食品安全职责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 http://www.chnfn.com/xinwenzhongxin/guojixinwen/oumeixinwen/2021/0523/23297.html
2.从十四五规划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国食品食品资讯总体来讲,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不足。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统一领导、...https://news.foodmate.net/2021/03/587429.html
3.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制度存在的风险与完善建议当前,我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供给仍然不充分,市场监管部门的履职压力大,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随着各种负面事件的曝光而愈加强烈。针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风险完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优化升级监管模式,增强监管能力从而保障公众健康,已成为食品安全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网络餐饮模式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650.html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精选6篇)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1.监管主体 我国食品监督管理是多部门联合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环保局等。国务院2004年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出重要调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114w.html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编者按: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经历了多次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年来,食品安全工作经历了混合过渡阶段(1979-1993 年)、全面外部监督阶段(1994-2002 年)、科学监管阶段(2003-2011 年)、治理现代化阶段(2012 年至今)。研究发现,食品产业基础和消费者饮食需求是影响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因素,市场失序和突发公共事件...http://www.cnpharm.com/c/2018-11-26/496126.shtml
3.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模式监管为辅和综合协调相结合体制。 ?在地方政府层面,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 下的部门分段监管和综合协调相结合体制。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国务院 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国家卫生与计划委员会农业部 食药总局 农产品 风险评估 标准制定 食品加工 食品流通 食品消费 国务院国务院 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国务院 国家食品安全...https://doc.mbalib.com/view/b307d690dcef3e8811ed6e9864327ec8.html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和食品安全基本情况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 和食品安全基本情况,主要内容,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二、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三、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的工 作情况 四、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2003年之前,以卫生部门为主监管 第二阶段:2003年之后, 分段监管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4367347.html
5.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初现端倪草案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将现行分段监管体制修改为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监管的相对集中的体制,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https://www.cqn.com.cn/m/cj/content/2014-06/24/content_2231878.htm
6.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7.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第4号公告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大纲 第一部分 公共部分 第一章 概述 (一)掌握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 (二)掌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要求; (三)掌握食品安全工作基本原则; (四)熟悉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五)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六)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形势。 https://www.fyjt.org/news/hyxw/2024-02-02/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