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这份报告指出,广西营商环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比拼中,处于第30位,即倒数第二,西藏倒数第一。
这篇报告直言,“广西和西藏的营商环境处于托底水平”。
7月6日,《广西日报》头版以《广西营商环境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不点名进行回应。
《广西日报》的这篇报道指出,“广西倾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攀升至国内中游,企业用实际行动投出赞成票”、“2019年,在稳定外贸、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广西成为全国6个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中唯一的西部省份”。
此外,广西日报还配有一则题为《企业说好,才是真的好》的短评。
广西的营商环境,究竟就是中游,还是倒数第二?
这让外界陷入了迷糊,怎么看?
1.谁更可信?
前者的报告本是刊发在《经济管理》上,这是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刊物。
报告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来自武汉大学副教授张三保和其研究生康壁成。
另一作者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张志学——但他主要是从事心理研究。
后者,也就是《广西日报》的报道,其引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的第三方评估。
报道结合专家结论和企业说法,使结论更生动、形象和可信。
我认真研读刊发在《经济管理》上的报告以及刊发在《广西日报》的报道后认为,《广西日报》的报道更为真实可信,没错,目前广西的营商环境就只是在全国处于居中水平,但也绝不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官网转载的那样。
2.为什么?
理由如下:
《广西日报》的报道引用的是最新数据,且有国务院在营商环境等方面肯定,同时还有“今年1-5月新增市场主体26.63万户,同比增长14.39%”的最新权威说法。
如果说,《广西日报》的这些数据还不足印证,还对结论缺乏足够支撑,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网转发的这份报告,更是东拼西凑,乏善可陈。
甚至,作者对此结论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报告的逻辑和结构,冲突得很明显。
刊发在《经济管理》上的这份《报告》,原标题是《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
报告根据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一级指标计算出整体营商环境,其对应目标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拥有公平竞争、高效廉洁、公正透明、开放包容的氛围。
这其实是参照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但很多研究往往是有意无意偏离或曲解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或因自身无法掌握权威的数据,导致结论很牵强,甚至毫无价值和意义。
比如这份得出广西营商环境位倒数第二的报告,研读就会发现:不同的指标,其数据的采集甚至不是在同一年份。
比如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律政策环境等一级指标,其采集数据,有的采集2016年、2017年或2018的年份,甚至是同一个指标下属的子指标,也来自不同年份,这就很不严谨了。
我们知道,在科学而严格的考核指标中,稍微“失之毫厘”,往往就“谬以千里”!
以《报告》中关于“市场环境”这一级指标的采集为例,为达到“公平竞争”的目标,其设置5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融资、创新、竞争公平、资源获取、市场中介。
但这5个二级指标数据的采取,有用2016年的数据,有用2017年的,也有用2018年的数据。
什么意思呢?
比如有个人叫王八蛋,我要对当下的王八蛋进行一份综合评估,我是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指标入手的,其中,关于他的“品德”,我收集2016年他在学校的表现,比如是否和老师同学吵架、骂人,甚至偷吃同学零食等。
关于王八蛋的智力,我收集他在2017年的考试成绩。
关于王八蛋的身体素质,我则搜集他在2018年的跑步成绩,至于他是否热爱“劳动”,我搜集他在2016年和2017年参与劳动的次数……
这样,我计算得出“当下”王八蛋的综合素质和成绩,大家认为这个结论是正常和科学的吗?
只有王八蛋才这么认为。
学者在从事研究工作,应该依据扎实、可靠的数据采取和结合实体的走访研究为基础,否则,得出的结论,不仅无法服众,也容易闹笑话。
我再就《报告》提及的内容举例,比如《报告》提到政务环境的时是这样描述的:政府的廉洁指标衡量内容包括“食品安全许可证代办价格与腐败新闻条数”。
我们知道,办理食品安全许可证的代办价格是市场行为,其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这和腐败没有必然关系。
快递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其收费价格受市场需求以及竞争等因素影响,我们不能以此得出收费高就是腐败,就是不廉洁。
更荒唐的是将“政府的廉洁”和“腐败新闻公开披露的条数”挂钩。
我们知道,香港、新加坡等新闻媒体对其境内和国内腐败的曝光度很高,但其政府的廉洁度,无疑还是很高的。
回到我们国内其他城市,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传媒通常也很发达,对腐败新闻的曝光条数也更多,范围更大。
一个更直接感官是,十八大以后,从上到下,全国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和曝光力度,但专家如果因此得出:政府廉洁度更差的结论,那就很不切实际了。
比如《报告》中提到天津市的政务环境靠后的原因时指出,“天津得分低可能由于十八大以来较多的腐败新闻披露”……
按照武大和北大专家的说法,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天津不主动披露,不报道自身抓腐败的新闻,天津政务环境就是一流?这显然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说法。
这只是我在这份《报告》中随便拎出的两点。
事实上,研读《报告》就会发现,这份《报告》既不能反映当下中国各省营商环境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反映过去各省营商环境的真实情况。
因为其不仅缺乏实地调研,而且完全是通过百度等数据搜索时进行整理,甚至搜到的数据也不完整,数据年代是断层,是隔代的,甚至隔代的数据还来自不同指标体系的数据库。
该《报告》也承认,“缺少省份数据的,用省会城市的数据来取代”
但成都能代表四川吗?广州能代表广东吗?南宁能代表整个广西的真实情况吗?
显然不能!
这样一份粗制滥造的学术报告,署上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和研究生的名字后,就成一份“权威报告”,引发各界不明真相群众的刷屏,这才是真正值得反思的地方。
广西欢迎各种不同声音的批评和建议,但指出问题和批评也要立足于基本的客观、真实和准确。
专家也要有严谨和科学的治学态度,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下功夫,下苦功夫,肯于坐冷板凳,千万不要为了追求爆款而做学术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