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中文名称
预防医学
外文名称
preventivemedicine
学年
5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辅助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
础医学院学习;
高等数学:简单的高等数学,主要用于理解后期药理学中的药动学和药代学;入门学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人体解剖学:理论+实习两部分;形态学,学习正常人体的结构;重要学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组织与胚胎学:理论+实践两部分;形态学;用于学习正常人体在显微镜及电镜下的结构,胚胎的发育过程;重要学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生物化学:理论+实践两部分;从分子的水平学习生命体内的一切化学过程;重要学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实践两部分;学习对人有危害的微生物及其对人体形成危害的主要原因;一般学科;基
免疫学:理论+实习两部分;学习人体的免疫机制,后期会研究到分子水平;一般学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院学习;
病理学:理论+实践两部分;研究人体在患病状态下的组织改变及代偿机制,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重要学
科;基础医学院学习;
药理学:理论+实践两部分;研究各类药物在人体的代谢机理,作用机制,副作用;重要学科;基础医学院学
习;
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一般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妇产科学:了解妇科疾病及产科流程;了解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内科学:理论+实习两部分;了解常见的内科病;了解学科;临床医学院学习;
少;精髓学科;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在无病、病初及病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危害效应,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群;精髓学科;公共卫生
学院学习;
施;重点学科;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实习两部分;两门学科的合并,分为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部分,营养学探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人体的需要量,食品卫生学重在研究食品污染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护措施;重点学科;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实习两部分;研究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及防护;重点学科;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妇幼保健学: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生育期、节育期、更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身心健康的新型学科;重点学科;公共卫生学院学习;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主要就业去向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如卫生部、卫生局等)、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主要课程:除学习医学专业的课程外,主要学习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分析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微生物学等课程。此外,还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安排毕业生实践教学。
卫生检验方向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卫生检验学基础理论和检验技能方面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是执行卫生法规的依据,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检验技术对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及危害进行检测监督,为制定卫生标准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防止和消除危害健康的各种不良因素,提供客观的检验数据。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检验技能,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检验人才。毕业后从事卫生检验和临床检验实际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主要课程:除学习部分医学知识和预防医学知识外,主要学习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卫生微生物学、环境检验、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等课程。此外,还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安排毕业生实践教学。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依托公共卫生学院和山东省预防医学研究院的师资优势,卫生部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社科研究基地和卫生研究基地的资源优势,学生将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理论学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使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造就适应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既懂医学和预防医学,又懂管理;既有医学专业背景,又有人文学科知识底蕴的应用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去向为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如卫生部、卫生局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主要课程:除学习医学专业的课程外,主要学习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此外,还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安排毕业生实践教学。
主要就业去向: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如卫生部、卫生局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1、卫生毒理学和卫生统计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石,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上层建筑,架设在卫生毒理学和卫生统计学这两块基石之上,构成了整个预防医学的骨架。
2、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儿少卫生,劳动卫生是预防医学骨架的具体运用实例,是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在小范围内的具体运用,自成体系。
3、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预防医学的血肉,血肉和骨架的交融产生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儿少卫生和劳动卫生。
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学习要求:
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能力;
2.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入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需求人数从多到少):
2、中国卫生监督(CNHI)
3、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5、医院
6、卫生行政部门
7、高校教师
就业需要的职称: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兰州大学(五年)青海医学院(五年)宁夏医学院(五年)
成都中医药大学(五年)长沙医学院(五年)石河子大学(五年)
预防医学专业可报考参加全国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大部分,通常由卫生部和教育部进行组织考核,部分偏远地区可以由市州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进行现场面试考核,通过考核直接就颁发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不过只针对少数偏远艰苦地区。
与预防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医学昆虫学、卫生化学、卫生工程学、医学地理学、放射免疫学等。这里特别介绍两门正在蓬勃发展的边缘学科,即社会医学和环境医学。
社会医学
环境医学
解放初期,中国广大地区群众在饱受战火摧残之后处于贫病交加,各种疫病广泛流行,繁重的防治工作,急需大量专业人才。1950年,卫生部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办了公共卫生专业。1954年8月,卫生部召开了第十届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会议,确定预防医学专业学制为5年,从1955年起执行。1955年初,卫生部决定将现有9处公共卫生专业调整合并为6处。1955年秋,按全国六大行政区划分,设立北京医学院卫生系、哈医大卫生系、山西医学院卫生系、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已并入复旦大学)卫生系、武汉医学院卫生系、四川医学院卫生系,当年,全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1702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国17个省、市的医学院校盲目追求数量,又先后建立卫生系17处,到1962年夏,17处卫生系,都先后下马,仍保留原6处,设备师资稳中有升,招生规模与前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