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是鸡的脚爪,可供食用。又名鸡掌、凤爪、凤足。鸡爪在美食家的菜谱上不叫鸡爪,而称做凤爪,在南方,凤爪可是一道上档次的名菜,其烹饪方法也较复杂。多皮、筋,胶质大。常用于煮汤,也宜于卤、酱。如:卤鸡爪、酱鸡爪。质地肥厚的还可煮熟后脱骨拌食,如:椒麻鸡掌、拆骨掌翅,皆脆嫩可口。
目录:
1、鸡爪行业定义与分类
2、鸡爪的营养功效
3、鸡爪上游产业分析
4、鸡爪上游产业发展趋势
鸡爪行业定义:
鸡爪的营养功效:
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胖。鸡肉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亚健康。科学调查认为,鸡肉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营养学家指出,由于人们一天中会食用各种食物,平均起来,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胆固醇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天都吃鸡肉,那么势必会有多余的胆固醇存积在体内,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会增加心脏病、脑血栓诱发的几率。另外某些不法商贩在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导致鸡肉中激素残留,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孕妇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鸡,会导致回奶、过度肥胖;未成年人还
会导致性早熟。
鸡爪上游产业分析:
我国肉鸡养殖行业集中化程度相对较低,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相对较少。2012年、2013年养殖规模在100万套以上养殖场数量占比不足0.01%。
2012-2013年我国肉鸡规模养殖场数量分布对比情况如下:
与此同时,我国肉鸡行业养殖环节的行业集中度总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首先,由于市场容量随肉鸡代次递延呈现逐级放大趋势,行业集中度则随肉鸡代次递延而下降,即祖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鸡。其次,由于各级政府对于规模化养殖、集约用地等政策及产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肉鸡养殖环节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趋势。
鸡爪上游产业发展趋势:
1、行业内大企业资源整合加速
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殖、集约用地等政策及产业发展要求,肉鸡养殖环节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趋势。从整个产业链来讲,肉鸡养殖产业越往上游行业集中度越高,即祖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鸡。具体到白羽肉鸡行业,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经过十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1994年的40家整合至2014年的13家。截至2014年,我国有13家企业从国外引进了祖代白羽肉雏鸡,其中引种数量最多的3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3.44%。父母代肉种鸡养殖行业在经历H7N9疫情、原料涨价、限载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后处于整合阶段,在规模上由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转移,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
商品代肉鸡养殖规模化比例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67%上升至2014年的90%以上,但市场集中程度低,前十大企业产量占比不足25%。对于黄羽肉鸡行业而言,随着国家对食品加工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逐渐加强,对动物疫病防疫、产品质量卫生的要求日益严格,黄羽肉鸡由活禽销售转向屠宰加工,亦趋向规范化和集中化。随着盈利波动过程中大量中小型企业或者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行业竞争,以及大企业利用“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或者“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模式扩张、延伸产业链以及加强大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明显,区域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处于行业资源整合阶段。这个阶段企业的竞争关键点体现在产能扩张速度、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而其中扩张速度将是未来抢占市场的先决基础。
2、业内龙头调整经营方向,推进转型升级
黄羽肉鸡行业是我国家禽养殖中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我国黄羽肉鸡产品加工比例较低,活鸡产品始终占主导地位,占比达85%左右,冰鲜鸡产品只占5%左右,其余10%为冻鸡、礼盒及深加工类产品。由于肉鸡养殖企业的经营业绩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动物疫病、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较大波动,特别是2013年4月至2014年初,受H7N9疫情等的影响,活鸡销售为主的黄羽肉鸡行业陷入深度困境,行业经过大幅缩减产量后黄羽肉鸡价格才有所回升。至此,业内较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需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冰鲜上市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而顺势转型。因此,部分规模化企业借助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冰鲜产品,不断提高品质,努力打造业内冰鲜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希望通过发展冰鲜产品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3、一体化经营导致业务竞争领域扩大
随着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与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实力较强的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逐渐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加工业务,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也开始向上游延伸,部分企业也开始涉足肉鸡养殖业务。相对一体化经营而言,经营业务集中于黄羽肉种鸡养殖或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或屠宰加工的单一业务环节,容易受原材料价格、疫病、市场情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或突发性的波动。特别是在面对类似H7N9疫情等突发事件时,一体化经营的大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全面的疫病预防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散养户往往因亏损严重后选择退出,或加入“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规模化水平的提升。一体化经营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有效整合、消除了产业链内部的风险,避免了企业业绩波动,增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该等扩张模式导致大型黄羽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面对的竞争从单一环节竞争向一体化经营竞争转变。
4、企业生产模式由“公司+农户”向“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在我国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里,生产模式多数是“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农户在该模式下养鸡,只需要搭建鸡舍和缴纳部分押金即可。企业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农户提供雏鸡、饲料、防疫、兽药及技术支持。肉鸡出栏后由企业以统一价格进行回收。该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合作双方优势,因此过去十几年里发展速度较快。然而近年来,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波动时,容易出现合作一方不遵守合同的现象,造成企业或农户损失,从而产生纠纷;同时,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对农户养鸡的过程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随着黄羽肉鸡产业进入转型期,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逐渐调整生产模式。未来行业整体生产模式将呈现由“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向“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2022-2028年中国鸡爪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2-2028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2022-2028年鸡爪产业营销规划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