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养犬行为怎么管

“你们遛狗不拴绳,差点咬到孩子,是不是该道个歉?”

“活该,不看好孩子,被咬了就是活该。”

9月15日,北京一小区内一对男女遛狗时没拴绳,险些导致一名儿童被小狗追到咬伤,随后遛狗女子抱起狗就要走,孩子家长上前追问养犬者为何不道歉时,不仅遭到养犬男子竖起中指辱骂,还被养犬女子讽刺“被咬了就是活该”。

9月19日,山东省聊城市政府官网发布了《聊城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8月27日,浙江省温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温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7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走进人大——听取养犬管理立法意见模拟听证会”活动……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养犬行为,已经成为多地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协副会长周世虹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全国部分省、市都已经制定了养犬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对于规范养犬行为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法律效力层级低、处罚设置过轻、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导致狗患无法根治。

“建议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制定国家层面的养犬管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主管部门职责、养狗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管理方式等内容,并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养狗、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周世虹说。

遛狗不拴绳行为很常见

记者居住的小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区里有不少居民都养狗。

在小区附近,有个小花园,每天傍晚都会有居民到小花园遛狗。而且,居民在小花园遛狗的时候,几乎都会把束犬链解开,任由狗在草坪上撒欢打闹。有时候,这些狗还会跑到花园的小路上,这个时候,很多散步的居民只能远远绕开。

“没事儿,我家狗胆子可小了,不咬人。”

“反正草坪上也没人,就放开狗绳让它们玩了。”

当记者询问这些遛狗的居民为什么不用束犬链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但对于这样的说法,居住在该小区的李峰却并不认可。

李峰坦言,从那次之后,自己每次回家都得一边上楼一边往上看,再与那只狗“狭路相逢”时,都主动退回到楼下,让出楼梯。

李峰说的“市区不让养大狗”,是有出处的。《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规定,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市区为重点管理区。在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只准养一只犬,不得养烈性犬、大型犬。

养犬人不得携犬进入市场、商店、商业街区、饭店、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游乐场、候车室等公共场所;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携犬人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对于养犬行为,《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中都有着明确规定。

事实上,多地都出台了养犬管理规定。例如,山东济南创造性地提出“养犬积分制”、陕西西安规定3次遛狗不拴绳就会被列入黑名单。然而,这些规定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

规范养犬人行为是关键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黎尔平认为,在分析不文明养犬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时,需要意识到这一现象发生的两个背景——熟人社会的缺失和小区市场化管理。

“在熟人社会或传统的单位大院里,因为彼此间的相互熟悉,主人不敢随意让狗患发生,否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熟人社会的缺失,意味着道德的约束力会大大下降。小区市场化管理的思路是罚款,人们往往认为钱是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案。”黎尔平说。

当道德的约束变得不再那么有力,法律就应该挺身而出。

周世虹指出,部分养狗人缺乏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造成恶狗伤人、扰乱社会秩序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根本原因则是,我国有关养犬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层级低、处罚设置过轻、违法成本低,且存在执法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对违法、不文明养狗行为没有震慑力,不能起到引导、制约、规范文明合法养犬的行为。

“一些地方养犬规定难以落地,执法资源有限和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是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关于规范养犬行为的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成为重点内容。

《温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设置了“法律责任”专章,对违反养犬规定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处罚规定。例如,该草案规定,限养区内个人超标准养犬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每只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超养犬只。

《武汉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同样设置了“法律责任”专章,其中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在禁养区养犬的,由公安机关没收犬只,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董文蕙认为,狗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解决养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规范养犬人的行为。因此,通过明确法律责任规范养犬人行为,非常有必要。

国家层面立法规范养犬行为

在周世虹看来,对于规范养犬行为,地方立法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仍然有局限性。

专家认为,明确养狗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应当成为立法时的重点内容。

周世虹建议,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立法和执法经验,对养犬行为进行严格管理,规定养狗必须登记发证、强制佩戴约束性皮带和口套、强制注射疫苗、强制购买保险、缴纳“狗税”、禁止进入幼儿园、医院等特殊场所以及在犬只体内植入身份信息芯片进行跟踪管理等。

董文蕙同样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将束犬链、打疫苗、办理养犬证等作为养犬人的基础义务,强制执行。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于狗主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违法养狗、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而且要视情节轻重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周世虹说。

董文蕙认为,对于不文明养犬造成的事故,不仅要求养犬人承担民事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者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以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震慑漠视他人安全、不负责任的养犬人。

国外如何规范养犬行为

就养犬管理问题,多个国家专门进行立法,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条款。

英国在1991年颁布施行《危险犬类法案》,并于2014年重新修订。法案强调狗主人对狗的看护责任。恶犬伤人,狗主人将面临最高刑罚5年的有期徒刑;恶犬伤人致死,狗主人可能面临最高14年的牢狱之灾。

在美国,基本所有的州都通过了各自的《恶犬法案》,明确提出对伤人的恶犬及其主人要严厉处罚,狗主人不仅要承担罚金,甚至可入狱。

法国政府在1999年颁布了关于规范家庭养犬行为的法律,随后多次进行修订。法国将芯片识别作为一项强制措施。每只犬都必须进行身份登记和建档,到了6个月时就要强制植入芯片,以便宠物走失后可以追踪位置。外出时,每只犬都要挂上写有主人姓名、住址和犬名的身份牌,如果没有挂牌,将会被视作无主的流浪犬。同时,犬只自两个月开始就必须免疫,如果不打疫苗,犬主将受到重罚。对于未打疫苗且没有牵绳的犬只,一经发现,都会对其进行安乐死。

德国是全欧洲养犬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养犬有着完善甚至严苛的规定。德国不但有《动物保护法》,还专门制定了《养犬法》。此外,各个联邦州还有各自关于养犬的条款。在德国,申请收养者必须满足一定的收养条件。收容所工作人员会上门了解收养者的情况,包括收养动机、是否有经验、家居空间和经济状况等。申请者通过审核后还需要签署合约同意接受动物保护组织的追踪回访。在柏林、下萨克森州等地,犬只被要求植入电子芯片,记录身份信息,如出生日期、防疫情况、主人姓名和住址等,以便管理和追踪。

俄罗斯出台规定,禁止犬类出入幼儿园和医院等特殊场所。此外,将狗的危险程度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红色表示具有攻击性,陌生人请勿接近;黄色表示较为温和,需要保持距离;绿色表示危险性小,可以接近。为方便路人辨识,狗外出时必须佩戴相应颜色的挂牌。

THE END
1.小区内出现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增设宠物拾便器加强文明劝导...“清晨小区犬吠声扰民,并且狗狗还经常在电梯内大小便,产生异味,同时小区内也有放养犬只的情况。”近日,家住成都市青羊区元益花园小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内出现不文明养犬的行为。昨日,记者前往元益花园小区探访时看到,小区内新建了5个方便养犬居民清理宠物粪便的宠物拾便器,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在这里取用拾便纸和塑料袋,...http://sc.china.com.cn/2021/yaowen_0921/419887.html
1.史上最严!在西安不文明养犬不听劝五年内不得养犬!记者了解到,对于那些不文明养犬者又不听劝的情况,西安警方将推出史上最严整治举措,将吊销其养犬登记证。同时,警方也希望广大市民都行动起来,积极发现劝阻身边不文明养犬行为,在小区里看到的及时向物业办举报,在马路上看到的,及时向西安警方举报,全面对不文明养狗行为说不。 http://sx.sina.cn/news/xian/2018-08-13/detail-ihhqtawx9546503.d.html
2.萍乡市人民政府政策解读《萍乡市管理养犬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萍乡市小区范围内如何开展好整治不文明养犬工作? 答:首先,我们要加大宣传,营造文明养犬的氛围。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社区在小区内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内张贴海报、向养犬业主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提醒养犬人士随时注意文明养犬,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次,指导督促各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章立制,督促物业服务...http://www.pingxiang.gov.cn/art/2020/8/31/art_47_865869.html
3.居民区养狗怎么举报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律师相关解答 问吸毒怎么判 吸毒一般是不判刑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https://www.64365.com/tuwen/jmiwg
4.养狗扰民怎么举报一、养狗扰民怎么举报 1、对方养狗扰民属于噪音扰民,你可以选择报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www.66law.cn/laws/1718447.aspx
5.为期三个月!南昌整治不文明养犬八一广场全天候禁止犬只入内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治安大队 民警 邓辉:广场四周包括地下通道,是贴了禁止犬只入内标识的,请广大市民不要把犬只带到广场。 《都市现场》记者了解到,不文明养犬夏季专项整治行动,对开放式景区、夜市、广场、商场、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区开展清查,聚焦犬只伤人、遛犬不牵绳、禁养犬、无主犬、犬只随地便溺等问题...https://i.ifeng.com/c/8RMh5vPAZBi
6.居民小区不是宠物狗的自由乐园,不文明养犬的伤害离人们更近说到文明养犬,携犬外出要束绳、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等,恐怕是最难规范的方面。现实中,在街道、公共场所如广场等区域系狗绳、戴狗套的情况要好一些,而居民小区内却成了一些人“放飞”犬类“自由”的区域,不拴狗绳者有之,放任犬只排泄者有之。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一些养犬人觉得到了小区就相当于到了自己家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02/20/11269421_870705079.shtml
7.小区养狗物业如何处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着晨辉中遛鸟的老人,夕阳下遛狗的妇女,各个小区已基本成了一个大观园,但宠物多了各种纠纷也就多了,饲养宠物的和不饲养宠物的在小区内上演着骚扰与反骚扰的对抗,那么对于这些养狗及宠物的物业该如何处理。 https://m.jia.com/zixun/article/650611.html
8.芜湖某小区居民遛狗未牵绳,警告!罚款!附举报投诉电话小区内遛狗不牵狗绳?面临的将是执法部门的处罚!记者从芜湖市弋江区养犬办获悉,4月28日上午,弋江区伟星国樾一位业主因遛狗未牵绳,被依法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元。 据弋江区养犬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天上午,他们接到市民举报称,伟星国樾小区内有业主遛狗,但未牵狗绳,上午小区内出行人员较多,看见未拴绳的犬只...http://uqxspq.51minsheng.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32219
9.养狗不拴绳去哪举报不文明养犬行为这样举报养狗不栓绳可以拨打市政府热线12345进行举报投诉,将由城管执法部门跟进处理;或者通过微信搜索关注本地文明养犬公众号进行举报;如果是长沙市民,则可下载APP“星城园丁”进行拍照举证投诉。 遛狗时应给狗狗套上宠物项圈或宠物脖圈引,拴上狗链并牵着走。因为这是对其他市民安全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便于控制狗狗的活动范围...https://m.fenzhua.com/dognews/feed/31000.html
10....举报无证养犬达3160件,如何让“黑户犬”合法“入籍”文明饲养?“对于怕狗的人来说,不牵绳的狗都是会变身咬人的怪兽。”“遛狗不拴绳,等于狗遛人。不文明养狗行为拉低了整个养狗群体的素质,爱狗人士已隐隐被歧视。”“养狗有法,为何不执法?”……11月3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了《一根绳子引出多起冲突和命案,1790件不文明养犬投诉突显了什么?》一文,报道了时下不文...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115025
11.爱它,请带它一起文明!向不文明养犬行为说“不”宠物狗随地便溺 污染环境惹人厌 近日,记者又走访了加区多个居民区,发现不文明养狗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问题最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也引发了市民的广泛不满。 在阳光小区内,记者看到一只柴犬在主人牵引下悠闲地散步,狗狗也在路上随地排泄,而主人丝毫没有在意,更没有清理,继续前行。当记者...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82299
12.遛狗不栓绳或将五年不能养犬这次西安管狗要来真的?西安一狗主人为爱犬戴上嘴罩。(资料图) 8月13日,西安市公安局在钟鼓楼广场开展了一场《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宣传活动,掀起了新一轮文明养狗的大讨论。根据规定,被发现3次遛狗不拴绳,将被列入“黑名单”。而不少市民却向西部网民生热线反映,小区内不拴绳遛狗的狗主人大有人在。西安首创国际城业主钟先生吐槽...https://sn.cri.cn/2018-08-15/ce25f090-6fb9-ae95-4179-2638c93f686b.html
13.“禁犬令”引多方争议邻居不同意不能养狗了?17城山东新闻负责人冯庆斌表示,小区物业并没有权限处以罚款,也从没对居民处以过任何数额的罚款,在禁狗通知里所提到的‘罚款1000元’,更多是为了警慑小区里不文明养狗的居民,让他们尽量收敛自身的扰民行为。而且截至目前,每当收到居民投诉的养狗扰民信息,物业都是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没采取过任何强制手段。记者就罚款一事询问了...http://news.iqilu.com/shandong/shandonggedi/20170323/34615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