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至15日,记者兵分多路,对我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域进行探访,发现不文明养犬行为仍不少见。
9月14日晚,在德城区大东关小区南门,2名市民在遛狗时未给犬只拴绳。15日早上,世纪广场上有4名遛狗市民没有给宠物狗拴绳。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博大道与十二里庄路交叉口路西,1名市民带着一只秋田犬在路边遛弯儿,由于未拴绳,秋田犬在人行道上跑来跑去,并随地便溺。
犬只敞放的问题也比较常见,且多发于沿街门市。9月14日晚8点左右,德城区文化路德州二中对面的奶茶店门口蹲坐着一只斗牛犬,并没有拴绳。据周边居民介绍,狗是奶茶店老板养的,经常在门外玩耍,很少拴绳。就在附近的一家名为广东食府的饭店内,一名顾客带着2只泰迪犬在店内吃饭且均未拴绳,犬只多次跑到店外,过往行人纷纷躲避。9月15日早,在德城区解放大道德州市第五中学附近,一家沿街门市喂养的金毛犬独自在人行道上玩耍无人看管,引得不少上学的学生纷纷避让。
说起这些不文明养犬行为,大多数市民表示十分反感。
市民陈淼天生怕狗,前不久她去德州学院附近吃饭,结果一只没有拴绳的萨摩耶突然从人群里冒出来,伸着两只大前爪就往她身上扑,“倒是没有咬我,它就这么扑过来,也够把我吓了个半死的了!”家住东海香港城小区的孙会斌每次带小孙女出门,一看到有狗就会把孩子抱起来。“狗毕竟是动物,尽管经过驯养,但你不敢保证它下一秒会不会咬孩子。再说,万一狗有狂犬病怎么办?”每次外出散步,家住国税局宿舍的李玉会格外小心。“过去我家这边的人行道上犬便不少,说不定一脚下去就是软的,不少养狗的把公共场所当自家花园,想怎么遛就怎么遛,宠物的大小便自己也不清理。”
多数市民表示,自己不反对养狗,但是养犬人需要提升个人素质,在公共场所,就该遵守公德和公共秩序。
执法过程仍需严管重罚
“不能总是靠劝,关键还是严管,多罚几次就记住了。”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这是大多数针对文明养犬管理提出的建议。“执法要严,要是再这么放任下去,社会对犬和养犬者会越来越反感。”市民李先生说。
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民监督
据统计,自9月起,12345市民热线收到的投诉有170件。其中主要涉及小区内遛狗不拴绳、犬吠扰民等问题。
家住嘉诚东郡小区的金先生就拨打过热线,“我反映的是小区内居民遛狗不牵绳还不收拾犬便。但当执法人员到了,人和狗早就找不到了,无法及时处理。”他建议规范不文明养犬行为,社区、物业也要提高文明养犬参与度。
根据《德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居民委员会应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依法养犬宣传教育,引导、督促养犬行为规范,调解因养犬引起的纠纷。对此,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绿城社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文明养犬工作开展之初,绿城社区首先从做好宣传入手,安排社区网格员先与小区物业联系,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彩页,并借此机会排查养犬家庭,逐一登记、督促接种疫苗、办理登记。随后再安排每个楼道的楼道长开展日常宣传、监督,发现不文明养犬行为及时劝导。“居民们比较配合,都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绿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韩艳萍介绍。
对于犬便的问题,市城市管理局德城分局审批监管科科长孟令松结合日常工作,给出了一个建议,“政府可以在居民办理养犬登记证的时候,免费发放一个用来清理犬便的小铲子,既可以为市民提供方便,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醒大家文明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