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去年发布“最严”法规缘何难治“养狗乱象”

《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规定:对于犬主出现遛狗不拴绳、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一次查处批评教育;第二次依法进行处罚;第三次直接拉入“黑名单”,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该《条例》被称为“最严养狗条例”。可是,生活中依然存在违反《条例》的现象,且恶狗伤人事件屡屡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

24年前

西安就出台“限制养犬条例”

西安市在1995年制定了《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1995年6月15日,西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5年6月30日,经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并实施;随后又经过多次修正。

依据《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第九条规定,西安市实行划区域限制养犬。三环路以内区域及三环路以外的城镇居民居住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等区域为重点限养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限养区。

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重点限养区内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单位饲养或者一般限养区内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的,必须实行拴养或者圈养。如果此类犬只饲养者需携犬外出就医、打针时,一定要给狗拴好狗绳、戴好嘴罩,做好防护措施,以免伤人。

《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在限养区域内允许饲养的犬只,出入的地方也是有要求的,像机关办公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文化娱乐场所、餐饮场所、商场、宾馆、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小汽车及候车场所,城市广场、公园、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步行街区以及其他明示禁止携带犬只进入的区域都属于禁止携犬出入的区域。当然,盲人携带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携带助残犬的除外。

该负责人说,根据规定:对于犬主出现遛狗不牵引、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一次查处批评教育;第二次依法进行处罚;第三次直接拉入“黑名单”,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

对于在重点限养区饲养大型犬、烈性犬的行为;饲养犬只不登记不年检的行为;携犬出户不用牵引带等违规养犬行为,按照《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规定,分别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从今年5月25日起,西安市公安局限制养犬办公室组织部分区县局限养办对不文明养狗行为开展新一轮集中整治。同时再三重申,重点限养区内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据悉,西安市公安机关将在下一步整治工作中,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

“最严”法规

为何管不住“养狗乱象”

市民高泽亮说,他对小区里部分住户养狗不拴绳,任狗随地大小便的行为深恶痛绝。为此,他上网查阅了全国各地关于治理“狗患”的做法,比如《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携犬人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但即使北京,无证养犬、遛犬不束犬链、随意携犬进入公园等违法养犬行为依然随处可见,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他认为,狗依附于主人而存在,法规管不住狗的问题,实质是法规管不住人。

“日常工作中,从诸多养狗人的态度和话语中,不难看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养狗法规似乎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民警说,因为,在他们看来,养不养狗、如何养狗,更多的是属于私人范围内的事务,甚至是属于纯粹道德和习惯范围内的事务,与公权力关系并不大。

对此,陕西合恒律师事务所李律师认为,导致法规管不住养狗人的原因在实践中远不止这些。比如,目前城市和社区中用于宠物游玩和休憩的服务性设施建设滞后,监控手段单一,特别是养狗人的公德意识、文明素质不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原因,都不能成为随意废弃法规的理由和借口;相反,依法养狗、规范养狗乃至文明养狗也已是大势所趋。

狗患治理

需建立长效机制

据民警介绍,草场坡附近的长安三号小区住户以前经常投诉一些养犬者出门不拴绳等扰民现象。物业摸底后,统计出小区的养犬数量、种类,以及住户反映强烈的是哪几家扰民,还有遛狗不拴绳的行为,民警和物业挨家上门去做工作,还查到没有办证也一并要求限期办证;对扰民的给予警告,有几只大型犬的,要求3天之内迁移出限养区。

此外,荣城小区、陕西省体育局家属院、旭景名园等小区的管理工作也做得相当好。其中旭景名园小区的治狗举措在物业界堪称铁腕治理。旭景名园小区有2000多家住户,物业经过对小区住户的养狗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到包括狗的分布、种类、有无手续、是否做过防疫等情况。目前登记在册的共有50多只狗,为了能让人狗和睦共处,物业也曾请公安机关前往做宣传,拉横幅,给小区到处张贴文明养犬宣传画。

对于当前这边治理,那边依然出现恶狗伤人的现象,李律师坦言,应在广泛汲取民意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卫生防疫法等上位法律,积极主动地制定并尽快出台统一的宠物养管法规,建立长效机制,不但使养狗做到“有法可依”,还要“有良法可依”,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李律师分析道,从养犬监管方来说,需要整合现有的监管职责以形成监管合力,需要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养犬法规,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执法依据。从养犬方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养犬是公民的一件私事,但当犬的行为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就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唯有走到“依法依规”的轨道上来,对法规予以敬畏而不是迷信法不责众,对爱狗予以自律而不是罔顾他人安全、妨碍公共利益。只有这样,其爱狗护狗行为才能得到理解。

合力创造

文明和谐养犬环境

家里养了两只“泰迪”的市民乔女士说,“养狗是个人的一种权利,无可厚非,但是某些宠物主人的不文明行为,小到污染环境,大到伤害他人,种种过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主人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责任意识。”

记者赵丽莉

杨裕康安馨雨

陕西省以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为抓手,加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一个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陕西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海外仓和陕西商品展示中心,建设我省进出口货物集散基地。近年来,丝路城依托西安港的强大资源,通过搭建“丝路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集国外货物辐射国内,集国内商品输出国外,并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数据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

2018年“长安号”开行1235列,1月4日,记者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获悉:2018年中欧(亚)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是2017年的6.37倍。据了解,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拓展运行线路,新开行西安至白俄罗斯明斯克、伊朗(阿富汗)、比利时根特、意大利米兰、拉脱维亚里加5条线路。

《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规定:对于犬主出现遛狗不拴绳、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一次查处批评教育;第二次依法进行处罚;第三次直接拉入“黑名单”,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该《条例》被称为“最严养狗条例”。可是,生活中依然存在违反《条例》的现象,且恶狗伤人事件屡屡发生。

THE END
1.被发现无证养狗怎么处理养犬人必须要去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每户限养1只。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将禁止犬只带入,违章养犬咬伤人最高可罚20000元。养犬人必须办理养犬登记,方可养犬。养犬人携带犬只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授权的动物诊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 被发现无证养狗怎么处理 报警处理。养犬人必须要去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每户...https://mip.64365.com/zs/1259259.aspx
1.不办养狗证犯什么罪,违法吗?一、不办养狗证犯什么罪,违法吗?没办狗证养狗是违法的,但是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罪名,一旦被举报,狗狗会被带走,具体执法的是就近的派出所,偶尔会随从几个畜牧站的一起所谓的联合执法,甚至行政执法的城管。超数量饲养犬只的,由公安机构责令限期处理,每只犬可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逾期不处理的或者处理后犬...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9536085.html
2.浙江建德城管:一无证养犬人被查时欲用刀伤人,其家属已道歉2017年8月31日15时50分,建德市城市管理局城东中队4名巡查队员巡查至百合园路口,发现一起涉嫌不按规定养犬的违法行为。经查,当事人李某未在规定时间携犬出户,并且属于无证养犬。该行为违反了《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第十一条第(六)项的规定和《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巡查队员在告知当事人文明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82909
3.遛狗不栓绳,应参考醉驾入刑(转载)新法速递现行养狗法律已经沦为一纸空文 中国从来没有人狗矛盾,只有守法公民和不守法狗主人的矛盾,狗的行为完全决定于它的主人。现在如此民怨沸腾,只能说明现行养狗条例并不适用中国的社会现状,所以出现法律变成一纸空文的现状。既然养狗的法律法规变成了一纸空文,那么这个法律就必须被改进,其核心要点,应落在制裁非法狗主人...https://zjtyls.com/M/xfsd/show/id/12.html
4.小学法制安全知识讲话稿8篇(全文)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再如养狗咬伤了行路的学生怎么办?你学习《民法通则》第127条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学好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jwb1knn.html
5.萍乡市人民政府政策解读《萍乡市管理养犬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市民不文明养犬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具体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目前,不文明养犬行为主要需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责任: (1)饲养犬只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处理或者予以没收,并可处以罚款。http://www.pingxiang.gov.cn/art/2020/8/31/art_47_865869.html
6.“罗威纳伤人”调查结果来了:内外勾结卖“狗证”!管好无证犬路还...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装修的时候,狗狗却出现了暴力行为,甚至会伤人呢?归根结底,是该市养犬证申请率太低,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对于无证养狗的公民来说,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约束力,执法也面临困境。 据统计,今年以来,上海共登记发放《养犬登记证》13.58万只。同时,管理部门收集了当地已接种疫苗但未取得证明的养犬人信息,...http://yecyd.com/detail/id/111788.html
7.违法养犬侵权损害责任纠纷法律解读违法养犬侵权损害责任纠纷法律解读 近期发生了一系列与狗有关的事情,再一次掀起了文明养狗的呼声,“遵规养狗不扰民”既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迫切需求。那么违法养犬引发的侵权损害纠纷,应当如何追责呢? 案情简介 案例一:2021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八旬老人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黑色高大的贵宾犬...http://www.zhangjinlong.com/view.asp?nid=3714
8.郑州一社区发布“禁狗令”目前已暂停,律师称一刀切缺少法律依据“我们都不知道(社区)什么时候做了调查说90%的人不同意养狗。”王薇说。 社区称现已暂停“禁狗”工作 律师指出社区“禁狗”缺少法律依据 11月29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针对“社区禁止养狗”一事致电了郑州市市长热线,接线人员表示已有多名居民反映该事件,目前政府正在落实相关条例。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428328
9.澎湃:狗主人无理打人的“底气”是谁赋予的?金某的行为引发公愤,也严重触犯了法律。据报道,金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涉事犬只也被证实未办理过犬证,属于无证犬,已被城管部门扣押。 回头来看,金某的嚣张跋扈十分不可思议。他无证养狗、遛狗不拴绳、任由狗去扑别人家小孩,多重错误在先,却敢于打人。他虽然最终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徐女士为...https://item.btime.com/371hk2aitbc98hpl0cu1fuiu27u?from=gjl
10.上海一年举报无证养犬达3160件,如何让“黑户犬”合法“入籍”文明...不文明养狗行为拉低了整个养狗群体的素质,爱狗人士已隐隐被歧视。”“养狗有法,为何不执法?”……11月3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了《一根绳子引出多起冲突和命案,1790件不文明养犬投诉突显了什么?》一文,报道了时下不文明养犬产生的各种纠纷甚至恶性事件;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涉事犬只为无证“黑户犬”...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115025
11.文明养犬遛狗不拴绳,反扇人耳光至骨折!这事儿搁在美国,你就惨了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当狗的主人不遵守以上法规时,轻则犬只被扣押隔离,重则直接安乐死。 对比两个国家养犬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有法必依,有法必严,有法必行,文明养犬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以前的功能犬,现在很多人养狗不再是为了看家护院,而是把狗当成家庭的一份子来看待,寄托了更多的情感在...https://www.meipian.cn/1qbe21ss
12.北京发养犬整治通知:每户限养一只禁养大型犬为加强我市养犬的管理工作,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现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建设和谐社区,依法、文明、科学养犬,做文明养犬人为主题的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无证养犬、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犬和烈性犬、一户养多犬、违规遛犬、街头贩犬、犬破坏市容环境卫生、涉犬经营单位及宠物医院违规经营等行为进行整治,...https://www.cnhubei.com/200611/ca1200692.htm
13.温州两主管部门基本停止给狗发证称缺乏法律依据调查采访前期报道:温州一小区养狗多邻里起摩擦如何调解难倒业委会 温州养犬户大多无证为狗狗办理“身份证”遇难题 温州网4月8日讯(记者 戴玮)随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爱狗的市民选择饲养犬只,随之而来的因狗扰民、伤人而起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在2007年,温州市政府颁布《温州市区养犬管理规定》,要求饲养犬只需要到...https://news.66wz.com/system/2015/04/08/1044099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