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家电”“生活日用品”的消费质量满意度最高
消费评价是此次调查的一项重点内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2022年8类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最满意的前三位是“手机”“家电”“生活日用品”,此外,“保健品”满意度评价得分最低。与2021年调查结果相比,8类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得分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药品”质量评价。
受访者对2022年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最满意的前三位是“快递物流服务”“公共交通服务”“购物服务”,与2021年调查结果相比,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得分也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医疗服务”评价。
看消费结构
“购买食品、日用品”“看病医疗”和“服装、化妆品”位列消费支出前三位
调查显示,在受访者2022年个人或家庭主要消费支出中,选择“购买食品、日用品”的比例最高,为82.8%;其次是“看病医疗”,为47.9%;第三是“服装、化妆品”,为46.4%;此外选择“子女教育”的比例也较高,为45.7%。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选择“还贷款”“旅游”“服装、化妆品”的比例分别较农村高15.1、9.8和7.0个百分点。
与2021年相比,受访者在“看病医疗”“服务、化妆品”“购买家电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选择比例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看消费意愿
四成受访者表示今年会增加消费
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收入水平较低”是目前影响消费升级的最主要原因。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健康环保日用品”“改善性住房”“大健康”“智能家电高性能手机等前卫电子产品”等方面。
在消费意愿方面,调查显示,40.8%的受访者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会增加消费;24.0%的受访者表示将与去年持平;35.2%的受访者表示会减少消费。
当问及受访者今年可能在哪些方面增加消费时,选择“教育培训”的比例最多,为35.6%;其次是“旅游休闲”,为34.2%;第三是“餐饮美食”,为31.1%;第四是“医疗”,为30.1%,其余选择比例均小于30%(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如何提振消费信心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有底气消费
当前,消费信心正逐步回暖,消费市场也按下“快进键”。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受访者对2023年四川经济发展有信心,四成受访者预期收入会增加。
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意愿?
报告指出,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经济恢复发展,稳就业、稳物价的同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群众有能力消费,同时不断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或降低群众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群众有底气消费。
此外,还要保障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报告建议,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商品及服务质量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