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达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达斯特是生态环境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以物联网、AI技术为核心技术路线,致力于物联网、AI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融合应用,为生态环境用户共性、个性的监管、监测、分析等需求提供科学精准的解决方案。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安装与技术要求、信号通讯与传输协议、判定方法、验收、日常运行管理等,提供判定污染源生产设施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的方法。

本文件的附录A、B、D、E、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指南。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17214.1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气候条件

GB/T17215.321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35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指南。

3.1生产设施productionfacility

排污单位中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产污设施。

3.2污染治理设施equipmentofpollutiontreatment

用于治理污染物所需的设备、装置等,统称为污染治理设施。

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传输通讯功能的设备等称为数据传输终端。

3.4现场端fieldside

安装在排污单位污染源现场,包括用于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的用电(能)监控等仪表和传感器设备及数据传输终端。

3.5监控中心monitoringcenter

安装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通过传输网络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并对其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等现场显示终端,本技术指南简称上位机。

用电(能)监控系统由现场端、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组成,如图4-1所示。

图4-1用电(能)监控系统示意图

反映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总体运行状态的电气参数(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等)监测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通讯(包括发起、数据交换、应答等)。

现场端应包括用于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的用电(能)监控等仪表和传感器设备及数据传输终端。

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门的实时数据需在自动监测设备存储1年以上,小时数据3年以上,日数据10年以上,且支持导出。

现场勘查点位须根据排污许可证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厂一策”应急管控方案所示信息及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安装方案应确保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信息全面、准确,不影响生产安全。

(1)应根据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关键参数,确定用电(能)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清单,参见附录A、B。

(2)应优先选择能够反映生产设施(生产线)和污染治理设施启停、运行状态的关键性、代表性数据参数。

数据采集方式分为直接采集、间接采集,应优先选择直接采集方式。直接采集过程中,数据传输终端的数据采集误差应小于1‰,48小时连续运行内系统时钟计时误差为±0.5‰。

(1)通过硬接线方式从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参数和电气参数的仪器仪表直接采集数据。

(2)从设备现场或配电室使用强电的设备或线路上安装互感器或变送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进行采集。

(3)通过RS232/RS485/RS422等转换器对其他数据采集仪或分析仪表直接进行数据或者状态的采集与传输。

通过与其他监控系统、应用软件的接口连接,获取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电气参数数据,依据HJ212通讯协议要求进行转码或通过一点多发,将用电(能)监控数据上报至监控中心。

(1)采用信号电缆传输的,应保证与数据传输终端连接的模拟量信号、开关量输出信号电缆应尽可能短,并标识清楚。避免与电源电缆交叉走线,且距离不小于15cm;防止电磁干扰。

(2)采用无线局域网传输的,应保证与数据传输终端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延时低;防止电磁干扰。

(3)所安装的电流互感器、信号隔离器应采用适应实际工况需要的规格型号,禁止使用大量程监测设备测量低功率设备,保证参数的准确采集。

(4)采用间接方式采集数据时,禁止数据回写操作功能,系统只能读取,以避免对其他系统造成干扰。

数据传输终端通过无线/有线传输方式,按照HJ212通讯协议要求传输至监控中心。若发生数据缺失时,应按照HJ212通讯协议要求补传。补传示例参见附录D。

(1)现场端用电(能)监控系统安装施工应符合GB50093、GB50171等标准的规定。

(2)用电(能)监控应满足GB/T17215.321的要求。

(3)布线应符合GB50312要求,电缆敷设应符合GB50168的要求。

(4)现场端用电(能)监控设备所在站房应具备防雷系统,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电源线和信号线均应设置防雷装置。

(7)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应保证稳定运行,避免断电。

用电(能)监测点位应包括总用电(能)监测点位、生产设施用电(能)监测点位、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测点位等。

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点位须根据排污许可证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厂一策”应急管控方案所示信息及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原则上要求全面覆盖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对总用电、涉气生产线、生产工序、生产装置及其对应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核心用电设备,均应安装。生产、污染治理涉及多级工艺的,应在反映关键工况的设备处安装;采取多路供电或主备用供电的,应安装在设施总线前端,严禁漏装;在准确反映排污单位停限产、错峰生产、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前提下,布设的点位数量力求精简。

总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总进线回路,生产设施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的生产线总回路及主要生产设备回路,污染治理设施用电(能)监控设备安装在排污单位的治污工艺总回路及主要治污设备回路。

数据传输终端与监控中心通讯方式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组网,并能支持无线蜂窝网络通讯、有线以太网等方式。

当污染源主要用电(能)设备产生异常、故障、越限报警等事件信息时,用电(能)监控设备应在15分钟之内主动向数据采集仪终端报送数据。数据传输终端至监控中心端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应在5分钟内完成报送。

数据传输及编码规则应符合HJ212第6章通讯协议的要求。

用电(能)监控系统属于HJ212所约定的设施用电(能)量监控,其系统编码为53。

设备信息编码表详见表6-1,用电(能)监控编码为“d”。

表6-1设备信息编码表

运用用电(能)监控系统采集的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状态数据,采用经验模型评估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对排污单位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进行判定。

生产设施的日均功率在正常生产五日平均值20%上下范围内,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均功率低于额定功率的10%或正常治污五日平均值20%以下,判断为污染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

所有应停产设备的工况大于停产限值时,判断为未按照要求实施停产。

选取限产设施前十日正常生产平均负荷(电量)作为基线负荷(电量),所有限产设备的负荷(电量)在基线负荷(电量)的限产百分比之内,则判定达标,否则判断为不达标。

用电(能)监控系统施工完毕应由排污单位组织验收。验收过程包括提出申请、现场检查、现场测试、确定验收等环节。

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向排污单位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1)验收申请书;

(2)现场采用设备的合格证书;

(3)用电(能)监管方案(必须包含监测点位信息表);

(4)信息采集与传输测试样例;

(5)系统试运行报告。

排污单位对用电(能)监控系统进行现场检查,主要检查设备性能、现场安装规范性、设备运行稳定性、系统功能全面性、系统安全性等。具体要求如下:

(1)现场采用的设备须满足本技术指南5安装与技术要求的规定;

(2)监测点布设及现场安装须符合本技术指南5安装与技术要求的规定;

(3)信息采集与传输须满足本技术指南6信号通讯与传输协议的要求;

(4)现场端应用软件须满足本技术指南4.2的要求;

(5)系统运行稳定,提供系统试运行报告;

(6)用电(能)监控系统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范。

主要对用电(能)监控系统功能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1)调整生产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功率负荷,观察监控中心平台数据传输时延、数据准确性;

(2)对生产设施或治理设施做停上电实验,观察监控中心平台是否正确推送异常告警信息;

(3)设置不同比例的错峰生产参数,观察监控中心平台是否正确推送异常告警信息;

(4)其他关于监测点与监测数据匹配关系的测试。

经现场检查、现场测试并具备以下条件后,由排污单位确认验收:

(2)监测布点全面,现场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3)数据采集、传输及通信协议符合HJ212的要求,并提供试运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自检报告,报告应对数据传输标准的各项内容作出响应。排污单位完成验收后,应填写验收意见,表单格式见附录F,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提交建设资料进行备案。

日常维护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1)定时检查维护设备及附件;

(2)设备经长期使用,元件自然老化导致的设备损坏故障维护;

(3)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的不稳定,导致的设备损坏故障;

(4)因线路受损导致的信号传输故障。

注:附录C提供了各用电(能)监控可以采集的数据信息,作为使用参考,各使用单位可结合当地管理需求选择部分或全部使用。

1.d为固定部分;

2.d之后的第一位数字1、2、3分别表示总线、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

3.d之后的第三、四位数字01~08依次表示数据项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总有功功率、总正向有功电能示值、A相电压、B相电压、B相电压;

4.xx代表设备编号,取值范围为1~99。

(例:编码因子d20105,表示生产设施05号点位上传的A相电流)

注:Rtd表示设施实时采样数据;Flag表示监测仪器数据标记,其中“N”表示数据可信,“F”表示数据无效。

填表说明:

1.生产设施、治理设施的名称及编号应与排污单位申领的排污许可证相一致;

2.生产设施只填写有污染物产生的生产设施,如XX炉(窑)、XX反应釜、XX生产线(车间)、XX储罐、XX输送带、综合污水处理站等;

3.监测的主要生产设备应能直接反映生产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4.主要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包括脱硫、脱硝、低氮燃烧、除尘、有机废气治理、除臭及其他设施;

5.监测的主要治污设备应能直接反映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6.备用关系是指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同类设备“X备X用”;

7.排口类型为一般、主要、特殊排放口。注意事项:

1.生产单元、治理单元及排口三者之间必须相互匹配,不得出现错位现象,防止逻辑混乱;

2.有生产设施,且有污染物排放,但尚未建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单元可以不填,但对应排口必须按排污许可证如实填写,不得漏填。

THE END
1.意见征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食品安全为扩展食品标签展示形式,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为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提供便利,GB 7718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数字标签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数字标签作为标签载体。当使用数字标签时,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并保证相关标签标示信息在扫码获取信息后的一级页面直接展示,同时应避免弹窗广告等干扰消费者阅读...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SP4BVJ0514EAHV.html
2.关于明确江西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编号规则的通知赣食药监食品生产...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关于印发<江西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赣食药监食品生产〔2017〕16号)要求,现将江西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编号规则明确如下https://news.foodmate.net/2017/04/427188.html
3.霍山县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招标公告八、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检查工作指引 九、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十、食品销售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十一、餐饮服务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十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指引 十三、特殊食品销售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十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十五、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监督检查工作指引 ...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5494407-1.html
1.散装食品说明标签规定(通用9篇)(十五)生产企业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第九条 保健食品标签应当标注保健食品标志、产品名称、批准文号、主要原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净含量(包装规格)、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注意事项、贮藏方法、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q4wav54.html
2.质量安全管理方案(精选12篇)1、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制度。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编码规则》要求,制定完善本辖区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随时补充完善编码,提高编码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加快编码的.普及应用,逐步实现生产者在每批上市农产品上应标明产地编码,以便追查农产品产地来源和生产者,并将产地编码作为农产品追溯的...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6878.html
3.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生产许可文书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总局研究制定了食品生产许可文书及生产许可证格式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https://www.spjyy.cn/a/zhengcefagui/2020/0309/1747.html
4.产品质量管理制度(通用15篇)第二条 办公室是人员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和质检等各岗位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检验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卫生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三条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https://www.ruiwen.com/zhidu/5513200.html
5.产品品质管理制度(通用7篇)为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加强产地环境管理,推行产地编码 指导建立产地编码,建立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分散种植户为补充,建立有机农产品产地编码和生产者基础...https://www.yjbys.com/zhidu/2978331.html
6.UDI码编码规则:UDI溯源解决方案仓库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产品溯源变得愈发重要,而唯一设备识别码(UDI码)成为实现产品追踪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UDI码的编码规则,解析其在医疗、食品、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UDI码简介 UDI码,全称唯一设备识别码(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是一种为产品分配的全球唯一标识符。它由一...https://www.mtytsoft.cn/dingdan/912
7.SAPMM批次管理sap批次编码可以大于10位吗批次是物料管理中的常见概念,特别是在化工、制药、快消等行业,由于生产工艺或材料的原因,不同批次的产品或原料,在具体的属性上有区别,或出于保质期、质量追溯等原因,需要对同一物料,不同批次的产品或原料进行区别,那么,启用批次管理可以很好的达到此目的。 https://blog.csdn.net/FDF9527/article/details/82629190
8.生产物料编码制作软件有哪些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它提供了强大的物料编码管理功能,支持多种编码规则和标准,例如,EAN-13、UPC等。Infor ERP 的优势在于其行业专用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等行业提供特定的功能模块。其物料编码系统可以与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采购等模块无缝集成,实现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Infor ERP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481552/